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三字經講記   》 第四講      劉宏毅 Liu Hongyi

  《三字經》的前幾部分內容,在綜述了教育的意義、目標、教學的內容和次第以後,進入最後一部分。這一部分談的,是如何將教育的內容完全落實下去,變化成求學者思想與行為的一部分。教育的其他環節雖然重要,但畢竟還都是外緣,教育的主體是受教育者,學生本人才是教育的最終受益者。
  所以《三字經》的最後一部分,論述了求學者在讀書求學進程中,應該遵守的方法和需要註意的相關問題。同時還介紹了多個古人苦讀求學的故事,以激勵後學者的鬥志,提高他們剋服睏難的勇氣。
  人有肉身就會好逸惡勞,所以人都是有惰性的。人生如果沒有遠大理想、沒有追求,生命的活力就沒有了。讀書求學也是同樣道理,不是硬逼着,很少有人主動認真地求學。俗話說:“人是懶蟲,不逼不成”,古代的老師有戒尺、有板子,用意就是要強迫學生把自覺性培養起來。等到讀書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到了這個階段老師反而要勸你,不要用功太過,要註意勞逸結合了。
  中國傳統的讀書方法有所謂的“苦讀”與“樂讀”兩種,這一部分講的“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就是苦讀的代表。樂讀是帶着濃厚的興趣去讀書,人沉醉其中,樂此不疲。正如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林語堂在《論讀書》中也說:“流連忘返,始可深入,然後如受春風化雨之賜,欣欣嚮榮,學業大進。”
  苦與樂本是一體兩面,互為補充。苦能化為樂,樂也能變成苦,不可能一成不變。對於一個有志於學的人來說,樂讀好,苦讀也沒什麽。衹要做好心理準備,就能夠使“苦”變為“樂”。正如梁啓超所說:“趣味總是慢慢來的,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纔越得好處。”
  下面請看原文: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這幾句話很重要,講的是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三個關鍵,就是《弟子規》中也談到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是宋代名儒朱熹的經驗之談。朱熹曾對他的學生說:“餘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衹漫朗誦讀,决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亦,眼口豈能不到者乎”?
  三個關鍵的第一個是“口而誦”,現代語言就是“要讀書不是看書”。古人讀書有講究五到的,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也就是這裏說的“口而誦,心而惟”,口與心就代表了這“五到”。讀書一定要“口而誦”,不誦怎麽能叫讀書呢?我們現代人改了稱呼,叫“看書”,雖然一字之差,結果可完全不一樣。“看”是泛泛地翻一翻、心不在焉地找點有刺激的東西看,讀的概念則完全不同。
  從現代科學的觀點分析,人的大腦是記憶存儲器,腦皮質有不同的分區:有語言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等等不同的功能區。道傢早就說腦有九宮,每一宮都有一個神仙主管,我們聽了一直以為是神話。實際上道傢說的,正是大腦皮質不同的功能中樞。閱讀衹是大腦的視覺中樞在工作,換句話說,衹刺激腦皮質的一個視覺功能區。如果眼、耳、口、心、手一齊來配合,腦皮質五個功能區同時工作,學習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幾倍,這筆帳得會算。
  第二個關鍵就是“心而惟”。惟是動詞,有思考、思索的意思,心裏面要反復思考,就是“心而惟”。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知識淵博,但是沒有智慧的思想,所學的東西就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罔就是迷惑、茫然。相反地,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踏踏實實地學問地鍛煉,自以為是,結果就會自誤誤人,很危險,這就是殆。
  第三個關鍵是,“朝於斯,夕於斯”。白天也是它,晚上也是它,象《西廂記》裏的崔鶯鶯一樣,“茶裏也是伊,飯裏也是伊”。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專一,象打井一樣,選好一點就要深入下去,如此求學才能有所得。有任何疑問,先不要在外面尋找答案,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話頭,“朝於斯,夕於斯”地誠心問自己,答案就出來了。這是佛傢說的自悟,道傢說的“無口先生”,是開發自己智慧的傳統治學方法。
  曾國藩在其《傢書》中談到:“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來而用之不竭乎?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三點教誨,並且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去,相信我們的智慧一定能夠開發出來。
  下面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談“業精於勤”的道理。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裏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鬍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嚮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嚮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遊。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麽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麽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麽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纔,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麽水沒有魚?什麽火沒有煙?什麽樹沒有葉?什麽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裏有花呢?”項橐聽後晃着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麽山上無石?什麽車子無輪?什麽牛無犢?什麽馬無駒?什麽男人沒有妻子?什麽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嚮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嚮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裏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裏,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
