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古今诗话   》 古今诗话(四)      Li Qi

  一五一、琵琶亭诗
  
  江州琵琶亭,题者惟夏郑公、梅公仪诗佳。夏诗曰:“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烦①涕泪②满青衫。”梅诗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最多。”又叶氏女郎诗云:“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问,更③闻商妇琵琶声。”(《总龟》前十五)
  案:此则出《中山诗话》。
  
  ----------------
  ①《中山诗话》、《宋纪》九“烦”作“须”。
  ②《中山诗话》、《宋纪》“涙”作“泣”。
  ③《中山诗话》、《宋纪》八十七“更”作“不”。
  一五二、鹳鹊楼诗
  
  河中〔府〕①鹳鹊楼,唐人〔留诗者〕②极多。唯王之涣、③李益、畅〔当〕④诗最佳。王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⑤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云:“鹳鹊楼前⑥百尺樯,烟汀⑦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沉⑧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短,⑨愁来一日郎知⑩长。风烟并在相思处,⑾满⑿目非春亦自伤。”畅〔当〕⒀诗云:“〔逈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⒁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总龟》前十五)
  案:此则见《温公续诗话》,惟不举李益诗。又《梦溪笔谈》十五、《墨客挥犀》二,均三诗全举;《古今诗话》所据当出此。
  
  ----------------
  ①《温公续诗话》、《墨客挥犀》“府”字。
  ②《墨客挥犀》有此三字。
  ③“之涣”原作“文奥”,《墨客挥犀》作“文奂”,均误。
  ④当脱“当”字,《墨客挥犀》作“杨诸”。
  ⑤《温公续诗话》“入”作“彻”。
  ⑥《梦溪笔谈》十五、《墨客挥犀》、《全唐诗》十“前”作“西”。
  ⑦《梦溪笔谈》、《墨客挥犀》、《全唐诗》“烟捅作“汀洲”。
  ⑧《梦溪笔谈》、《墨客挥犀》“沉”作“随”;《全唐诗》“沉”作“空”。
  ⑨《梦溪笔谈》、《墨客挥犀》、《全唐诗》“短”作“速”。
  ⑩《全唐诗》“知”作“为”。
  ⑾《全唐诗》作“并起思归望”,《墨客挥犀》“相思”作“思归”。
  ⑿《全唐诗》“满”作“远”。
  ⒀原脱“当”字。《墨客挥犀》“当”作“诸”。
  ⒁《温公续诗话》有此十字,《墨客挥犀》同;惟“谢”字作“出”。
  一五三、李建中诗
  
  李建中恬退作诗清淡,《望湖楼诗》云:“小①艇闲撑处,湖天景亦②微。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落日孤鸿③远,轻烟古寺希④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⑤《西湖诗》云:“涨烟春气重,贮月夜痕深。”皆此类。⑥(《总龟》前十五)
  案: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一。
  
  ----------------
  ①《宋纪》“斜作“野”。
  ②《玉壶清话》“亦”作“物”。
  ③《玉壶清话》“鸿”作“捅。
  ④《宋纪》作“柳色浓垂岸,山光冷照衣”。
  ⑤《宋纪》八据《青箱杂记》谓苏为湖州作。
  ⑥原注:“《青箱杂记》谓《望湖楼诗》是苏为在湖州作。”
  一五四、韩常侍进宣宗诗
  
  韩常侍为郎吏日,宣宗问曰:“卿有好诗,如何得见?”韩稽首曰:“容至私第录进。”乃选八十首进。后以眼疾辞拜珥貂,为御史,衔命出关,谳狱道中,看华山,有诗曰:“野糜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①”时〔为〕②补衮〔阙〕③谢病归山,更寄《织锦篇》与薛郎中云:“锦字龙梭《织锦篇》,凤凰文采间非烟。并他时世新花样,虚费工夫不直钱。”《和人忆鹤》云:“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④又《和忆山泉》云:“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声声旁枕流。”(《总龟》前十五、《乐趣》四)
  
  ----------------
  ①原注:“御史出使不得与人同行,故云无伴。”
  ②《全唐诗》二十八有“为”字。
  ③《全唐诗》有“阙”字。
  ④《乐趣》无以上诸语。
  一五五、郑文宝寒食访僧诗
  
