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明代詩學書目匯考   》 捲四      佚名 Yi Ming

  97、詩學雜言二捲 冒愈昌撰
  冒愈昌,字伯麐,如臯(今屬江蘇)人。諸生。萬歷間在世。曾以避仇浪跡吳、楚,遊王世貞、吳國倫之門。有詩集《緑蕉館》、《珠泉》、《幽居》等二十餘種。生平見《列朝詩集小傳》丁集。本書捲首有萬歷二十八年(1600)作者友人序文一篇、同年作者自撰小引及次年正月識語各一首。本書為作者積多年讀書心得薈萃而成,全書一百二十餘則,涉及詩學理論、名言摘錄、典故考證、詩語辨析,尤以品評為多。其論詩上自《詩經》,下迄當代各地詩壇,以論唐詩與當代詩傢詩歌為主。作者尤其推崇李攀竜、吳國倫,於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屠壟王世懋等亦頗有好評。典故考索、詩語辨析則多針對楊慎詩論。
  今存明末刊本,藏於復旦大學圖書館
  98、翰林詩法十捲 吳默編
  吳默(1554—1640),字言箴,一字因之,吳江人。萬歷二十年(1592)會試第一,官至太僕寺卿。生平見《太僕卿吳公傳》(《愚庵小集》捲一五)。本書捲首有吳默萬歷庚子(1600)自序。書中捲一《翰院詩議》,錄宋、明兩代詞臣論詩語;捲二題白樂天《金針集》;捲三《嚴滄浪詩體》、《名公雅論》;捲四題範德機《木天禁語》;捲五題楊仲弘《詩教》(即《詩法傢數》);捲六《詩傢一指》;捲七《詩學禁臠》;捲八、捲九分別為《沙中金集》上、下;捲一○《詩教指南集》,分“作詩用韻”、“偷用古詩”、“詩立主意”、“詩立體勢”等十二目。其中捲二至捲九,皆源於楊成《詩法》、黃省曾《名傢詩法》。
  今存萬歷二十八年序刊本,題《新鎸吳會元增訂翰林詩法》。藏日本內閣文庫。
  99、詩法要標三捲 朱之蕃輯
  朱之蕃,字元介,號蘭嵎,茌平(今屬山東)人,著籍金陵。萬歷二十三年(1595)狀元,官至吏部侍郎。曾出使朝鮮。卒贈吏部尚書。工書畫。有《奉使稿》。生平見《狀元圖考》捲三。本書捲首有朱之蕃序,書末有程逵跋。題無障吳默、二麯王檟選集,蘭嵎朱之蕃評,山人程逵校,然據朱序,實為朱之蕃編選刪定。朱氏以王檟《詩法指南》、吳默《翰林詩法》為基礎,增刪編次,另立名目。捲一分《詩學正源》、《詩學正義》、《詩有平仄》等三十餘目,摘自《木天禁語》、《詩法傢數》等。捲二列《榮遇詩法》、《頌美詩法》、《諷諫詩法》、《贈行詩法》、《登臨詩法》、《詠物詩法》、《宮詞詩法》、《賡和詩法》、《哭輓詩法》、《詩學禁臠》十目,多摘自《詩法傢數》,又增以例詩。捲三為《詩法十科》、《詩法四則》、《詩法二十四品》、《詩法一指》、《詩法三造》、《沙中金集》、《詩有三偷》、《詩傢十氣象》、《總論》、《詩不越賦比興》、《名公雅論》、《作詩用韻》十二目,摘自《詩傢一指》、《沙中金集》、《名公雅論》等。
  此書現藏韓國,趙鐘業編《修正增補韓國詩話叢編》(附中國資料捲)本據以影櫻
  100、排律辨體十捲捲首一捲 孫礦編撰
  孫鑛(1542—1613),字文融,號月峰、湖上散人,余姚(今屬浙江)人。萬歷二年(1574)會試第一,官至南兵部尚書。被劾乞歸,卒於傢。工詩文,精書畫。有《孫月峰先生全集》、《書畫跋跋》、《居業次編》、《舉業要言》等。編有《今文遜。傳見《明史列傳》捲八五。據本書捲首米萬鐘天啓五年(1625)序、作者萬歷二十九年(1601)題識,本書撰成於萬歷二十九年,當時作者罷歸裏居,遂廣收昔人排律,條析其體,加以評說。於天啓五年刊行。捲首《題排律辨體》凡十餘則,論及排律平仄起式、長短篇幅、常體與變體、詩韻格律、省試六韻、聯句,以及與樂府之關係等。《題識》以下,則為詩選,依體編次,凡三十二體。諸體均附例詩,少則一首,多則數十首。各綴評註,簡至一、二語,多則數十言。或糾謬改錯,或對照鑒賞,涉及校勘、體製、手法、格調等。作者又稱,例詩未取宋、元、明詩,並非厚古薄今,若假以時日,必當補闕。故於捲末附錄徐渭、王世貞排律各一。