  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傢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决策。”晚上回傢以後,他從箱子裏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準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
  時間久了大傢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傢裏一定藏有什麽秘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傢人打探這個秘密。有一天,傢人趁他不在傢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麽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
  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傢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為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傢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為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衹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衹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衹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緻太平”。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
  趙普官至中書令尚且如此勤學,我們後學者如果敷衍塞則地混日子,就太不珍惜生命了。要知道富人的時間與貧人一樣長,貴人的機會與窮人一樣多,端賴你有沒有尋找機會的能力,做沒做好接受機會的準備。“天道酬勤”是中國人的一句古訓,韓愈也在《進學解》中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宋太祖喜歡晚上穿了便衣到大臣的傢中走走,因為與趙普一傢人很熟悉,所以尤其喜歡到他傢中串門。有一個鼕天下大雪的晚上,趙普夫妻以為這樣冷的天氣,皇帝不會來了。不料有人敲門,皇帝還是來了。這一下可把趙普夫婦嚇壞了,因為當時南方還沒有平定,當天下午進貢送來一批東西,他還沒有嚮上報,於是趕快奏明原因。
  趙匡胤說:“沒關係”,就在客廳轉來轉去。突然看見貢品中有吳越王錢俶送的十壇“海産”,宋太祖大感希奇,就問趙普是什麽東西。趙普回答說:“是吳越送來的海産。” 宋太祖笑說:“既然是吳越送來的海産,一定不錯,快打開來看看!”罎子一打開,在場的人都傻了眼,誰也沒料到罎子裏面裝的都是金子。
  趙普嚇得滿頭大汗,惶恐地嚮宋太祖請罪,說:“臣沒有打開,實在不知道裏面是什麽東西,請陛下恕罪。”
  宋太祖說:“既然如此,你就收下吧!他們以為國傢大事都由你們書生一手操辦呢”。
  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傢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傢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為書,所以傢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註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傢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藉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
  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為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為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傢。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為傢境貧寒衹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裏把竹子削成竹簡,把藉來的《春秋》和各傢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
  古代的竹簡是有尺寸要求的,分為長簡和短簡兩種。長簡二尺四寸長,短簡縮短一半。“經書”都用長簡,例如“六經”就必須用漆書寫在長簡上;短簡則用於普通的子書,所以後世纔有“說長論短”的成語。
  每根竹簡上寫二十五個字,每個字約一寸大小,二十五根竹簡用青絲繩貫起來為一編,也叫一篇。西漢時代還是用竹簡,東漢以後發明了紙就不用竹簡了。後世雖然有了紙張,但綫裝本的古書還是這個老規矩,每頁紙二十五列,每列二十五個字,共六百二十五個字,幾千年下來都沒有變過。讀過私塾、背過古書的人,老師一提第幾頁第幾行,學生就知道了。古代著書相當不易,北方竹子少得竹簡甚難,所以必須熟讀強記不為功。
  竹簡削好了要殺青,現代叫烘幹技術。古代用炭火將竹子中的竹汁烤出來,竹簡纔不會開裂。竹汁是青色的,一滴滴地流出來象汗珠一樣,故稱“汗青”。文天祥的詩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即是留名青史的意思。
  西漢的路溫舒和公孫弘,一老一小傢貧沒有書,還知道如此勤勉努力。我們有條件讀書的人更應該珍稀自己的條件,千萬不要自誤。要知道條件隨時都在變,機會轉瞬即逝,人生匆匆而過,一定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機會和條件。
  歷史上的公孫弘與董仲舒齊名,都是漢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奠基人。
  公孫弘,表字季,齊地薛國(今滕州)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經歷。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節儉,倡導儒學,有益於教育事業發展的功績;也肯定了他諫止徵伐匈奴和罷通西南夷族,關心民間疾苦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也指斥了他麯學阿世,“為人意忌”等缺失。
  漢武帝即位以後,號召全國舉賢,各地推薦上來的人才有一百多人,其中就有六十歲的公孫弘。漢武帝派公孫弘出使匈奴,希望能藉賢良者之口說服匈奴不戰而降。公孫弘一路看到的是百姓窮睏潦倒,軍士厭惡戰爭的實況。帶着這種憂民思想,他的述職報告當然很不合武帝的心意。公孫弘很失望,就上書稱病,免官回傢了。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再次下詔舉賢,地方官又推薦公孫弘。七十歲的公孫弘推辭說:“我是因為無能而被罷官回來的,再舉薦我是沒有意義的。”人們堅决推舉他,公孫弘推辭不下,衹好再去長安。
