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花卉翎毛绣服间,扈送春水与秋山。
顶珠腰玉今犹昔,女真衣冠制未删。
清代诗人沈兆的这一首满族服饰的民俗诗,仅仅四句,不但深刻而形象地描绘了满族服饰的渔猎特征,而且又指明了满族服饰的渊源。文献载,满族先民肃慎人、挹娄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后汉书?东夷列传》),“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晋书?四夷传》),勿吉人“头插虎豹尾”(《魏书?勿吉传》)。渤海时期,其服装因季而异,有了男女之别,以毛麻织布为裙,以皮制裘,以雉尾、兽骨等为饰。辽金时代,女真人的服装多为短襟、紧身、窄袖,皆左衽,崇尚白色。清代,承继了金代女真人喜尚皮毛、适用射猎的习俗,可谓“女真衣冠制未删”。
20世纪以前,满族的服饰不仅在本民族中盛行,而且遍及汉、蒙等兄弟民族。实际上,是有清一代的“国服”。满族的服饰新颖多样,尤其袍、褂、鞋帽、发式等,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满族的衣着在清代不但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华各民族的服饰,而且为中国衣着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如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装”是由马褂改进而来,坎肩(马甲)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服装。特别是旗袍备受青睐,时至今日已风靡国内外,在世界服饰界享有盛名。
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二回对贾宝玉会见林黛玉时的衣着是这样描述的:贾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青石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笔下的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个英俊的满族贵族小阿哥的装束打扮。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有心无心地向人们直观地展示了满族服装的特点是内穿袍、外着褂——长袍马褂的特征。时值今日,一提到长袍马褂,人们将会异口同声:“那就是满族的服装。”
满族衣着“三剑客”——旗袍、马褂、坎肩
这是一幅清代衣着的老照片,包括旗袍、马褂和马甲。往昔,袍、褂、坎肩这三种衣式,因满族人经常一起穿而相得益彰。有人说,这是满族衣着的“三剑客”,体现了满族衣着的固有特征,可谓“别具一格”。
旗袍
从这些清代各式旗袍的实物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些旗袍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褪了色,有的是那么陈旧,甚至有的污渍斑斑。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风雨沧桑、社会变革,但是还被一些满族同胞世代保存下来,今天成为传承和研究满族传统风俗的珍品。望着件件百余年的传世展品,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民族风俗的稳固的传承性。满族同胞保持其民族风貌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可谓恒久传习,世代传咏。
旗袍,满语叫“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袍。它的款式是:圆领、捻襟(大襟)、左衽、四面开禊、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箭袖)。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适应骑射的生活习俗。而其左衽和束腰,不仅紧身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同时,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箭袖,满语叫“哇哈”,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窄袖。箭袖是在男袍的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袖头,一般最长半尺,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以御寒。清时,满族旗袍的“箭袖”只作“掸袖”,行礼而用。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将马蹄袖掸下,两手伏地叩见,成为一种专门礼节。清朝《会典》规定,帝后的龙袍,亲王、贝勒、文武百官的蟒袍,都一律带箭袖,因为这是民族传统的象征。旗人百姓则以箭袖袍作为礼服,但满族贵族和有身份的人仍穿带箭袖的旗袍。箭袖男旗袍在当今满族生活中已经绝迹,但在黑龙江、吉林的农村,某些满族农民,特别是赶车的“车老板”,在他们的棉袄袖口上,常接出个羊皮、狍皮的“袖头”以护手背,即是“箭袖”的遗风。
旗袍是在满族先民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金旧都上京会宁府石人像,金代完颜墓出土的服饰就是有力的佐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