  今存明天啓五年序刊本,捲首題下署:句餘孫礦文融評,校訂者為其門人呂胤荃和呂胤思。上圖藏。
  101、文字禪一捲 李贄撰
  李贄(1527—1602),字宏甫,號卓吾,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舉人,官至雲南姚安知府。後居湖北講學,被誣下獄,自刎於獄中。有《焚書》、《藏書》、《大雅堂訂正枕中十書》等。傳見《明史》捲二二一。本書為《枕中十書》之一,凡五十則,專記禪僧詩歌詩語,或與佛教有關之詩事遺聞、格言箴詞。如白居易與韜光禪師詩歌酬唱,寒山子和拾得吟詩說偈,蘇軾與參寥之唱和,皎然贈予吳憑之詩,還有法眼禪師製止李後主觀賞牡丹之詩諫、宋代僧人斥責閻貴妃砍伐松樹之諫詩、竺道生隱居虎丘時所謂“鬼作詩”等等。上起六朝,下迄明代。
  本書《千頃堂書目》釋傢類著錄作“四捲”,蓋以本書捲末署有“大雅堂藏書文字禪四捲終”,遂誤以為本書四捲。實則本書列全集第四種,上引文字指“第四捲終”。今存明刊、清康熙重修《李卓吾先生秘書八種》本,國圖藏。
  102、騷壇千金訣一捲 李贄編撰
  本書捲首題《詩學正宗》,下分詩辨、詩體、詩法、考證、詩議、詩有三體、詩有四格、詩有四練、詩有五忌、詩有八並詩準繩、詩口訣、唐人句法、宋朝警句、風騷句法諸目。諸目下又分衆多小題,如《詩準繩》分立意、煉句、琢對、寫景、寫意、書意、用事、下字、押韻、五言古詩、七言古詩、絶句、榮遇、諷諫、登臨、徵行、贈別、詠物、贊美、賡和、哭輓、總論等等。《詩口訣》則有三不可、八句法、四不、四深、二要、二廢、四離、六迷、七至、七德、三多、三偷、十難、十易、十戒、十貴、二十四名諸條。大多摘自唐、宋、元、明詩格、詩式、詩話和有關序跋,取自嚴羽《滄浪詩話》尤多。時或加以引申、評判。
  本書《澹生堂藏書目》詩式類著錄,曰“《枕中十書》本”。今存明博極堂刊《大雅堂訂正枕中十書》本,國圖藏;明刊清康熙重修《李卓吾先生秘書八種》本,叢書捲首有康熙十二年(1673)餘聞《李卓吾先生秘書八種序》。書中於“詩學正宗”題下署:“溫陵卓吾李贄緝,公安中郎袁宏道校,釋冰雪如德閱。”上圖、浙江大學圖書館有藏本。
  103、豫章詩話六捲 郭子章撰
  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號青蠃、蠙衣生,泰和(今屬江西)人。隆慶五年(1571)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作者每官一地,所撰之文即編為一集,且多隨編隨刻,計有《粵草》、《蜀草》、《晉草》、《黔草》、《易解》等一百餘捲。生平見郭孔延《郭青蠃年譜》(載清光緒刊《郭青蠃先生遺書》)。據捲首張鼎思萬歷三十年(1602)序,本書成於郭子章貴州巡撫任上。撰成即寄張鼎思,萬歷三十年由莆田吳獻臺刊行。全書四百餘則,記述或評論江西及與江西有關的詩人詩事,屬區域性詩話著作。書中排列大抵以時間先後為序:捲一為上古傳聞、魏晉南北朝詩人詩作及歷代吟詠廬山、孤山之詩;捲二多記唐、五代詩事;捲三至捲五多記宋詩,其中捲四頗錄黃庭堅及其族人詩作,並逐一記述江西詩派諸人事跡,捲五兼及元人;捲六專記明人詩事詩作。作者愛奇嗜博,故所述亦有與江西無涉,或與詩事無關者,以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未免蕪雜”。
  本書《徐氏傢藏書目》詩話類著錄為“郭青蠃《豫章詩話》六捲”,《澹生堂藏書目》詩話類作“《續豫章詩話》四册十二捲,《澹生堂餘苑》本”,未署撰人。《千頃堂書目》文史類則作“郭子章《豫章詩話》六捲,又《續豫章詩話》十二捲”。本書自萬歷三十年吳獻臺初刊後,刻本較稀,明清間多以鈔本流傳。民國八年(1919)鬍思敬據明鈔吳獻臺刊六捲本付梓,輯入《豫章叢書》,並作校勘及跋文。臺灣中央圖書館藏萬歷三十年吳獻臺刊本,廣文書局據以影櫻國圖藏吳獻臺刊本,殘存四至六捲。又有清抄本,丁丙跋,南圖藏。至於《續豫章詩話》十二捲,蓋已佚失。