  這一次漢武帝封他為博士,又派他去西南視察民情。公孫弘出身貧寒,考察中的所見所聞使他憂心重重。視察報告又一次違背了漢武帝的本意,武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再召見他。因為直諫而接二連三地碰釘子,公孫弘開始認真地琢磨為人和為官之道,並對自己的言行做了一些調整。慢慢地漢武帝開始喜歡他了,幾年後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為平津侯。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下面講了幾個古人苦讀的故事,作為後學刻苦求學的榜樣。
  “頭懸梁”的是晉朝人孫敬。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曾采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苦讀詩書,常常通宵達旦,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弄根繩子把頭髮綁起來吊在房梁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髮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
  孫敬憑藉其獨特的“頭懸梁”的苦讀精神,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晉時知名的大儒。後人對孫敬的苦讀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並談,用以教育孩童。
  戰國時候的洛陽人蘇秦,遊說秦惠王,上書十次而遊說不成。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黃金用光了,回到傢裏“妻不下飪,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傢裏人都不理睬他。蘇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讀姜太公的《陰符經》,研究其中的奇謀策略。至更深夜半,頭迷眼閉,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恥大辱,就拿一把錐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紮一下,醒了以後再讀。如此苦讀,一年以後出山,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完成了合縱大計,自己也腰挂六國相印,成為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傢。
  這二位古人都是從布衣位列卿相,名揚四海的,都是得自於刻苦追求與勤學不輟,這種刻苦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苦讀固然重要,但還應該講求學習效率。現代的教育理論就極不贊成“苦讀”,林語堂在《論讀書》中就批評蘇秦的做法是“愚不可當”並且說“不睡覺衹有讀壞身體,不會讀出書的精彩來。”但是這二位苦讀的代表並非一無所成,蘇秦“終以酬壯志,功名傳千古”,孫敬最終也是學有所成。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的書不好好讀,藉別人的書卻看得很快,因為要還給人傢。可見人讀書是有惰性的,非逼着自己讀不可,自己原諒自己就懶散了。由此可見,“苦讀”並非要不得。孫敬和蘇秦的做法或可商榷,但苦讀的精神是一定要學習的,我們做傢長的應該時刻激勵小孩子立志苦學,懈怠散漫是難成大器的。
  如囊螢,如映雪,傢雖貧,學不綴。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傢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鼕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也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傢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瀎,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傢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鬍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傢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製的袋子裏面,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傢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鼕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衹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鼕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
  元朝初年,孫氏族人從河南竜門遷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孫氏祠堂,以記念祖先孫康“映雪讀書”的事跡。
  如負薪,如挂角。身雖勞,猶苦卓。
  “如負薪”的典故,說的是漢武帝時代官拜會稽郡太守朱買臣的故事。《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傢貧,好讀書,不治産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載相隨,數止買臣毋歌謳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貴報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後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
  朱買臣未仕前,住在蘇州城西穹窿山麓,因傢貧又好讀書,不得不靠賣薪度日。每次賣柴,他都是且行且誦古書,怡然自得。妻子崔氏見了覺得很丟人,跟他鬧離婚。朱買臣勸說妻子:“我年五十當富貴,現己逾四十,俟吾富貴,當報汝功”。崔氏再也熬不下去了,就改嫁他人而去。
  其後,經同鄉嚴助推薦,朱買臣為漢武帝“說春秋,言楚詞”。武帝大悅,封朱買臣為中大夫、文學侍從。朱買臣曾為武帝徵伐東越出謀劃策,後官至會稽太守。
  朱買臣至會稽任太守時,“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就停車帶回太守府中,供他們食宿。其妻十分差愧,自縊而死。元代有無名氏《朱太守風雪漁樵記》的雜劇,講的就是朱買臣的故事。
  今天,蘇州穹窿山東銅嶺下有一塊高大的盤石,相傳為朱買臣昔時的讀書處,又稱“讀書臺”。山上的拈花寺,相傳為朱買臣故居的遺址。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朱買臣因彈劾御史大夫張湯不實,武帝怒而將其處死。