  郢中寺壁,有郑文宝诗亲笔《寒食方僧〔舍〕》①云:“客舍愁经百五春,雨余溪寺绿无尘。金花何②处秋千鼓,粉颊谁家斗草人?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间归③燕语逡巡。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总龟》前十六、《乐趣》九)
  案:此则出《玉壶清话》卷八。
  
  ----------------
  ①《玉壶清话》无“舍”字。
  ②《玉壶清话》“何”作“开”。
  ③《玉壶清话》“归”作“新”。
  一五六、章碣题焚书坑诗
  
  章碣《题焚书坑》云:“竹帛烟销帝业虚,昔年曾是①祖龙居。坑灰未冷江②东乱,刘项元③来不读书。”(《总龟》前十六、《乐趣》九、《名言》五)
  案:此则出《摭言》卷十。
  
  ----------------
  ①《全唐诗话》五、《唐纪》六十一、《全唐诗》二十五均作“关河空锁”。
  ②《全唐诗话》、《唐纪》、《全唐诗》“江”,均作“山”;《摭言》作“关”。
  ③《摭言》“元”作“从”。
  一五七、杜牧之题金陵怀古诗
  
  舒州三祖山,因芟薙萝蔓峭壁间,得诗,乃杜牧之《金陵怀古》云:“玉树歌残①王气终,景阳钟动晓②楼空。楸梧③远近千家树④,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⑤浪夜还风。英华⑥一代⑦豪华尽,惟有江声⑧似洛中。”(《总龟》前十六)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中,谓又于《薛许昌集》中见之。考《全唐诗》二十此乃许浑诗。
  
  ----------------
  ①《湘山野录》“残”作“沈”。
  ②《湘山野录》“钟动晓”作“兵合曙”;《全唐诗》二十作“兵合戍”。
  ③《湘山野录》作“梧楸”;《全唐诗》作“松楸”。
  ④《全唐诗》“家树”作“官冢”,《湘山野录》“树”作“冢”。
  ⑤《湘山野录》“吹”作“翻”。
  ⑥《湘山野录》“华”作“雄”。
  ⑦《湘山野录》、《全唐诗》“代”作“去”。
  ⑧《全唐诗》“江声”作“青山”;《湘山野录》“声”作“山”。
  一五八、范文正严陵钓台诗
  
  范文正谪睦州,过严陵钓台,作诗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总龟》前十六)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中。
  一五九、巫山诗
  
  繁知一闻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书曰:“苏①州太守真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②排云雨待③清词。”白公见诗,邀知一曰:刘梦得礼白帝,欲留一诗于此,怯而不敢,罢郡经过,悉去诗千余首,只留四篇。沈佺期曰:“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闇谷疑风雨,幽④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⑤,潮落⑥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⑦王无兢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峙⑧苍苍。”李端曰:“巫山十二峰⑨,皆在碧虚⑩中。迥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渡⑾水,树色远⑿连空。愁向高唐去,⒀千⒁秋见楚宫。”皇甫冉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喧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总龟》前十六)
  案:此则见《云溪友议》。又《竹庄诗话》十三引此作《郡阁雅谈》。
  
  ----------------
  ①《唐纪》五十一、《全唐诗》十七“苏”作“忠”。
  ②《云溪友议》“速”作“安”;《竹庄》作“远”。
  ③《云溪友议》、《唐纪》、《全唐诗》“待”作“候”。
  ④《唐纪》十一、《全唐诗》四“幽”作“阴”。
  ⑤《云溪友议》、《唐纪》、《全唐诗》“晚”作“曙”。
  ⑥《云溪友议》、《唐纪》、《全唐诗》“落”作“满”。
  ⑦案《唐纪》云顾陶以为张循作。
  ⑧《云溪友议》、《竹庄》、《唐纪》八、《全唐诗》三“峙”作“晓”。
  ⑨《云溪友议》“峰”作“重”。
  ⑩《云溪友议》“虚”作“空”。
  ⑾《全唐诗话》二、《唐纪》三十“渡”作“过”。
  ⑿《云溪友议》、《全唐诗》、《唐纪》“远”作“暮”。
  ⒀《全唐诗话》、《唐纪》“去”作“望”。
  ⒁《全唐诗话》、《唐纪》“千”作“清”。
  一六○、金陵赏心亭诗
  