  104、雪濤詩評(雪濤閣詩評)一捲 江盈科撰
  江盈科(1553—1605),字進之,號淥蘿山人,常德桃源(今屬湖南)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官至四川提學僉事。有《雪濤閣集》、《皇明十六種小傳》、《雪濤諧史》等。傳見袁宏道《江進之傳》(《珂雪齋前集》捲一六)。本書三十六則,謂詩文體製不同,罕能兼善。主張抒寫性靈,提倡真詩,反對剽竊模擬。其“詩頗近公安派,持論亦以七子為非”(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然又能不掩“七子”之長,如稱李夢陽“七言古風幾於逼真子美”,稱王世貞“終當以文冠世”,稱宗臣“文筆大有東坡氣味,詩句逸邁”等。
  《澹生堂藏書目》詩評類著錄“《雪濤閣詩評》一捲”,當即本書。今存清順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刊《說郛續》本。又,《雪濤小書》亦含《詩評》一捲,編次內容與《說郛續》本不盡一致,均非完本。
  105、閨秀詩評一捲 江盈科撰
  本書捲首有作者自敘,謂“生平喜讀閨秀詩,然苦易忘。近摘取佳者數首,各為品題,以見女子自攄胸臆”。書中選錄閨秀詩人二十九傢、詩詞四十三首,介紹作者生平事跡,品評其詩詞。本書與晚明田藝蘅所撰《詩女史》同屬一類,然不及後者充實豐贍。
  有《說郛續》本、《緑窗女史》本。
  106、雪濤小書二捲 江盈科撰
  本書分《詩評》、《閨秀詩評》和《諧史》,其中《詩評》所收較《說郛續》本為多,然亦有僅見於《說郛續》本而本書未收者,二本編排次序亦有差異;《閨秀詩評》內容則略少於《說郛續》本;《諧史》一百五十條,多記文人軼事、裏巷見聞、諧謔嬉語。
  《千頃堂書目》小說類著錄江盈科《雪濤閣四小書》,曰“《譚叢》二捲,《閑紀》(缺一字)捲,《諧史》二捲,《詩評》(缺一字)捲”。明刊《雪濤閣四小書》單行本已佚,今有《國學珍本文庫》本《雪濤小書》,其捲首有章衣萍1935年所撰《前記》,曰:“《雪濤小書》二捲,餘偶得之於中國書店破紙堆中,蓋明版也。此書又名《亙史外紀》,為冰華生所輯。……《詩評》在原書中為捲三,《諧史》為捲四,尚有謎語若幹則,因為不全,故略之。”按,“冰華生”並非江盈科,實為潘之恆別號。潘之恆所編《亙史鈔》之萬歷刊本,今有數傢圖書館收藏,皆殘本。其中浙江省圖書館藏本捲數最多,為一百一十六捲,已收入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其中就有“外紀”,江盈科《雪濤小書》置於其中。按《亙史鈔》本《雪濤小書》由《譚叢》六十二則、《紀聞》一百五十則、《詩評》一百零二則、《諧史》四部分組成,其中《詩評》又分《詩評》和《閨秀詩評》兩部分。可見萬歷本《亙史鈔》即《國學珍本文庫》本《雪濤小書》之底本,然與《千頃堂書目》著錄《雪濤閣四小書》並不一致。至於《說郛續》本所據底本,是否就是《千頃堂書目》著錄本,尚不得而知。(參見嶽麓書社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附錄《江盈科生平著述考》、《中國文學研究》第三輯鄭志良《〈亙史鈔〉中的〈雪濤小書〉與〈雪濤小說〉》。)
  107、詩評一捲 蔣一葵輯