  “如挂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過瓦岡山反隋義軍的首領。李密,字法主,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傢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嚮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着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着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麽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李密談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楊素。回傢以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個人的學識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將來你們有事可以與他商量。”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後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發佈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决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决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北宋時期,四川有一個名叫蘇序的人,從小不愛讀書,晚年卻讀起書來,還寫了不少詩。蘇序有三子,依序是蘇澹、蘇渙、蘇洵。蘇澹和蘇渙都以文學舉進士,蘇渙更是進士及第。衰落的蘇氏傢族開始中興,並為五代以來的眉州貢舉破了天荒,讀書風氣為之一變。後來眉州出了學者千餘人,蘇氏一傢確實起了示範作用。兩個哥哥高中進士,對蘇洵來說應該是一個有力的鞭策,但蘇洵還是遊蕩四方,不用功讀書。十八歲上蘇洵赴京趕考,名落孫山,十九歲結婚以後幹脆就不再讀書了。
  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事承程文應之女,書香門第受過良好的教育,頗有文化修養。她對蘇洵的所作所為,非常憂心,常常為此悶悶不樂,擔心她的夫君會從此斷送了前程。蘇洵也察覺到妻子的憂慮,開始悔其少時不學之過。二十七歲的時候,他終於幡然悔悟,終日端坐,奮發力學,不再出遊。蘇洵在二十九歲時再度赴京考進士,儘管他為人聰慧,辯智過人,但因其所學與科舉考試要求的章句、名數、聲律之學不合,結果還是沒有考上。三十七歲時,宋仁宗舉辦特考,他再度赴試還是沒有考上。就在此時,他在異鄉接到父親蘇序的死訊,急急趕回傢中奔喪,心中非常難過。
  常人受到這樣的剌激,通常都會放棄讀書。但是蘇洵卻由此領悟到,人不應該為了考試而讀書,故此絶意功名不再走此科舉之路,開始為自己而讀書了。蘇洵毅然燒掉過去為考試而做的幾百篇文章,重新閱讀古書。他忽然發現不為考試而讀書,書中的精華反而盡赴眼底,真正嘗到了讀書的樂趣了。
  蘇洵如此用功八年,前五年養精蓄銳,不寫一文。五年之後,方纔動筆將心中的所積所感一吐為快。他的文章文風古樸、文理深邃、文意幽遠,得到歐陽修等文壇領袖的賞識。嘉佑元年,蘇洵親自帶着兩個兒子進京赴試,一舉成功,雙雙及第。兩個兒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父親純樸的文風。蘇洵與蘇軾、蘇轍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繼“三曹”以後的“三蘇”,成為唐宋八大傢中的三傢。可惜蘇洵年壽不永,死時僅五十八歲。
  蘇洵的大兒子就是蘇軾、蘇東坡,號老泉山人。“蘇老泉”實際上說的是蘇東坡,後人張冠李戴以訛傳訛,把稱謂搞錯了。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他們年紀那麽大了,纔開始後悔讀書太晚了。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應該及早想一想“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道理,提高警覺性。
  讀書在人的一生中,有最佳“黃金期”,也就是十三歲之前。在這段時間裏讀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如果錯過了人生的前十三年,無論你今後多麽努力地彌補,無奈大腦與神經係統的發育已經定型了,再背書記不住了,那時就“猶悔遲”了。
  曾國藩曾經說過:“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裏不可能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辦者,不過太侖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退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退名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像五代時期的梁灝都八十二歲了,殿試的時候對答如流,在衆多的士子裏面奪魁做了狀元。
  北宋年間有個文人叫梁灝,少年時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狀元誓不罷休。結果時運不濟屢試不中,受盡別人譏笑,但梁灝並不在意。他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就離狀元近一步”。梁灝從後晉天福三年開始應試,歷經後漢、後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纔考中狀元。為此,他曾寫過一首自嘲詩:
  天福三年來應試,雍熙二年始成名。
  饒他白發頭中滿,且喜青雲足下生。
  觀榜更無朋儕輩,到傢惟有子孫迎。
  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竜頭屬老成。
  歷史上的梁灝為北宋太宗時的進士,中狀元時年方二十三歲。遼軍攻打宋朝時,梁灝曾上書朝廷獻策,宋人陳正敏著《遁齋閑覽》中說:“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所以後人將梁灝畫成白須皓首的樣子,實屬傳說中的誤會。
  梁灝(963-1004年)字太素,宋朝山東須城(今山東東平縣)人。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中狀元,人稱父狀元,曾任峽路安撫使、關右安撫使、翰林學士等職,在任開封府尹時暴病卒,年四十二歲。梁灝的兒子梁固,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中狀元,人稱子狀元,曾任著作郎、戶部勾院等職。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病逝,時年三十三歲。
  梁灝父子二代狀元,為官清正,皆有著作傳世。直到現在其家乡東平縣,仍有一“父子狀元坊”,上有書法名傢金一鳳手書的對聯:“是父是子同作狀元千載少;為卿為相流傳歷代一門多”。此外尚存梁灝、梁固及其家庭墓群及宋碑兩方。