  金陵赏心亭,丁晋公建也,秦淮绝致。①公以家藏袁安卧雪图②张于其屏。乃唐周昉笔,经十四守,无敢觊觎者。后为太守窃去,以凡笔画芦雁易之。王密学琪来作守,登临赋诗曰:“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③难寻卧雪图。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此诗乃窃④窃画者萧斧也。⑤(《总龟》前十六)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上,亦见《渑水燕谈录》卷七。
  
  ----------------
  ①《湘山野录》此句后有“清在轩槛”四字。
  ②案《渑水燕谈录》谓出真宗所赐。
  ③《渑水燕谈录》“旧画”作“往事”。
  ④“窃”当作“讥”。
  ⑤《湘山野录》作“此诗与江山相表里,为贸画者之萧斧也”。
  一六一、昆山惠聚寺诗
  
  苏州昆山县惠聚寺殿基,乃鬼神一夕砌成。殿中有僧繇画龙,每因风雨夜,腾趠波涛,伤田害稼。乡人患之,僧繇再画一锁,锁之,仍画一钉,钉其锁。至今人扪其钉头,尚隐隐。唐乾宁初,吴都①崔融②善五言,题惠聚云:“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总龟》前十六)
  
  ----------------
  ①“都”当作“郡”。
  ②案此昭宗时崔融诗,见《全唐诗》三十二。
  一六二、仙游亭诗
  
  丁晋公旧有园,在保康门外。园内有仙游亭,仙游洞,与道士刘遁往来。遁作《仙游亭》诗赠公云:“屡在仙游亭上醉,仙游洞里杳无人。他时鸣鹤归沧海,同看蓬莱岛上春。”公莫晓其诗。后公南迁,遁往见公于崖,方思其诗,知为异人也。(《总龟》前十六)
  一六三、裴晋公华阙题名诗
  
  裴晋公赴敌淮西,题名于华岳①之阙门。大顺中,户部侍郎司空图以一绝之②云:“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鼙。石阙莫教苍③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总龟》前十六)
  案:此则出《摭言》卷三。
  
  ----------------
  ①《摭言》“岳”下有“庙”字。
  ②案《摭言》作“题诗记之”,此文当作“以一诗纪之”。
  ③《摭言》、《唐纪》六十三“苍”作“苔”。
  一六四、无宅起楼台相公
  
  魏仲先《赠莱公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真宗即位,北使至,锡宴,惟两府预焉。北使历视坐中,问译者曰:“孰是‘无宅起楼台’相公。”丁晋公令译者曰:“南方须大臣镇抚,寇公抚南夏,非久即还。”(《总龟》前十七)
  案:邵伯温《闻见录》卷七亦载此事,谓“后虏使在廷,目公曰:此‘无宅相公’耶?”说与此异。
  一六五、王绅宫词
  
  元丰初,〔宦者〕①王伸②效王建作《宫词》百首,献之,颇有意思。诗云:“太皇生日最尊荣,献寿宫中未五更。天子捧觞仍再拜,宝慈侍立到天明。”宝慈,皇太后宫名。太后幸景灵宫,驾前露面双童女,诗曰:“平明彩仗幸灵③宫,紫府仙童下九重。整顿珑璁时住④马,画工闇地貌真容。”(《总龟》前十七)
  案:此出《温公续诗话》。
  
  ----------------
  ①《温公续诗话》有“宦者”二字。
  ②《温公续诗话》“伸”作“绅”。
  ③《温公续诗话》“灵”作“琳”。
  ④《温公续诗话》“妆作“驻”。
  一六六、元微之夫妇唱和诗
  
  元微之自会稽拜尚书左丞,到京未逾月,出武昌,诗赠夫人裴氏曰:“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看他①远地花。碧幢还照耀,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夫人答曰:“使②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惟愁别近③亲。黄鹂啼④古木,朱⑤履从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总龟》前十七)
  
  ----------------
  ①《唐纪》七十八、《全唐诗》十五“看他”作“常看”。
  ②《唐纪》“使”作“侯”。
  ③《唐纪》“别近”作“是别”。
  ④《唐纪》“鹂啼”作“莺迁”。
  ⑤《唐纪》“朱”作“珠”。
  一六七、李挚赠李行敏诗
  