  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武進(今屬江蘇)人。傢有書齋名“堯山堂”。曾輯刊《堯山堂八朝偶雋》。又有《堯山堂外紀》、《長安客話》等。生平不詳。本書分統論、雜論兩部分,均輯錄前人成說。統論二章,錄高棅《唐詩品匯總序》、李維楨《唐詩紀序》二文。雜論八十二條,引錄歷代詩論,諸如皎然《詩式》、殷璠《河嶽英靈集序》、蔡居厚《蔡寬夫詩話》、嚴羽《滄浪詩話》、楊載《詩法傢數》、謝榛《四溟詩話》、王世貞《藝苑卮言》、王世懋《藝圃擷餘》等。其中評論唐代詩歌詩傢、闡述詩法者為多。
  今存日本寶歷書肆文林軒刻本。
  108、堯山堂偶雋(八朝偶雋)七捲 蔣一葵輯
  本書捲首有吳宗儀《偶雋題辭》、曹日昌敘文、蔣一梅《偶雋引》,皆未署年月。書中摘取八朝(六朝、唐、宋)文人比偶之文,凡製、誥、箋、表、賦、序、啓、札各類文體中名章雋句,歷朝名士騷人文壇屬對,以及尋常應對俳語,次第摘錄,略具事跡原委或篇章出處。其中捲一為“六朝”,捲二、捲三為“唐”(附“五代”),捲四至捲七為“宋”,“元”附載於捲七,錄有虞集、鄧文原諸人表文。書中亦略記相關詩事和詩壇掌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本書“蓋王銍四六話之類,然摭拾未廣,所采亦不盡工”。
  本書《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存目著錄。今存明刊本,國圖、上圖、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均有藏本。又有明木石居刊“吳興茅元銘鼎叔重訂”本,題為《八朝偶雋》,捲首有編者自序,國圖、浙江大學圖書館有藏本。又有《碧琳琅館叢書》本。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本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刊本影櫻
  109、唐詩摘句一捲 莊元臣撰
  莊元臣(1560—1609),字忠甫,一作忠原,號方壺子,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又自署鬆陵(今江蘇吳江)人。隆慶二年(1568)進士。有《曼衍齋文集》、《莊忠甫雜著》二十八種七十捲。生平略見《鬆軒書錄》。本書選摘唐詩秀句,亦摘引揚雄、摯虞、鐘嶸、劉勰、江淹、瀋約、劉禹錫、梅堯臣、何景明、王世懋諸人論詩語。
  今存《莊元臣雜著》本,係清初永言齋抄本,國圖藏。
  110、詩話類編三十二捲 王昌會輯
  王昌會,字嘉侯,雲間(今上海鬆江)人。陝西布政參議王圻之孫。生平不詳。本書捲首有萬歷四十四年丙辰(1616)吳之甲題辭。又有凡例,說明編輯宗旨、內容、體例。本書重在掇拾古今詩壇嘉語,加以分類,凡二十九目:體格、名論、帝王、忠孝、節義、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宮詞、閨秀、妓、題詠、考訂、品評、鑒賞(詩賞、詩遇、詩彈、詩窮、詼諧、感慨、讖異、高逸、吊古、哀輓、夢幻、規諷、雜錄)。收錄較廣,然不註出處,又不分人言己言。清宋徵璧《抱真堂詩話》謂“文蕪而淺,其失也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亦謂“摭拾諸詩話,參以小說,裒合成書”,為“博而不精之學”。
  本書《千頃堂書目》文史類著錄為“王昌會《詩話匯編》”,《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於詩文評類存目,作“詩話類編”。今存萬歷四十四年序刊本,國圖、湖北省圖書館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江蘇徐州市、浙江杭州市圖書館皆有藏本。臺灣廣文書局《古今詩話續編》本據此刊本影櫻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據湖北省圖書館藏萬歷刊本影櫻
