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集:曙光集 》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前言(图)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翁帆 Weng Fan
振宁和我结婚后一直有出版他的新文集的想法,可是我们总是行程匆匆,没有做成。最近我们才挑选、整理(有些文章曾作少许字句的更改)、翻译了部分他在过去二十几年间所写的文章,包括一些采访,成为今天的《曙光集》。
关于书名,其实我们有过几个想法。振宁以前的书有《读书教学四十年》和《读书教学再十年》,那我们是不是还沿用《读书教学XXX》呢?有一段日子我们一直斟酌着,直到一个早上,振宁很高兴地对我说:“我找到好名字了!就叫《曙光集》。”
这个名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进步”,不过后来我觉得这个名字还不错。振宁在好些文章里,都是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的身份去讨论一些文化及社会问题,他的感触源自于他几十年来所闻所睹的事物。我曾经说他有些思想或语言过于直率,我记得我笑说:“你何苦要写呢?过后又有些人要骂你了。”他回答:“我不怕。我讲的是真话!”编这本文集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看着一个民族与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与发展的阶段,而像我这一代人很难有一样深刻的感受,因为在我们懂事的时候,社会已经开始迅速地发展了。我从而也明白了他寄托在书里的热情与希望。《曙光集》也可以说是这二十多年间振宁的心路历程——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
《曙光集》仍然采用了《_Select_ed Papers》的排序方法。数字表示写作或发表的年代,数字后的字母没有特别的意思。特别要提出的是,书里的文章由不同译者翻译,译名不尽相同,如80b中的“韦耳”与85j中的“魏尔”指的都是H.Weyl。为了不改变原译文,我们没有将各译名作统一处理。还有,书里出现的人名,除了像“爱因斯坦”这种已达成共识的译名,其他外国人的名字在有些文章里仍保留原来的英文形式,不作翻译。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黄美芳小姐在我们整理文集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翁帆
2007年10月于北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1)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2) | 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前言 |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前言(图) |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后言 | 邓稼先(1)(图) | 邓稼先(2) | 邓稼先(3) | 邓稼先(4) | 父亲和我(1) | 父亲和我(2)(图) | 父亲和我(3)(图) | 父亲和我(4)(图) | 父亲和我(5)(图) | 父亲和我(6)(图)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1)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2)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3) | 归根反思(1) | 归根反思(2) | 归根反思(3) | 归根反思(4) | CCTV的访问(1)(图) | CCTV的访问(2)(图)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