  贞元中①,李挚以宏词振名,与李行敏同姓,同年登第,又同岁。及同门,挚答行敏诗曰:“因缘三②纪异,契分四般同。”(《总龟》前十七)
  案:此出《摭言》卷四。
  
  ----------------
  ①《唐纪》“中”作“十二年”,《摭言》作“十三年”。
  ②《唐纪》“三”作“二”。
  一六八、柳公权为宫嫔作诗
  
  武宗怒一宫嫔,谓柳公权曰:“得学士一诗,当释之。”遂进诗曰:“不忿①前时误②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总龟》前十七)
  案:此出《摭言》卷十三。
  
  ----------------
  ①《唐纪》四十、《全唐诗》十八“忿”作“分”。
  ②《摭言》、《唐纪》、《全唐诗》“误”作“忤”。
  一六九、韩熙载遣赠姬诗
  
  韩①续仆射请韩熙载为父撰神道碑,珍货外仍辍一姬为润笔。韩受姬,及文成,但叙谱系品秩,及薨葬哀赠之典而已。续嫌之,乃封还,意其改窜。熙载亟以歌姬并珍赠还之。姬登车,书一绝于泥金双带云:“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断,留取尊前旧舞衣。”(《总龟》前十七)
  案:此则见《湘山野录》卷下。《全五代诗》三十九引此作《全唐诗话》,但《全唐诗话》中无此。
  
  ----------------
  ①《湘山野录》“韩”作“严”。
  一七○、虏中好乐天诗
  
  雄州安抚都监称宣事云:“虏中好乐天诗,闻虏有诗云‘乐天诗集是吾师’。”(《总龟》前十七)
  一七一、白乐天少年登第作诗
  
  白乐天一举登第,作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九①人中最少年。”时年二十七。(《总龟》前十七)
  案:此则出《摭言》卷三。
  
  ----------------
  ①《摭言》“九”作“七”。
  一七二、杜牧及第诗
  
  大和二年,崔郾侍郎东都发榜,西都过堂。杜紫微第五人登第,作诗曰:“东都发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①将春色入关来。”(《总龟》前十七)
  案:此则出《摭言》卷三。
  
  ----------------
  ①《全唐诗》十九“却”作“已”。
  一七三、杨汝士诗压倒元白
  
  宝历中杨嗣复相〔公〕①具庆下继放甲②榜,时先③仆射自东洛入觐,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宴于新昌里第,元、白在焉,皆即席赋诗。杨汝士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座应须④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旧⑤传馨。当时疏傅⑥虽云盛,讵⑦有兹筵醉醁醽。”汝士是日大醉归,谓诸子曰:“今日压倒元、白。”(《总龟》前十七、《诗林》二作《诗话》)
  案:此则出《摭言》卷三。
  
  ----------------
  ①《摭言》“相”下有“公”字。
  ②《摭言》“甲”作“两”。
  ③“无”当作“先”,据《摭言》改。
  ④《诗林》“应须”作“须知”。
  ⑤《摭言》、《唐纪》、《全唐诗》十八“旧”作“颈。
  ⑥《唐纪》、《全唐诗》“傅”作“广”。
  ⑦“讵”原作“记”,据《摭言》等书改。
  一七四、何扶登第寄同年诗
  
  何扶,大和元年登第,明年再捷,以一篇寄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开①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总龟》前十七)
  
  ----------------
  ①《唐纪》四十九、《全唐诗》十九“开”作“间”。
  一七五、范讽题甘泉寺诗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泉甚佳,便于漱酌,行客无不留者。寇莱公南迁,题东槛曰:“平仲经此〔回〕①望北阙,黯然而行。”未几,丁晋公又过,题西槛曰:“谓之酌泉礼佛而去。”后范讽补之安抚湖北,②题诗曰:“平仲酌泉方③北望,谓之礼佛向南行。烟岚翠锁门前路,转使高人④厌宠荣。”(《总龟》前十七)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上。又《永乐大典》八百二十三引《朝野遗事》,文与此异,兹附载于下:“鼎州武陵县北二十里有甘泉寺,行人多谒焉。寇莱公往雷州,凡题三十字,曰:‘庚申年秋九月平仲南行至甘泉院,僧以诗板视予,征途不暇吟咏,代记年月。”后丁晋公谪朱崖过寺题云:‘翠影疎疎渡,波光瑟瑟凝。帝家金掌露,仙府玉壶冰。晓钵侵星汲,霄厨向月澄。岂惟蠲肺渴,灌顶助三乘。”因而至寺者多所题咏。如殿中丞范讽诗云:‘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向南行。山堂下瞰炎蒸路,转使高僧薄宠荣。’又刑部郎中崔峄诗云:‘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甘泉不洗天涯恨,留与贵人鉴覆车。’可谓言婉而意达。”
  