  111、讀詩拙言一捲 陳第撰
  陳第(1541—1617),字季立,號一齋,連江(今屬福建)人。萬歷諸生,官至薊鎮遊擊將軍。通音韻學。有《毛詩古音考》、《一齋詩集》等。生平見清陳鬥初撰《一齋公年譜》(《陳一齋全集》附錄)。本書引用《詩經》、《離騷》、《老子》、漢魏六朝詩及方言詞語等,論證古今語音變化,亦涉詩意賞析。
  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崇本堂刊本(與《毛詩古音考》合刊),又有同治二年(1863)古潭余氏明辨齋刊本、光緒六年(1880)武昌張氏刊本(與《毛詩古音考》四捲、《屈宋古音義》三捲合刊)。
  112、詩說紀事三捲 鬍之驥撰
  鬍之驥(1548—1618後),字伯良,本為吳人,十歲隨父遊楚,遂徙居蘄黃(今湖北蘄春、黃石)。曾周遊南北,布衣終身。萬歷四十六年(1618)尚在世。有《鬍伯良集》、《遊廬山詩》等。生平略見本書序文及書中《乙酉初度》、《傢本吳人》諸條。本書捲首有郭士望《鬍伯良詩集序》、朱期昌萬歷四十五年八月序。又有作者《凡例》,自述著書緣由,謂自嘉靖、隆慶、萬歷以來,“交遊詩篇,情境觸懷,更多存沒之感,因詩以紀事,故名曰《詩說紀事》。上則取法乎《韓詩外傳》,次則效顰於《唐詩紀事》。暇日無為,日錄一段,將及歲餘,獲成茲編” .又稱“紀事,紀餘身歷其事者。始自嘉靖甲子(1564),止於萬歷丙辰(1616),相距五十三年”。據捲下《孫太史寓書復哭孫太史》,知本書萬歷四十五年鼕始刊,然捲末附綴次年四月事,則刊成不會早於萬歷四十六年初夏。全書一百三十五則,朱序稱“篇分百有四十”,當係約數。書中以說詩為主,作者自稱“皆前人之所未說者說之”。其紀事則多錄師友交遊唱和及耳聞目睹之趣談韻事,頗錄己詩及其先輩詩作詩事。
  今存萬歷四十五年初刊本。捲端題下署:吳郡鬍之驥伯良著,西都南師仲子興校。上圖藏。
  113、詩筌六捲 王述古編
  王述古(1564—1617),字信甫,號鐘嵩,禹州(今河南禹縣)人。或謂潁川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官至陽和兵備。另編有《易筌》、《歷筌》、《律筌》等。生平見高攀竜《王公行狀》(《高子遺書》捲一一)、趙南星《王公墓志銘》(《趙忠毅公文集》捲一四)。本書集詩評、詩法、詩癬詩論為一編,取名“詩筌”,意為有關詩學者已囊括殆荊捲首有作者小引,未署撰期。全書按詩體分捲,上自《詩經》,下迄盛唐,於歷代名傢各選詩一至三篇,詩論、品評、詩法則附綴其間。捲一、捲二為楚辭、古樂府、近體歌行,均有解題。捲三論建安詩、南北朝詩及近體律詩,或闢專章論述詩格。捲四為“審聲”、“總要”、“學詩要法”,引錄鐘嶸、嚴羽、徐禎卿、王世貞等近四十傢詩論。捲五論雜體,自三言詩至進退韻近體,凡數十種。捲六論吟詠四時、四氣、四色之雜數詩,末附詞法、唐宋人詞作及部分詞牌、詞譜。書中詩論多援引成說。
  今存明末刊本,河南省圖書館藏。捲一題下署“穎川王述古次”,書口唯一“詩”字。按作者又有《三筌解》,即《易筌》、《歷筌》、《律筌》三種合刊本,捲首有《三筌解序》;各筌亦有“小引”,版式與《詩筌》相同。蓋《詩筌》為王述古係列“筌解”之一,較上述“三筌”晚出,故《三筌解》梓行時未及於此。
  114、敬君詩話一捲 葉秉敬撰
  葉秉敬,字敬君,三衢(今浙江衢縣)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官至荊西道布政司參議。有《字孿》、《韻表》、《明謚考》、《書肆說鈴》、《讀書錄鈔》、《文字藥》、《葉子詩言志》等四十餘種。生平略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字孿”條。本書今存《杜詩洞庭》、《金山寺詩》、《杜羔妻詩》、《石尤風》、《詩學》五則。
