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瞬集 》
第4節:徵服和被徵服(2)
蔣子竜 Jiang Zilong
第三種是中魔般地被徵服。人的一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總會有一個中魔的階段,瘋魔顛倒,不管不顧。記得我小時候讀古代武俠小說,《三俠傳》、《七俠五義》、《大八義》、《包公案》、《施公案》等等,以及後來的西方偵探小說等,讀得天昏地暗,不吃不喝,不睏不纍,惹得老娘不停地抱怨:這麽讀書不把人都讀傻了嘛!其實是傻不了的。讀書中魔般地被徵服,畢竟不同於吸毒,過了那個年齡段,那種書對你的魔咒會自然解除,到成人後會發覺那種中魔般的經歷也是一種快樂、一種收穫。現在的傢長們,往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除去課本和分數,對什麽也不要着迷。就不想想,人的一生若從沒有迷上過什麽,生命是不是會顯得過於單調和蒼白?
書是人類一種偉大而美妙的發明,文明的徵服其實就是書的徵服。書可以移植生命,給人提供多種選擇,生命的選擇,思想的選擇,生活的選擇。書裏有各種各樣的人生,使我們生活在自己選擇的時代裏,在自己的生命之外,還可以再補充別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擁有多種人生經歷。“書是印刷出來的人類”,讀一本書就是經歷一次別樣的人生,書讀得多就可以擁有多種經歷,選擇多種人生,將自己的一生銜接上前人和古人,這豈不等於豐富和延長了自己的壽命?書實現了人類最大的願望,使他們短暫的一生得以永恆。每看一本書就是進入那個作傢的頭腦之中,瞭解他的思想、感情、經驗和智慧。書還可以保持記憶,激發思想,傳播知識,交流信息,表達靈感……
第四種徵服方式叫“拜讀”法。古人表達對某個作傢或某部作品的極端尊敬,閱讀時稱“拜讀”,懷有一種朝聖般的心境。儘管在現代人心裏可稱得上是神聖的東西越來越少,但對有些書還是要有“拜讀”的意識。比如《老子》、《莊子》、《史記》、唐詩宋詞、某些辭書,等等,非“拜讀”不能顯示虔誠和尊敬。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衹有飽讀“聖賢書”,纔有可能接近“聖賢”,乃至有超越“聖賢”的可能。人類歷來最尊重三種人,排在第一位的是思想傢,其次纔是政治傢和經濟學家。沒有思想傢人類社會就不能進步,智慧得不到開發。思想傢的思想是通過他們的書流傳下來。
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往往産生偉大的作品,是這些作品對時代承擔着特別的責任。所以,書不僅徵服時間和空間,更能徵服人的大腦。假若這個世界上沒有書,會是一種什麽樣子呢?精神失去了陽光,思想無法傳播,知識不能保存,語言失去意義,人們的生活殘缺不全,生命將變得無法忍受……衹要人類還崇尚思想,書就有地位。現代人不是經常抱怨,物質過剩而思想貧弱、因競爭激烈致使生活失衡嗎?書有益於點燃思想的火花,甚至能引起爭論,接受挑戰。好書能引發必須的思想和行動,同時,讀書又是現代人通往心理平衡、讓生活感到充實的一條途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 | 第2節:序 | 第3節:徵服和被徵服(1) | 第4節:徵服和被徵服(2) | 第5節:徵服和被徵服(3) | 第6節:再讀嶽飛(1) | 第7節:再讀嶽飛(2) | 第8節:再讀嶽飛(3) | 第9節:腌菜何以成“王”(1) | 第10節:腌菜何以成“王”(2) | 第11節:腌菜何以成“王”(3) | 第12節:腌菜何以成“王”(4) | 第13節:2004年的語錄(1) | 第14節:2004年的語錄(2) | 第15節:2005年的語錄(1) | 第16節:2005年的語錄(2) | 第17節:2005年的語錄(3) | 第18節:評2006流行語(1) | 第19節:評2006流行語(2) | 第20節:評2006流行語(3) | 第21節:評2006流行語(4) | 第22節:評2006流行語(5) | 第23節:評2006流行語(6) | 第24節:穎影(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