  歷史上的有名的長壽老狀元,唐代屬柳公權(778-865年)壽數最高,八十八歲;宋代屬黃裳(1044-1130年)壽數最高,八十七歲。他們也都是長壽狀元,而非八十歲以後考中的狀元。
  彼既成,衆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人傢功成名就了,人們纔覺得驚奇稱異,不曉得成功的後面是多麽的不容易。你們這些小孩子,應該早早立志。“人活一口氣,樹在一張皮”,人不立志,終歸是個凡人。
  曾國藩教育子侄讀書,提出三點要求,首先就是立志,然後纔是持之以恆地嚮學。曾國藩說:“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禦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在中國文化裏面,宋代名儒張載,張橫渠先生有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目標,後世學者都以此立志嚮學,事實上也應該如此讀書求學。
  上面舉完了年老勤於學的例子,下面再舉年幼志於學的例子。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北齊的祖瑩八歲的時候就能夠詠詩,能背誦《詩經》《尚書》等經典。祖瑩,字元珍,南北朝時後魏人。《魏書?祖瑩傳》中記載:祖瑩“八歲能通《詩》、《書》,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於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由是聲譽甚盛,時號為聖小兒。十二歲為中書學生,時人云: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與袁。以文學見重,常言:“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傢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祖瑩好學,十二歲為中書學生,時時沉緬於書籍,夜以繼日地苦讀。父母擔心他身體會出毛病,禁止他讀書,晚上不給他火種。他暗將火種藏在灰裏,等到父母都睡熟了,就用被子把窗戶遮蓋起來,點起燈讀書。中書監高允贊嘆說:“此子纔器,遠非諸生所及,必當前程遠大”。
  有一次,中書博士張天竜講《尚書》,祖瑩被選為主講。學生都已經到齊了,祖瑩因為夜裏讀書太遲,睡過了頭。他慌忙之中誤將同房學生李孝怡的一本《麯禮》當作《尚書》,登上講臺纔發現拿錯了書。張天竜很嚴厲,祖瑩不敢再回去換書,就將錯就錯把《麯禮》放在面前,誦讀《尚書》三篇,不漏一字。李孝怡發現了這一情況,報告給張天竜,所有的人都極為驚異。
  高祖得知此事後,招祖瑩入宮,令誦五經章句並陳述大義。聽後大加贊賞,開玩笑說:“昔堯流放共工到幽州北裔之地,這麽差的地方,怎麽忽然出來個神童呢”?祖瑩後官至三司,進爵為伯。
  另外一個人就是唐朝的李泌,他七歲的時候下棋,就能夠以此為題,當場賦詩。李泌是宋朝以前最大的藏書傢,在他父親李承休一輩已有藏書兩萬餘捲,到李泌相德宗、封鄴侯的時候,藏書已過萬餘捲。韓愈有詩說:“鄴侯傢多書,插架三萬軸”。後世將藏書之處稱“鄴架”。
  李泌是歷史上一位類似諸葛亮、劉伯溫的傳奇人物,但論智論功,似乎又在此二位之上。諸葛亮纍死於蜀漢,劉伯溫被迫服毒身亡,相比之下,李泌就比他們都高明多了。
  李泌,字長源,唐朝中期趙郡中山人,自幼時以“奇童”得到唐玄宗的賞識。以後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帝,其間四落四起,位至宰相,封鄴縣侯。
  李唐江山遭安史之亂的大劫而能不垮,實賴兩人之力:外面靠郭子儀東徵西討,朝中靠李泌運籌帷幄。李泌不但在軍事上出謀劃策,為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平定安史之亂做出貢獻;而且在李輔國、元載等權佞橫行之時,還為朝廷選薦、保全了一批中唐名將如韓晃、李晟、馬燧等人。至於處理與回鶻、吐蕃等異族關係,李泌獻言建策,為當時唐朝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人。其他如興屯田、定人事、開財源等,李泌也無不與之,多謀善斷,屢見奇效。
  李泌的奇功之一,一身兼任總長、外長、財長等數職;奇功之二是對皇帝傢務的全面介入。皇帝的傢事歷來就屬於“閑人免進”之列,否則就是找死。歷史上因皇帝鬧傢務而骨肉相殘,導致政局大動蕩甚至皇權崩潰的事例太多了。李泌之時,朝廷之脆弱實在容不得再禍起蕭墻了。於是李泌以其過人的才智,當仁不讓地充當了皇室調停人,竭力修補肅宗與玄宗之間的對立,苦苦維護肅宗父子間的正常關係。他甚至甘冒殺身滅門的風險,阻德宗廢立太子、諫肅宗寵立張後。在中唐內憂外患之際,朝廷能維持政局的基本穩定,李泌功莫大焉。
  李泌之奇,還奇在他同皇帝之間奇跡般的君臣關係。李泌曾對肅宗自陳有“五太”:“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與肅宗、代宗、德宗三帝,李泌始終保持着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與肅宗則“出陪輿輦,同榻而寢”。李泌不葷不娶,代宗曾強迫他娶妻食肉。
  儘管李泌因遭權佞忌嫉,四次罷官下野,但新帝即位,立即便徵召李泌。連為四帝寵幸,史所罕見,其因一則李泌忠心可鑒,所言所行無不為皇帝江山;二則李泌智比張良,洞徹人性,寵辱不驚,功高不傲,功成即去。三則李泌進諫建言極具策略,總是設身處地,循熏善誘,感悟帝心。
  《舊唐書》把李泌並入八人合傳中, 篇幅不過區區千多字,且評價極低,指責他“長於鬼道,隨時俯仰,無足可稱。”歐陽修《新唐書》雖有所匡正,語近公平,但也未充分重視。惟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不惜筆墨,於客觀之中還了李泌的真面目。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他們的聰明才智,人人都稱奇、羨慕。你們這些小孩子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地效仿,用心讀書,以成大用。
  讀書首先要明確目標,也就是為誰讀書,目標不明確,行動一定是盲目的。孔子說過:“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讀書是為了改變自己,為使自己能夠立身行道。今人讀書是為了父母、為了考試委員會。
  現代教育體係下的學者,很少有為自己的理想而做研究的,差不多的都是為了學位、職稱、工作而讀書。表面上看是為社會讀書,實際是根據社會上的需要,為了自己的“錢途”奮鬥而已。真的是自己對於某一項學問有興趣,想深入研究的人本就不多,在今日的工商社會中,這種人更是罕見了。
  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民族的文化思想會越來越低落。人人都衹顧現實利益,對後一代的教育,衹希望他們將來有“錢途”,能賺更多的錢,都涌嚮商科、電腦、醫藥等幾個領域,而人文學科和基礎學科都走下坡了。
  其次,讀書要存四種心,即:虛心、恆心、耐心和細心。虛則受,恆則進,耐心纔不會浮躁,細心才能體會文理之意。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輼,能詠吟。
  蔡文姬,名叫蔡琰,東漢著名音樂傢,史書上說她“博學而有纔辨,妙於音律”,她的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
  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過人。她六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蔡邕在大廳中彈琴,忽然看到庭院裏面有一隻貓和老鼠在搏鬥。蔡文姬在房中問父親:“您的琴聲之中為何伏有殺機之聲?”蔡文姬能從琴聲中聽出吉兇之兆,所以說她“能辨琴”。
