商界精英 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馬雲正傳   》 第4節: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劉世英 Liu Shiying

  5.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比爾·蓋茨之於IT界,有如喬丹之於籃球場,有如拿破侖之於沙場。在世人心中,他們不僅僅是在各自領域裏最出類拔萃的領軍人物,更是一座座里程碑,一個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符號。拿破侖的叱咤風雲,始於200多年前的法國,終於滑鐵盧,已然成為逝去的光芒;而蓋茨的首富、巨子之地位,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仍是穩居寶座、無人撼動。
  有如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一般,"長江後浪推前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各領風騷數百年"亦成恆久不變的歷史潮流。於是,當微軟炫目奪人的閃耀光芒已隨着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而"日薄西山"時,當蟬聯十餘年"首富"桂冠的比爾·蓋茨已過不惑之年後,這樣的發問之聲漸漸響起:誰是下一個比爾?蓋茨?
  對任何人而言,這都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其難度不遜於攻剋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級命題"。
  如果不是互聯網這個新經濟的"攪局者"打亂了世界經濟的"固定規則",大部分人都會預測,他仍(或她)將出現在當仁不讓的美國,比如"股神"沃倫·巴菲特,比如賽吉·布林和拉裏·佩奇……
  然而,如果把這樣一個"世界級命題"的範疇縮小到亞洲的範疇,又是怎樣一番激烈的辯論呢?毋庸置疑的是,香港的李嘉誠、日本的孫正義,等等,這些大腕級的企業傢、投資傢,都將處在這場激辯的漩渦中央。
  2007年4月,微軟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比爾·蓋茨來華參加在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期間,他曾接受中央電視臺《高端訪談》主持人水均益的獨傢采訪。以下便是現場實錄節選:
  主持人:"下一個比爾?蓋茨會是誰呢?"
  蓋茨答:"比如阿裏巴巴的馬雲。"
  時至今日,當人們看到許許多多西方國傢的公司都在通過阿裏巴巴嚮中國輸送産品時,就有諸多國外媒體大膽預言:未來40年內,阿裏巴巴的創造者--馬雲,將是替代蓋茨而成為全球最富有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事實上,經常出入美國"企業傢俱樂部"的馬雲,很早就與比爾?蓋茨等頂尖商界名流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不僅如此,包括美國前總統剋林頓、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內的政界名人,提起"中國的馬雲",都要竪起大拇指。在2007年下半年的幾個月,欣賞馬雲和阿裏巴巴的人當中,又多了思科公司董事長錢伯斯和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前者在阿裏巴巴上市之前便投資約1750萬美元,後者則入股2.4億港元。
  當然,如果單單就個人財富而言,相比高達幾百億(美元)身價的蓋茨,僅持有阿裏巴巴不足5%股份的馬雲不足百億元(港幣)的個人資産實在是杯水車薪。在"鬍潤百富榜"發佈的"2007鬍潤IT富豪榜"上,百度的李彥宏、"巨人"史玉柱、騰訊的馬化騰分別以180億元、135億元、120億元人民幣身價名列三甲,而馬雲則以50億元人民幣身價"屈居"第8位。
  馬雲自己說過:"我從來沒想過成為首富,也不可能成為首富了。" 馬雲還說過:"別把自己當英雄。"的確,單就個人財富而言,也許馬雲永遠都沒有機會超越蓋茨。百度上市時,李彥宏擁有超過25%的股份;盛大上市時,創始人陳天橋擁有75%的股份;阿裏巴巴上市時,馬雲衹擁有上市公司7%的股份。
  但是,以全球影響力而言,馬雲卻絲毫不遜色於蓋茨,甚至更勝一籌。事實上,早在2006年6月,美國權威財經雜志《Business 2.0》公佈"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排行榜"時,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入選的企業傢馬雲,排名第15位,而同時入選的比爾?蓋茨排名第21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南文藝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第3節: 撮合百萬意中人的"網絡媒人"
第4節: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第5節:締造阿裏巴巴神話的至尊掌門第6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1)
第7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2)第8節:草根化創新:廣告無界第9節: 瘋狂但不愚蠢的"瘋子"
第10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1)第11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2)第12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1)
第13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2)第14節:風雨馬老師第15節: 那段教書的日子
第16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1)第17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2)第18節:"觸網"大洋彼岸(1)
第19節:"觸網"大洋彼岸(2)第20節:西雅圖的意外"觸網"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