  ----------------
  ①《湘山野录》有“回”字。
  ②《湘山野录》“北”作“南”。
  ③《湘山野录》“方”作“回”。
  ④《湘山野录》“人”作“僧”。
  一七六、张邓公题关吏牌诗
  
  退傅张登①晚春乘安舆出南熏门,缭绕都城,游金明池,抵宿指宜春②门入。关吏捧牌请官位,书云:“闲游灵沼送春回,关吏何须苦见猜?八十老③翁无品秩,三曾身④到凤池来。”(《总龟》前十七)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中。又刘斧《青琐高议》前集五亦载张士逊事,诗与此异。诗云:“因思山去看山回,软帽轻纱入御台,门吏何须问张盖?两曾身到凤池来。”
  
  ----------------
  ①《湘山野录》作“张邓公士逊”,“登”当为“邓”之误,并脱“公”字。
  ②《湘山野录》“春”作“秋”。
  ③《湘山野录》“老”作“衰”。
  ④《湘山野录》“三曾身”作“昔曾三”。
  一七七、石曼卿题豹隐堂诗
  
  赵平叔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数年,平叔以馆职守涟水,后守以所居为豹隐堂。石曼卿有诗云:“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宦游)①今郡守,蔚然惟②在立谈间。〕③”士大夫留诗甚多,莫可偕者。(《总龟》前十八、《乐趣》九)
  案:此出《中山诗话》。
  
  ----------------
  ①原脱此四字,据《中山诗话》补。
  ②《中山诗话》“惟”作“疑”。
  ③《乐趣》无此二句。
  一七八、商凝式咏蛤中佛像
  
  炀帝好食蛤,忽有一蛤椎击不破,异之。寘于几下,一夜有光,肉乃自脱,有一佛二菩萨像。悔之,乃不食蛤。商凝式有诗云:“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像,神功讵可成。”又云:“相好合如梵,端严秪为谁?事同□顽恶,且与鹬相持。”(《总龟》前十八)
  案:事见《太平广记》九十九,惟不载商诗。
  一七九、吴生画五圣
  
  西洛上清宫混元后有吴生画五圣。杜甫诗云“五圣联龙衮,千宫列雁行”,谓是也。(《总龟》前十八)
  一八○、乐天游大林寺诗
  
  王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四月方花。乐天游大林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总龟》前十八)
  一八一、张乖厓诗无两府意
  
  张乖厓镇宛丘,邸报王文正①大拜,不悦,谓坐客曰:“朝廷肯用经纶康济人乎?余少以直节自誓,束发登用,无两府心。”幕中杜寿隆曰:“固知公无两府意。”公曰:“吾胸中事,尔安得知?”杜曰:“尝见公《柳诗》云:‘安得辞荣同范蠡,绿丝和雨系扁舟。”(《总龟》前十八)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上。
  
  ----------------
  ①《湘山野录》“正”作“贞”。
  一八二、冯道明诵雍陶诗
  
  雍陶知简州,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宾至则挫辱,投贽者少得见之。冯道明下第请谒,绐阍者曰:“与太守故旧。”及见,呵责曰:“与公昧平生,何故旧之有?”道明曰:“诵公诗,得相见,①何隔平生?”遂吟雍诗曰:“立当青草人初②见,行近③白莲鱼未知”,“闭门客到常如④病,满院花开未是⑤贫”,“江楼⑥秋入峡,⑦雨叶⑧夜侵楼”。⑨雍厚之。(《总龟》前十八)
  案:此则本范摅《云溪友议》。
  