  蔡文姬十六歲時嫁給大學子衛仲道,衛傢當時是河東世族,夫婦兩人非常恩愛。不到一年,衛仲道因咯血而死,蔡文姬又不曾生育,衛傢的人嫌她剋死了丈夫,蔡文姬就回了娘傢。以後父親蔡邕死於獄中,蔡文姬也在動亂中被匈奴掠去,這年她纔二十三歲,被左賢王納為王妃,居南匈奴十二年,育有二子。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懷念好友蔡邕,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使臣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把她贖了回來,這年她三十五歲。回漢後蔡文姬創作了哀怨惆悵的斷腸琴麯《鬍笳十八拍》,並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了校尉董祀。
  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志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自視甚高。但迫於曹丞相的授意,衹好接納了她。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文姬不顧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就寬宥了董祀。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救命的恩德,夫妻雙雙溯洛水而上,隱居在風景秀麗的山林之中。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前去看望過他們。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傢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說,原來傢中所藏的四千捲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但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蔡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她與和董祀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司馬師為妻。
  謝道韞,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女詩人。晉朝宰相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後,她一直寡居在會稽。
  謝道韞識知精明,聰慧能辯,叔父謝安曾問她:“《毛詩》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稱贊她有“雅人深緻”。有一次謝安召集子侄講論文義,剛好大雪驟下。謝安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八歲的侄子謝朗回答道:“撒????空中差可擬。”七歲的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對杖工整,比喻恰當。謝安大悅。這一詠雪名句,盛為時人所傳誦。
  謝道韞的作品,今僅存散文《論語贊》一篇和《泰山吟》、《擬嵇中散詠鬆詩》二首。
  《泰山吟》已經成為傳世名篇,在此詩中,可以一睹謝道韞的風采: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成自然。
  氣象爾何然?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人傢是女孩子,都如此聰慧多才,你們這些男子漢更應該以她們為榜樣,時時激勵自己,好好努力。
  中國歷史上的女才子很多,最著名的四大纔女,就是蔡文姬、謝道韞、卓文君與李清照。電視連續劇《鳳求凰》,講述的正是漢代才子司馬相如和纔女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孀居在傢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傢,在卓傢大堂上彈唱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開始的。他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卓文君為追求愛情與司馬相如夤夜私奔。其後的當垆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等事跡更是被傳為千古佳話。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為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的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傢。
  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與整理工作。金兵入侵中原,二人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前期多描寫悠閑的生活,後期多悲嘆自己的身世,情調感傷,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李清照的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多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註》。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劉晏(公元718 - 780年)是唐代著名的理財傢。新舊《唐書?劉晏傳》上載:劉晏,字士安,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縣東南)人。《新唐書?宰相世係表》中也有記述。劉晏的高祖自彭城(今江蘇徐州)遷徙曹州南華,高祖以下世代為官。曾祖劉鬱為弘文館學土,劉晏的祖父做過縣令,他的父親沒有做過官。
  劉晏有兄弟三人,長兄劉星,次兄劉暹為御使大夫。可見,劉晏生長在一個世係的官宦家庭之中,自幼受到良好的培養與教育。
  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唐玄宗赴泰山封禪。祭典結束後,唐玄宗在帳殿接受朝覲。禮官進帳殿上奏:“有一八歲童子劉晏,敬獻《東封書》。” 玄宗非常喜悅,下詔命見。八歲的劉晏進帳後,毫不膽怯,跪頌自作的《東封書》:“吾皇英主,封祀東嶽,告成功於昊天上帝,為萬民把福,開元之禮,仁及天下,人情所望,人心所歸……”玄宗雖然驚嘆八歲童子的文采,但又不相信是真的,於是命宰相張說鑒別真偽。