  有《詩話雜抄》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又有《說郛續》本。
  115、詩法大成十捲 謝天瑞輯
  謝天瑞,字起竜、思山,號復古生,杭州(今屬浙江)人。復古齋為其書鋪名。生平不詳。曾於嘉靖十七年(1538)刻《詩人玉屑》,萬歷二十九年(1601)校刻《鶴林玉露》,知為嘉靖、萬歷間人。本書捲首載楊成《重刊詩法序》、謝天瑞《詩法大成序》。又有《詩法凡例》十餘則,蓋輯者謝氏所撰,其中謂“古名傢體式,各因所著名色,各分一捲,共五捲。有體式未備者,更手集五捲,廣為十捲”。書中前五捲收錄楊成《詩法》,於捲首冠以“武林思山謝天瑞甫校”字樣;後五捲署“謝天瑞甫著”,實則雜抄《冰川詩式》諸書而成,其中捲六為“律詩格”,捲七“五言律詩體”,捲八“詩正體”,捲九“五言絶句體”,捲十“雜體詩式”,闡述詩格、詩體近三百種。
  有萬歷間復古齋刻本,國圖、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藏。
  116、說詩補遺八捲 馮復京撰
  馮復京(1573—1622),字嗣宗,常熟(今屬江蘇)人。祖、父皆潛心著述,自幼秉承傢學,布衣終身。有《蟭螟集》、《六傢詩名物疏》、《常熟先賢事略》等。生平見錢謙益《馮嗣宗墓志銘》(《初學集》捲五五)。本書捲末有作者之子馮舒、馮班跋文各一。馮舒天啓三年(1623)跋文謂本書成於萬歷四十八年庚申(1620),係作者以“一生目力”寫成。捲一為總論,涉及詩體、詩格、詩思、詩韻、詩玻捲二至捲四,論唐以前詩。捲五至捲八,專論唐詩。書中斥宋詩為鄙陋,於宋以後詩亦不予評論。
  今存清初抄本,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117、蜀中詩話四捲 曹學佺撰
  曹學佺(1574-1646),字能始,號石倉、澤雁,侯官(今福建閩侯)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進士,南明唐王時,官至禮部尚書。清兵入閩,入山自縊死。明季曾居傢近二十年,潛心學問。有《石倉集》、《石倉十二代詩遜、《蜀中廣記》、《明詩存》、《輿地名勝志》等一千餘捲。傳見《明史》捲二八八。本書為其《蜀中廣記》一部分。《蜀中廣記》約撰於萬歷末年作者任四川按察使時,凡十二目,一百零八捲,記述蜀地名勝、邊防、人物、方物、風俗、著作等,《四庫全書》歸入《史部?地理類》。其中捲一〇一至一〇四為《詩話》,後人抽出單行,題作《蜀中詩話》。全書二百六十六則。前三捲論述蜀地或與蜀地有關之詩人詩事,起自上古,下迄宋、元,大抵依時代先後編排。摘錄宋、元以前各類詩話、筆記、雜著、方志及詩文集多達數十種,且多註明出處。末捲專記蜀地詞人詞事,當歸於詞話。
  本書《徐氏傢藏書目》詩話類著錄“曹能始《蜀中詩話》四捲”,《澹生堂藏書目》詩話類則作“三捲”,誤署撰人作“陳學佺”。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福建省圖書館藏明刊本,捲數不詳。又有明刊《蜀中廣記》本。明末陶珽《說郛續》載《蜀中詩話》一捲,僅十五則,係從四捲本中摘出。
  118、古今詩話纂六捲 李本緯撰
  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萬歷刊本,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119、彈雅(寒山彈雅)十八捲 趙宦光撰