  ----------------
  ①《全唐诗话》四、《唐纪》五十六作“诵员外之诗,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
  ②《唐纪》、《全唐诗》十九“初”作“先”。
  ③《唐纪》、《全唐诗》“近”作“傍”。
  ④《云溪友议》、《全唐诗话》“如”作“疑”。
  ⑤《云溪友议》、《唐纪》“未是”作“不似”。
  ⑥《云溪友议》、《全唐诗话》、《唐纪》“楼”作“声”。
  ⑦《云溪友议》、《全唐诗话》、《唐纪》“峡”作“寺”。
  ⑧《云溪友议》、《全唐诗话》、《唐纪》“叶”作“气”。
  ⑨案《全唐诗》十九无后二联。
  一八三、诗嘲寒士及第
  
  元和十一载,李源公①榜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总龟》前十八)
  案:此出《摭言》卷七。
  
  ----------------
  ①《摭言》作“凉公”;《太平广记》一八一引《摭言》“逢吉”。
  一八四、张顶钓鱼诗
  
  抚州有放生池,禁采捕,忽有乘小舟钓于其上。太守蔡大夫令人捕之。钓者为诗曰:“投①却长竿卷却丝,手携②蓑笠献新诗。明知③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乃野人张项。④(《总龟》前十八)
  
  ----------------
  ①《全唐诗》十七“投”作“抛”。
  ②《全唐诗》“携”作“持”。
  ③《全唐诗》“明知”作“临川”。
  ④《全唐诗》“项”作“顶”。
  一八五、朝士自嘲饮厚朴汤
  
  文德殿,百官常朝之殿。宰相奏事毕,乃来押班,常至日旰,守堂卒好以厚朴汤饮朝士。朝士有久无差遣,厌苦常朝者,戏为诗曰:“立残庭①下梧桐影,吃尽阶②头厚朴汤。”(《总龟》前十八)
  案:此则出《温公续诗话》。
  
  ----------------
  ①《温公续诗话》“庭”作“阶”。
  ②《温公续诗话》“阶”作“街”。
  一八六、汤文圭草麻以诗促贿
  
  李德诚加司空,守临川。汤文圭草麻,德诚濡毫之赂,久而未至,以诗督之曰:“紫殿西头月欲斜,曾草临川①上相麻。润笔已曾关②奏谢,更飞③章句问张华。”时皆少之。(《总龟》前十八)
  案:此则出《南唐近事》。
  
  ----------------
  ①《唐纪》六十八“川”作“淮”。
  ②《唐纪》“关”作“经”。
  ③《唐纪》“飞”作“将”。
  一八七、王元之赵韩王挽词
  
  卢多逊与赵普睚眦,太宗践祚,凡对即倾之。普出守河阳,自朝辞,面诉曰:“臣以无状之迹①,获事累圣。曩日与先帝面受昭宪皇后命,遗臣亲写二书,令大宝神器,传归陛下。以二书合缝批之,立臣衔为证。其一书,先后纳于柩;一书,先帝手封禁中,乞陛下寻之,庶几少雪。此行身移则事起,豺狼在途,危如累卵,谁肯为臣辨者。”后果得书于宫中,疑遂决,多逊窜崖州。太宗谓普曰:“几误斩卿。”王元之赵韩王挽词有“鸿勋②书册府,遗训在金縢”③之句,乃谓是也。(《总龟》前十九)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三。
  
  ----------------
  ①《玉壶清话》“迹”作“贱”。
  ②《玉壶清话》“勋”作“恩”。
  ③《青箱杂记》作“大功铭玉铉,密事在金縢”。
  一八八、方勉妻许氏诗
  
  方勉字及甫,娶许虞部女,好学能诗。勉尝同妻夜看《晁错传》。许氏有诗云:“匣剑未磨晁错血,已闻刺客杀袁丝。到头昧却人心处,便是欺他天道时。痛矣一言偷害正,戮之万段始为宜。邓公坟墓知何处?空对斯文有泪垂。”勉后与故人饮于市,醉犯夜禁,囚于府庭。时郑毅夫作尹,许氏献书援其夫,并投诗云:“明时乐事偷①诗酒,帝里风光剩占春。况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旆自招人。早知玉漏催三鼓,不②把金貂换百巡。大抵仁人怜气类,不③教孤客作囚身。”遂释其夫。勉死,许氏居陋巷,教子为学登科,贤哉!(《总龟》前十九)
  案:《竹庄诗话》卷二十二引此则作《青琐集》。
  