  張說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於是以圍棋為題,對賦圍棋的方圓動靜。張說道:“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劉晏回對:“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纔,靜若得意”。”玄宗甚為高興,當即下旨授八歲的劉晏為秘書省正字郎,工作是校對藏書,校勘正誤,抄寫典籍。這在當時也是一大轟動奇聞,劉晏因此被稱為“神童”。劉晏從此走上仕途,最後成為自桑弘羊之後,唐代著名的理財傢、經濟改革謀略傢。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的財政狀況瀕於崩潰。劉晏通過調查,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治理財政,統籌兼顧,有效地充實了國傢的財政收入。例如,糧運是唐代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一是轉運速度太慢,二是運雜費用太高,三是浪費損失驚人。劉晏接管後,采取了幾項重大的改進措施,使從揚州運糧至長安的時間由九個月縮短到四十天,損耗率由20%降低到零,時“人以為神”,唐肅宗贊他為“當朝的蕭何”。
  劉晏晚年,因受人陷害被唐德宗賜死,終年六十三歲。劉晏為唐王朝理財二十四年,掌管財物億萬,但被抄傢時的全部財産衹有“雜書兩車,米麥數斛”,連陷害他的人也不得不嘆服劉晏的清正廉潔。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若是。
  唐玄宗曾兩次召見劉晏。一次問劉晏道:“卿為正字,正得幾字?”劉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朋字未正得”。玄宗自然懂得,其時朝中的朋黨之爭正鬧的不可開交,大臣之間結成朋黨,三個一群、五個一夥,互相攻擊。劉晏正是藉此機會嚮玄宗進諫,可見他年級雖小,人卻非常有智慧。
  劉晏年齡雖然衹有八歲(歷史上的記載是八歲,不是七歲)就已經走上了仕途。你們這些年輕人,衹要勤勉奮進也同樣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
  孟子說過:“舜人也;我亦人也”。堯舜禹湯等古之聖賢,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與他們相比我們缺少的衹是聖賢之志而已。所以不甘於墮落的有為者,一定要立志,要奪古人的志嚮。果真如此,學舜當然就是舜的再生,學孔子就是孔老夫子在世,哪裏有不成功的道理?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人天的根本得到了,功名富貴等世間的小果,是不謀而自來的。這個小大輕重的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千萬不能本末倒置。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上面用了男女老幼作為具體的例證,為我們樹立起求學做人的榜樣,下面再以動物為例,激勵我們立志嚮學。
  狗會在夜晚看門守夜,防止盜賊入侵。公雞會在黎明時報曉,提醒人們天亮了。這個世間最卑賤的不過是雞犬,他們尚且有功於人類,我們生為人,如果不求進取衹是一味地苟且度日,就連動物也不如,哪裏還有資格做人呢?諺話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這樣的人就與馬、牛同綴連襟了。
  蠶與蜂是動物裏面最小的,但做出的貢獻又是最大的。蠶能吐絲,供給人類作絲帛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釀蜜,供人類食用。如果我們不肯努力學習,不為這個世界做一點貢獻,豈不是連小昆蟲都不如了嗎?
  幼而學,壯而行,上緻君,下澤民。
  幼年志在求學,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就要學以致用,將自己的學問反饋給社會,上報效國傢,下為蒼生造福。孔子在《論語》中也反復強調“學而時習之”的重要。學了知識,要能夠隨時思考、隨時見習,隨時要有體驗,要能夠反省,這就是學問。如此,你纔有能力上報國傢下安百姓,為人類造福。
  一般人認為讀書就是作學問,其實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在作人做事上去體會的。知識淵博、文章寫得好,衹是一個人的文學素養高,不認識字的人,倒不一定沒有學問。學問是要將聖賢的教誨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隨時將所“學”“問”於自己的行動,也就是用實踐來驗證聖賢的教誨。“學”即是文,“問”就是化,要把所學到的聖賢之“文”,用來變化自己的氣質,使自己升華,纔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曾國藩也說過:“吾輩讀書,衹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自衛其身。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古稱金丹換骨,餘謂立志即丹也。”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揚名聲,顯父母”,是孔子在《孝經》中的話。孔子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楊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人行孝道有始有終,孝之始我們已經講了很多;孝之終的儒傢觀點,就是“揚名聲,顯父母”。儒傢思想偏重於入世,但是唐以後的讀書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後、封妻蔭子為理想目標,都涌嚮“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士子之路,錯解了孔子說的“立身行道”。
  立身就是立命,人非性子化了不能夠立命,所以傳統教育的第一關就是要幫助學生化性。人的命如車輪,性如車軸,性子不正,命輪一定會跑偏,所以韓愈纔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幫助學生化性立命,教他做人之道。
  性子化了、氣質變了,人才肯吃苦、纔肯吃虧,然後才能夠行道。行道就是按照《三字經》中講的“五倫十義”的道理,學做人。“十義”是人的十根命柱,也是十條做人之道,真正做到了、行圓滿了,命就立起來了,“立身行道”纔算做到了。
  稟性化掉了,人“性本惡”的動物屬性的根才能徹底拔除掉。這個業根一斷,就可以上拔祖先,所謂的“一人得道,九祖升天”,祖宗八代都跟着沾光,這纔是真正的“孝之終也”。
  “裕於後”是嚮下,為子孫後代積纍福德,就是《千字文》中講的“川流不息,淵澄取映”。自己這一輩人,要在祖先建立的德業之上立身行道,讓自己的德行象奔騰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前人植下的道德之樹,會成為佑蔽後人的福蔭,能做到“光於前,裕於後”,人的一生纔沒有虛度。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
  世人留給子孫的都是物質財富,是滿箱的金銀財寶,我留給子孫的衹有這一部《三字經》。這幾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但其中的道理卻非常人所能理解,更是難以做到。
  漢朝的著名學者疏廣,字仲翁,是西漢蘭陵人,對《春秋》有獨到的研究。漢宣帝徵他為博士,授以太子太傅的官職,他的侄子疏受也被聘為太子少傅。二人都是輔導太子的老師,地位相當高。五年後的一天,疏廣對疏受說:“我們的官做得夠大了,名聲也不小,再不急流勇退,就該樹大招風了”。於是二人就嚮漢宣帝奏請告老還鄉。宣帝與太子厚贈給他們一筆錢財,讓二人榮歸故裏。