  趙宦光(1559—1625),字凡夫,號廣平,吳縣(今屬江蘇)人。與妻陸卿子隱居寒山,布衣終身,潛心著述。有《寒山蔓草》、《寒山帚談》、《說文長箋》等。傳見《明史》捲二八七。本書論詩主風騷,謂學詩必從風雅騷賦,方見古人之法。又倡格調,謂古詩在格,律詩在調。主張以禪論詩,以識為主。
  本書《徐氏傢藏書目》詩話類、《千頃堂書目》文史類、《明史?藝文志》皆著錄為“十捲”。今存明末刊十八捲本,首都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又有天啓二年(1622)刊十六捲本,山東大學圖書館藏。
  120、藝圃傖談四捲 郝敬撰
  郝敬(1558—1639),字仲輿,號楚望,京山(今屬湖北)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官至江陰知縣。有《山草堂集》、《讀詩》等。傳見《郝京山先生傳》(《存吾文稿》捲三)。本書捲首有作者天啓三年(1623)題辭,自稱楚之傖父,“晚節浸淫百傢,旁搜藝圃,心有所會,手口自語,然未離其類也”,故以“藝圃傖談”為名。書中捲一論古詩,捲二論辭賦、樂府,捲三論唐詩,捲四論雜文、閑燕語。
  今存明末郝洪範刊《山草堂集》本。
  121、小草齋詩話五捲 謝肇淛撰
  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福州長樂(今屬福建)人。萬歷三十年(1602)進士,官至廣西右布政使。有《小草齋集》、《五雜俎》等。生平見《明詩紀事》庚簽捲一。全書分內篇一捲、外篇二捲、雜篇二捲。內篇談創作理論,外篇評述唐至明代的作傢作品,雜篇多載晚唐、五代、宋、元、明人佳句軼事。馬歘《小草齋詩話序》稱本書“大都獨抒心得,發所未發,而歸宗於盛唐,以扶翼正始之音餘,又捃摭宋、元以來近人佳句遺事,皆海內所未聞見者,真可與三傢(徐禎卿、王世貞、鬍應麟)雁行,聲施不朽”。
  本書《徐氏傢藏書目》詩話類著錄“謝在杭《小草詩話》四捲”,《千頃堂書目》文史類作“《小草齋詩話》四捲”。今存清刊五捲本,上圖藏;又有讀耕齋林傢摹刻三捲本。
  122、鐘伯敬先生朱評詞府靈蛇四捲 題鐘惺選 李光祚輯
  鐘惺(1574—1625),字伯敬,號退𠔌、退庵等,景陵(今湖北天門)人。萬歷進士,官至福建提學僉事。有《隱秀軒集》、《毛詩解》等。傳見《明史?文苑傳》。李光祚,字贊庭,豐城(今屬江西)人。本書捲首有題鐘惺天啓四年(1624)長至日序文,謂本書主旨在於教示詩法。正文分元、亨、利、貞四集。元集為詩法正論、詩學正源、章法、篇法、格局和氣象,亨集擇取明以前詩話雜著中有關詩歌作法之論說,涉及詩法口訣、詩歌取材、押韻煉字、詩意詩風、用事用典等。利集和貞集轉錄宋元詩法專著,依次為:範梈《詩傢一指》、《詩學禁臠》,嚴滄浪《詩法》,題白樂天《金針集》,楊載《詩法》,揭曼碩《詩法正宗》、《詩宗正法眼藏》等。(按:此書並非鐘惺編選,見下條。)
  本書今存明天啓年間金陵唐建元刻朱墨套印本,題下署曰:“景陵鐘惺伯敬父選,豐城李光祚贊庭父輯,秣陵程雲從竜德父校,唐光夔冠甫氏閱,唐建元翼甫氏梓。”國圖藏。
  123、鐘伯敬先生朱評詞府靈蛇二集四捲 題鐘惺輯撰
  本書捲首有題鐘惺天啓五年乙醜(1625)秋日所撰《敘靈蛇二集》,稱所謂《詞府靈蛇》,擬刊三集,天啓四年所刊實為初集,本書為第二集,第三集則擬彙聚歷代俊句(按:第三集未見書目文獻記載,蓋未能成書)。本書內容大致為詩評、詩法兩類,分精、氣、神、骨四集。“精集”分《衡品》與《廣衡》,前者實為鐘嶸《詩品》,而稍作變化;後者為王世貞、李攀竜、楊慎、何景明、李夢陽等明代名傢詩論之匯輯。“氣集”分《獵敘》、《晰秘》、《原南北宗例古今正體》、《原創格淵奧》、《總例物象》諸節。“神集”分《總顯大意》、《三詩境》、《三詩思》、《起首入興體例》、《詩忌俗字》等數十題,多為詩法舉例和煉字、煉句之經驗。“骨集”重在闡說詩格和詩病,亦分數十題,多附例句與佳聯。