  ----------------
  ①《宋纪》八十七“偷”作“娱”;《竹庄》二十二作“轮”。
  ②《竹庄》、《宋纪》“不”作“肯”。
  ③《宋纪》“不”作“免”。
  一八九、陈亚惜竹诗
  
  《惜竹诗》,独陈亚少卿最佳。诗曰:“出槛亦不剪,从教长瘦①丛。年年到朱②夏,叶叶是清风。”(《总龟》前二十)
  案:此则见《墨客挥犀》卷十。
  
  ----------------
  ①《庚溪诗话》“瘦”作“旧”。
  ②《墨客挥犀》“到朱”作“当盛”。
  一九○、李义山赋木兰花诗
  
  李义山游长安,投宿旅店,适会客,因召与坐,不知为义山也。酒酣,客赋《木兰花诗》,众皆夸示。义山后成,诗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花①是此船②身。”坐客大惊,询之,方知是义山。③(《总龟》前二十)
  
  ----------------
  ①《唐纪》五十三“花”作“船”;《全唐诗》二十作“元”。
  ②《唐纪》、《全唐诗》“船”作“花”。
  ③原注:“《零陵总记》载《木兰花诗》是陆龟蒙所作。”
  一九一、钱大初惜剑诗
  
  钱大初《惜剑诗》曰:“得自袁公手,屠奸血未干。玉龙乘夜泣,秋水带霜寒。愿对英雄舞,羞教妇女看。太平无处用,抚匣泪汍澜。”《盆池》云:“一撮浮萍盖蛙黾,不知容得卧龙无?”(《总龟》前二十、《乐趣》十)
  一九二、海陵牡丹诗
  
  吕文靖公守宦海陵,西溪①手植牡丹一本,有诗刻石。后范文正亦官此,题云:“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后以二公有诗,题者亦多,而花大为人所爱重。岁久繁茂,覆地数丈,每春花开数百朵,为海陵奇观。(《总龟》前二十)
  案:此则亦见《渑水燕谈录》卷七。
  
  ----------------
  ①《渑水燕谈录》“西溪”下有“盐潮二字。
  一九三、陈标咏葵花诗
  
  陈标《咏葵花诗》云:“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①处只缘②多。”(《总龟》前二十)
  
  ----------------
  ①《嘉话录》“嫌”作“惜”。
  ②《唐纪》六十六“只缘”作“是花”。
  一九四、郭氏苍头咏牡丹
  
  咸阳郭氏,富室也。有苍头曰捧剑,咏牡丹云:“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谁能为向天公①说?从此移根近太清。”(《总龟》前二十)
  案:此则出《云溪友议》。
  
  ----------------
  ①《云溪友议》“公”作“人”。
  一九五、徐凝题牡丹诗
  
  白乐天初到杭州,令访牡丹,会开元寺惠澄近自都下得之,时花初开,徐凝自富春来谒,公先题牡丹云:“唯有数苞红幞①在,含芳只待舍人来。”(《总龟》前二十)
  案:《云溪友议》录其全诗。又此则见《唐语林》卷三。
  
  ----------------
  ①《唐语林》三、《唐纪》五十二“幞”作“萼”。
  一九六、周德华歌杨柳词
  
  裴诚郎中与举子温政为友好,作歌曲。周德华乃刘香①女,善歌《杨柳词》。有以温、裴歌词,令德华唱,则音韵所陈,为浮艳之美,德华终不取,二公恨焉。所唱者七八篇,乃近日名流之词。滕迈郎中云:“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近②日令人肠断处③,不堪将向④笛中吹。”贺知章秘监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⑤剪刀。”杨巨源员外云:“江⑥边杨柳曲尘丝⑦,立马凭⑧君剪⑨一枝。惟有春风最应⑩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刘禹锡尚书云:“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至今朝。”韩琮舍人云:“枝斗纤⑾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灞陵原⑿上多离别,多少⒀长条拂地垂。”又云:“梁苑隋堤⒁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飞⒂花入汉宫?”云溪子曰:“有艳歌行,非为桑间濮上之音也。偕以雪月松竹,难咏杨柳,作者虽多,鲜见其妙。杜牧之云:‘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门⒃前斜带风’,滕郎中云:‘陶令门前惹⒄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不言杨柳,最佳。”⒅(《总龟》前二十)
  