  疏廣回鄉後,將這些錢財都分送給了親朋故友。有人勸他給子孫留一些,他搖搖頭說:“我的子孫如果有纔德,錢財衹能損傷他們的志氣;如果愚昧昏庸,錢財衹會掩蓋他們的過失”。人們都很佩服他的遠見卓識。
  人的福德屬於心性,是可以遺傳的;物質屬性的錢財是不能遺傳的,故有“富不過三代”的古訓。我們反復強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關係,留財給子孫的人,心裏面先就存了子孫一定不成纔的念頭,否則你為什麽要留財?種了這樣的因,將來就要結子孫不成纔的果。所以古人才說“積財給子孫是留禍,積德給子孫纔是留福。
  有智慧的父母無不教導子女“幼兒學,壯而行”,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長大以後行道做德,立身於社會。有出息的子女,一定可以獨立開創一份事業,沒出息的子女有了錢反而坐吃山空,什麽也不學、什麽也不會。等他們老了,錢也用光了,自己又沒有本領,你讓他們怎麽辦?古人說:“糊塗的爺娘,敗傢的兒郎”,這話說得並不過分。
  所以遺財給子孫,不如遺德給子孫。祖先把自己的經驗、嘉猷、忠告遺留給子孫後代,這些纔是千金難買的寶貴財富。所以這裏纔說“我教子,惟一經”,一部《三字經》就夠了。《三字經》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史,用極簡單的文字將經史子集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貫三纔,出入經史”。清朝康熙年間的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徐乾學,傳給兒子們的則是一樓圖書,他說:“吾無美田宅、園池、臺榭、金玉玩好之物以傳後,所傳者惟是爾”。因此將其藏書樓命名為“傳是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這是最後總誡後學者的箴言警語。“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顧炎武),衹有勤奮嚮學才能有所進步。一味的嬉戲懈怠、得過且過,是沒有益處的。古人說:“業精於勤,荒於嬉,成於思,毀於隨”,我們都要以此為座右銘,不斷地勉勵自己。
  前面說到諸葛亮的《誡子書》,這篇文章同他作人的風格一樣,簡單謹慎沒有廢話。諸葛亮的一生並不以文章名世,而他僅有兩篇不為作文而寫作的《出師表》,卻成為千古名篇。
  諸葛亮在《戒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纔須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他教導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來修身。德纔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的寧靜來修養身心,是依靠儉樸來培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嚮,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求學必須專心緻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嚮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着光陰流逝,意志隨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傢的狹小天地裏悲傷嘆息,又有什麽用呢!
  楊雄在《法言》中說:“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而不至於山”。意思是說千條河流學大海滾滾東流,終於匯入大海。丘陵想學高山卻呆着不動,永遠也成不了山。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後悔時已經無法輓回了。古人說:“勤一分有一分的收穫,閑半刻少半刻的光陰”,我們都要戒之哉,應該時時勉勵自己,以成其道,千萬不要虛度光陰,蹉跎歲月。
  《三字經》的六部分內容,到此已經全部嚮大傢介紹完了。這1450個極其通俗易懂的漢字,將完整的中國文化史高度濃縮起來,將傳統文化中的“經史子集”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相信諸位都已經深有體會。《三字經》古稱“小綱鑒”,可以將我們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使我們以往積纍的百科知識,得以納入一個清晰知識體係。我們可以《三字經》為鑒,檢查一下頭腦中的哪些知識是沒有用的,哪些知識必須補充進來。
  人在一生中要讀幾部真正的“書”。我說的“書”,是指四書五經、《左傳》《史記》之類的經典,至少要有一部書墊底,一生的學問才能紮住根。林語堂說過,概論之類的教科書不算書,拼鼻子湊臉的小說也不能算作書。我們現代人的思想完全被媒體所控製,滿腦子都是報紙上看來的消息,自己完全沒有中心思想,變成了隨風倒的草。孩子們那一點可憐的歷史知識,還都是從“秘史”中“戲說”來的。影視文化本就是無根之草,影子本來就是虛的,這種教育體製下長大的孩子,哪裏會有根呢?對比之下,就更顯得《三字經》之可貴,因為它是談教育的專著。
  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教導後代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實現轉迷為悟、轉識成智,最後達到轉凡成聖的人生終極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代教育已經與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了。當然,人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而存在,當今的時代就是這樣一個爭貪的社會,教育制度自然就變成這樣一個訓練競爭意識和謀生技能的培訓體係,人人志在掙錢,而非志在聖賢。大勢所趨,人人如此,我們也衹能盡自己的力量,盡人力聽天命了。
  我們能做的衹有以私塾的形式為孩子們補上傳統教育這一課。自古以來,官府關心的都是治權之類的大事和群體意識,真正關心學生個體的衹有父母和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覺悟,要為子女補上這人生第一課,千萬不要讓你的後代毀於你的無知。
  《三字經》很早就傳到了日本與韓國,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經》被譯成俄文流傳到俄國,此後陸續被譯成英、法等多種文字。一九九零年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嚮全世界發行。可見這部書早已不屬於中國人專有,它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部分了。
  作為《三字經》故鄉的同胞,我們今天不但不會背誦《三字經》,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連《三字經》都沒讀過一遍。你為此將給你自己下一個什麽樣的評語呢?
  乙酉年清明講於奧剋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一講第二講第三講第四講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