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歷史不再徘徊   》 第4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4)      凌志軍 Ling Zhijun

  直到六年以後,也即1983年,人們纔第一次見到這紙文書。它最先出現在中國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紀錄片中,這時包産到戶已勢如破竹地橫掃全國,史傢理所當然地發掘着它的源頭,於是紛紛地奔赴小崗。在一番煞費苦心的追逐中,北京一位名叫張新文的文物收藏者終於發現,小崗的文書已被電影製片廠一個叫王影東的人帶回北京。再經一年的輾轉麯折,張終於無償地把文書搞到手中,遂送至中國革命博物館,為官方收藏。叫這傢博物館的管理人員大為驚訝的是,在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文物中間,這竟是史學家們最為關註的一件。"嗨!放着那麽多的好東西不看,偏偏都來找這張紙",在博物館工作的一位姑娘抱怨道。那一個上午,她為了來訪者已三次入庫開櫃取出那張紙。
  無數人登門爭相一睹的衹是幾行稚拙的方塊字、一串叫花子的姓名,以及片片血紅色的手印。這一切似乎成了小崗革命的物證。但是,這樣一來,也就發生了問題。很多熟知小崗事變過程的政府官員和記者聲稱,他們過去從未見過這紙文書。當日鳳陽縣委書記陳庭元作為小崗的上級領導,無疑是决定小崗命運的關鍵人物。自1978年之後,陳多次往返於小崗,自以為深知這個小村的一切秘密,但在那紙"合同"於電影上出現之前,他對此事竟一無所知。這就很自然地引起人們的懷疑:或許當初的小崗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合同",而現在的文書衹是後來某一時間的補充。這種假設甚至暗示着另外一種可能,即小崗在1978年12月的那個夜晚實際上什麽也沒有發生,後來所出現的種種情節,衹不過是某位一心邀功請爵的地方官員,或是嘩衆取寵的文人墨客杜撰出來的。中國人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起落變幻,對於政治風雲中的種種微妙多已瞭然於胸,對無中生有或者蓄意升華的榜樣與英雄也習以為常,所以,倘若今天有人真的出來檢舉小崗作弊,外人决不至於感到奇怪。
  世人的爭論在於,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歷史遺物是否為偽作?如係偽作,則是否有過真品?
  此物今天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藏品號為GB54563。其文拙字稚,不通順,有錯字,無標點,既無官方文件的味道,也不循一般文書的書寫之規,係出農民之手無疑。所可疑者有二,其一是在"合同"的擡頭處即註明日期為"1978年12月",既然這個日子在書寫者的心裏如此重要,何以衹有年月而無日?其二是所有簽名均為一人所具,筆跡與文書書寫者為同一人,這也不合法定之規。但是,考慮到中國農傢嚮無恪守陽歷日月的習慣,且這樣一群人大都不識文墨而需由人代筆,所以,這兩處的疑點仍不足成為此件係偽作的證據,衹要指印和圖章為各人所具,仍可信其為真。
  最大的疑點發生在人們並不註意的地方。"合同"用紙大小相當十六開,全白,四圍無缺無絮,整版無一絲皺折。依據博物館文物登記卡的記載,徵得此物的時間為1984年。假如此錄無誤,則這張紙在一群叫花子的手裏長達六年之久。中國農傢的生活習性一嚮散漫無矩,尤對文字本章之事極不經心。這張紙在這群農民手裏歷六年而能平整如初,實令人難以置信。
  當日小崗所屬之直接領導為鳳陽縣,鳳陽之上又為滁縣地區,其最高領導是地區黨的委員會書記。此人名王鬱昭,是小崗"包産到戶"極力的庇護者,數年後升任安徽省省長,到了1990年,這個渾身上下都充滿自信的人已是黨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因為他的政治生涯由中國的最底層開始,以功晉升,又由遠吏而為近臣,如今,是黨的高層領導裏面最熟悉農村的人之一,亦對自己曾經庇護的小崗知之甚多。然而談及那一張"合同",他滿臉的疑惑。"小崗那時戶戶傢徒四壁,一貧如洗,飯碗瓷邊還會缺一塊",他說道,"根本沒有可能拿出那麽大的一張白紙來。假如他們真要立下字據,更可能是把它寫在一張煙盒紙上"。
  這是後來人們對這紙"合同"提出的全部疑點,但這些疑點並沒有人去加以追究,這導致人們的認識趨嚮並不一致的兩極。一方面,在所有談及小崗的公開出版物中,人們照例認定這"合同"是風起雲涌的中國改革的開端。即使瞭解真相者如王鬱昭也會在他撰寫的涉及中國農村改革的一本書中,以"十八個鮮紅的手印"作題,用作全書引言。他用一種隨它去罷的口吻說道:"既然當地黨的領導正式地承認這合同是真,我也沒有理由否定它。"另一方面,許多人在私下已經認定"GB54563"為偽作,由此而及其他,任何提及小崗的文章書籍都蒙上了一層虛假的色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第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2)第3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3)
第4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4)第5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5)第6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6)
第7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7)第8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8)第9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9)
第10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0)第1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1)第1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2)
第1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第1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2)第15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3)
第16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4)第17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5)第18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6)
第19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7)第20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8)第21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9)
第22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0)第2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1)第2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