  ----------------
  ①《全唐诗话》四、《唐纪》四十九“刘香”作“刘采春”。
  ②《全唐诗话》、《唐纪》、《全唐诗》十八“近”作“此”。
  ③《全唐诗话》、《唐纪》、《全唐诗》“断处”作“欲断”。
  ④《全唐诗话》、《唐纪》、《全唐诗》“向”作“入”。
  ⑤《唐纪》四十九“是”作“似”。
  ⑥《全唐诗》十二“江”作“水”。
  ⑦《类说》本仅引杨诗此一句,题作“曲尘丝”。
  ⑧《全唐诗》“凭”作“烦”。
  ⑨《唐纪》、《全唐诗》“剪”作“折”。
  ⑩《全唐诗》“应”作“相”。
  ⑾《唐纪》“斗纤”作“袅芳”。
  ⑿《唐纪》“原”作“桥”。
  ⒀《唐纪》、《全唐诗》二十一“多少”作“少有”。
  ⒁《唐纪》“堤”作“池”。
  ⒂《唐纪》、《全唐诗》“飞”作“杨”。
  ⒃《全唐诗》十九“门”作“宅”。
  ⒄《唐纪》“惹”作“罥”。
  ⒅原注:“《鉴戒录》载贺知章事不同,谓韩琮诗乃韩渥诗”。
  一九七、题画墨鸦诗
  
  幽、蓟数州,自石晋败〔入〕①戎后,怀中华不已。有使北者,见燕京②传舍〔壁〕③画墨鸦甚精,旁题诗曰:“星稀月明夜,④皆欲向南飞。”(《总龟》前二十、《郑五代》十、王校《王五代》八)
  案:《全五代诗》十二据《五代诗话》谓此诗前更有“要识涂鸦意,栖迟未得归”二句。李调元谓原本只有下二句,上二句应是后人附会。
  
  ----------------
  ①《郑五代》有“入”字。
  ②《五代》“京”作“中”。
  ③《五代诗话》有“壁”字。
  ④《五代诗话》“夜”作“后”。
  一九八、僧居宁画草虫
  
  僧居宁,毘陵人,妙工画草虫,尝见水墨草虫,有长四五寸者,题云:“居宁醉笔须大失真。”然笔力遒劲可爱。梅圣俞诗云:“草虫有纤意,醉笔得正熟。”(《总龟》前二十)
  案:《说郛》本《迂斋诗话》中有此则。
  一九九、于兢画牡丹
  
  〔梁〕①相国于兢,善画牡丹,幼年从学,见②牡丹盛开,乃落③笔仿之,不浃旬夺真。有人赠诗曰:“看时人出④涩,展处蝶争来。”有全本《折枝图》传于世。(《总龟》前二十)
  
  ----------------
  ①《图画见闻志》有“梁”字。
  ②《图画见闻志》“见”作“睹”;又“睹”下有“槛中”二字。
  ③《图画见闻志》“落”作“命”。
  ④《图画见闻志》“出”作“步”。
  二○○、德宗得宝马瑞鞭
  
  德宗西幸,有二马,一号神智骢,一号如意骝,进退缓急皆如其①意,因谓之功臣乘。幸诸苑,驭者进瑞鞭,因语近臣曰:“昔者西幸有二骢,谓之二绝,今得此鞭,可谓三绝。”因吟韩骃②诗曰:“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开③放④碧蹄。玉勒乍⑤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⑥(《总龟》前二十)
  案:此则出苏鹗《杜阳杂编》卷上。
  
  ----------------
  ①《杜阳杂编》“其”作“上”。
  ②《杜阳杂编》、《唐纪》三十作“韩翃”。
  ③《唐纪》“开”作“间”;《全唐诗》九作“中”。
  ④《杜阳杂编》“放”作“落”;《太平广记》四三五引《杜阳杂编》、《全唐诗》作“散”。
  ⑤《太平广记》、《全唐诗》“乍”作“斗”。
  ⑥案:此韩翃《看调马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古今诗话(一)古今诗话(二)古今诗话(三)古今诗话(四)
古今诗话(五)古今诗话(六)古今诗话(七)古今诗话(八)
古今诗话(九)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