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4節:我要革命
王蒙 Wang Meng
日本投降後父親從青島回來了,暫時消消停停。一天晚上他往傢裏帶來一位尊貴的客人,是文質彬彬的李新同志。當時,由國、共、美國三方組成的"軍事調處執行部"正在搞國、共的停戰。駐北京(平)的調處小組的共方首席代表是葉劍英將軍。李新同志似是在葉將軍身邊工作。李新同志一到我們傢就掌握了一切的主導權。他先是針對我剛剛發生的與姐姐的口角給我講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道理,講得我啞口無言,五體投地,體會到一個全新的思考與做人的路子,也是一個天衣無縫,嚴密妥貼,戰無不勝的論證方式。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做聖人的路子,遇事先自我批評,太偉大了。自我批評一開始也讓我感到有些丟面子,感到勉強,但是你逃脫不開李新同志的分析,衹能跟着他走,服氣之後--你無法不服氣的--想通了之後,其舒暢與光明無與倫比。
緊接着李新叔叔知道我正在奉學校之命準備參加全市的中學生講演比賽,比賽是第十一戰區政治部舉辦的,要求講時事政治的內容。父親先表示對此不感興趣,李新叔叔卻說一定要講,就講三民主義與(羅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主旨是現在根本沒有做到三民主義,也沒有四大自由。我至今記得我的講演中的一句話:
"看看那些在垃圾堆上檢煤核的小朋友們,國父的民生主義做到了嗎?"
毋須客氣,這次比賽的初中組,我講得最好,連主持者在總結發言時都提到王蒙的講話聲如銅鐘。但我衹得到了第三名,原因當然是主辦者的政治傾嚮。他們聞出了我的講話的味道。我也學到了在白區進行合法鬥爭的第一課。
順便說一下。代表我校高中生參加講演比賽的是楊虎山,他在解放後一直從事外交工作,曾任我國駐利比亞的大使。
李新同志後來主要從事黨史研究與著述,是著名的黨史專傢。作為我此生遇到的第一個共産黨人,他的雄辯,他的真理在手的自信,他的全然不同的思想方法與表達方法,他的一切思路的創造性、堅定性、完整性、係統性與攻無不剋戰無不勝的威力,使我感到的是真正的醍醐灌頂,撥雲見日,大放光明。
理論的力量在於與現實的聯繫。我滿懷熱情地迎接"國軍""美軍"的到來,興奮完了發現人們仍然是一貧如洗。報紙上刊登的都是接收變"劫收"的貪官污吏,窮人無生計,一傢四口服毒自殺,美軍車橫衝直撞,每天軋死多人,漢姦搖身一變,成了地下工作者的消息。食不裹腹,衣不敝體的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大吃大喝完畢腦滿腸肥的狗男女們,他們正從我從來不敢問津的餐館裏走出來,餐館發散出來的是一股股雞鴨魚肉油糖蔥薑的氣味,我確實對之切齒痛恨,確實相信"打土豪、分田地"的正義性與必要性,相信人民要的當然是平等正義的共産主義。
何況我正在讀的書是巴金的《滅亡》,是曹禺的《日出》,是茅盾的《腐蝕》與《子夜》,還有綏摩拉菲支的《鐵流》。這些書都告訴我社會已經腐爛,中國已經瀕危,中國需要的是一場大變革,是一場狂風暴雨,是鐵與血的洗禮。
還不僅僅是這些帶有社會批判傾嚮的作品,我回想,包括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包括《賣火柴的小女孩》《活命水》《灰姑娘》《快樂的王子》《稻草人》《大剋勞斯與小剋勞斯》《白雪公主》,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強烈的激動,世上有許多不義,世上有許多美麗善良誠實而又愛苦的人,世上有許多"國王的新衣"需要戳穿,有許多"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和"小人魚"等待着愛她們的王子,有許多被魔鬼變成了石頭的生靈等待着"活命水"(有點像觀音大士的楊枝淨水)的起死回生。我的感覺革命纔是這樣的復活生靈的活命水。現實有太多的醜惡,理想是多麽美好動人,能夠把醜惡的現實變成美好的理想的唯有革命,為此,我們所革命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為革命也是為理想,付出再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文藝,尤其是文學常常會成為一個革命的因子,從我自己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與李新成為對比的是國民黨的官員。有一次我接到學校命令,必須收聽市社會局長溫某某的講話。我們傢的"話匣子",是日本宣佈投降後,住在鬍同裏的日軍傢屬,惶惶然如喪傢之犬,不得不以"跳樓"價賣掉一切東西、倉惶回國時,從她們手裏買得的。
我完全不記得溫局長講了什麽內容、為什麽中學生必須聽他的講話,但是我記得他的怪聲怪氣,官聲官氣,拿腔做調,公鴨嗓,瞎跩文卻是文理不通。我相信一個政權的完蛋是從語言文字上就能看得出來的,是首先從語文的衰落與破産開始了走下坡路的過程的。同樣一個政治勢力的興起也是從語文上就顯示出了自己的力量的。他與李新同志的對比太如地下天上了。我當時立即堅信:李新同志、共産黨人的邏輯、正義、為民立言、全新理想、充滿希望、信心百倍、侃侃而談、潤物啓智、真理在手,顛撲不破……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作為新生力量的共産黨,她講得是多麽光明,多麽科學,多麽有作為,多麽激動人心啊!
還不僅僅是這兩個人的對比。我讀左翼著作,新名詞,新思想,新觀念,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強烈,鮮明,潑辣,講得深,講得透,講得振聾發聵,醍醐灌頂,風雷電閃,通俗明白,耳目一新。而你再看舊政權的作品,例如蔣的《中國之命運》,半文半白,腐朽俗套,溫溫吞吞,含含糊糊,嘴裏嚼着熱茄子,不知所云,而又人云亦云,以其昏昏,使人無法昭昭。一看語言文字,就知道誰戰勝誰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