  本書今存明天啓間金陵唐建元刊朱墨套印巾箱本,臺灣廣文書局《古今詩話續編》本據以影櫻按:本書捲首鐘惺序文所署撰期為“天啓乙醜秋日”,明顯有誤。鐘惺卒年有二說:譚元春《退𠔌先生墓志銘》謂卒於天啓四年六月二十一日,《鐘伯敬先生遺稿》捲首明人徐波序文則謂“乙醜六月捐館捨”。陳廣宏《鐘惺年譜》詳加考察,認為徐波所說不誤。其實不論上述二說哪種正確,“乙醜秋日”鐘惺肯定已不在人世。蓋本書與初集皆為書商冒名之作。
  124、詩評密諦四捲 王良臣編纂
  王良臣,字翼儆,一字忠亮,海虞(今江蘇常熟)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進士,天啓末年為梧州太守。有《居易堂詩》。生平略見《常熟藝文志》。據捲首自序,本書成於天啓七年(1627)季春,時作者任職梧州,“於政事之暇,取諸名傢評詩密藏,匯而錄之”,欲“令由來賦、比、興秘密妙義,展捲間恍與諸名傢親相會晤,面相指點”,故取名“詩評密諦”。本書主要采擷宋元名傢詩評詩論編纂而成。捲一述詩格,自“一字血脈格”至“絶句格”,凡四十二格;捲尾《總論》係轉引傅與礪詩論。捲二論詩法,自古詩、律詩、絶句作法,至諷諫、登臨、徵行、贈別、詠物諸體,條分縷析,凡四十七題。捲三、捲四雜記唐、宋至明朝詩事,間或註明出處,均錄自詩話雜著。
  今存明天啓七年序刊本,題下署“海虞忠亮父王良臣輯,同裏仁卿父薛胤麟訂”,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125、詩法統宗三十六册 鬍文煥編
  鬍文煥,字德父,號全庵子、抱琴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萬歷、天啓間建文會堂藏書,設書肆。曾輯刊《格緻叢書》、《百傢名書》等。生平略見《格緻叢書》捲首序文。本書為歷代詩格、詩法、詩評類著作匯編,凡四十五種。編排大致以時代先後為序:《魏文帝詩格》,鐘嶸《詩品》,賈島《二南密旨》,白居易《文苑詩格》,王昌齡《王少伯詩格》、《詩中密旨》,李嶠《評詩格》,皎然《詩議》、《中序》、《詩式》,李洪宣《緣情手鑒》,徐衍《風騷要式》,齊己《風騷旨格》,釋文彧《詩格》,保暹《處囊訣》,釋虛中《流類手鑒》,桂林淳大師《詩評》,王玄《詩中旨格》,王叡《炙轂子詩格》,王夢簡《詩要格律》,徐寅《雅道機要》,白居易《金針詩格》,梅堯臣《續金針詩格》、《梅氏詩評》,張鎡《詩學規範》,唐庚《文錄》,佚名《詩傢一指》,《嚴滄浪詩法》,魏慶之《詩人玉屑》,佚名《沙中金集》,傅與礪《詩文正法》、《詩法正論》,黃子肅《黃氏詩法》,揭曼碩《詩法正宗》、《詩宗正法眼藏》,範德機《木天禁語》、《詩傢禁臠》,楊載《詩法傢數》,徐禎卿《談藝錄》,佚名《詩文要式》,佚名《詩傢集法》(鬍文煥訂補),李攀竜《詩學事類》、《韻學事類》,鬍文煥編《詩韻》、《辭韻》。
  本書為明《趙定宇書目》著錄,曰“《詩法統宗》七本,計四十二種,內二十四種與《吟窗雜錄》同”,未署作者。今以嘉靖本《吟窗雜錄》(北宋蔡傳編,南宋陳應行重編)比較,本書前二十四種實錄自《吟窗雜錄》前十八捲,其中僅捲十四李商隱《詩人麗句》本書未收。又,除皎然《詩式》、《嚴滄浪詩法》、李攀竜《詩學事類》及鬍文煥《詩韻》、《辭韻》,其餘四十種亦載於《格緻叢書》。清華大學圖書館書目卡片著錄“《詩法統宗》三十六册,鬍文煥輯。闕第五函26,27,28,30等四册”,未能見書。山東大學藏民國抄本五册,其中《二南密旨》、《嚴滄浪詩法》、《詩人玉屑》、《沙中金集》、《詩文正法》、《詩法正宗》、《詩宗正法眼藏》、《木天禁語》、《詩傢禁臠》、《詩法傢數》、《談藝錄》及《詩學事類》以下凡十五種,有目無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