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类 》 解密管理史上的神奇之地:揭秘西點 》
第4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1)
黃飛 Huang Fei
第一章 1802年建校
第一節 風雲變幻的時代
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期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在啓蒙運動的強大影響下,相繼發生了1775年至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及緊接着的拿破侖當政等,這些事件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
獨立後的美國百廢具興,從經濟發展到政治體製建設,從社會文化繁榮到軍事力量的變革,無不考驗着這個新興民主國傢的締造者們。為了給新生的民主體製提供有力的保障,華盛頓等元老們創造性地提出並實施了各項民主制度和建設措施,這些决定和行動為美國提供了強大的體製保障。軍事方面最大的貢獻便是創立了西點軍校。
隨着國傢獨立,這個新的國傢周圍面臨着強大的壓力,在美國東部的歐洲列強不願意接受這個新生的民主國傢,因為他們看到了這個國傢所藴涵的強大力量;西方是印第安人;北方是英國人,此時的加拿大為英國的殖民地;南方的西班牙人照樣不願意接受這個國傢,他們害怕其殖民地被後起的美國所吞併。可見當時美國雖然獨立了,但是其嚴重的周邊環境迫使它不得不認真考慮其國防政策。
獨立戰爭期間,美國軍隊中的跑兵與工兵等諸多專業化領域都嚴重依賴於從歐洲輸入軍官。當時的美國國防隊伍急需一批訓練有素的軍官。為了給民兵提供更專業的領導群體,為了保護獨立戰爭來之不易的勝利和保護國傢不受周邊國傢的欺負,美國政府高層决定建立一所軍校,以此來提高軍事官員的軍事素質。
但是這一想法從一開始就遭到了某些人的質疑,很多人認為建立一所軍校將是對美國人民自由權利的威脅,他們認為有專業的軍事力量的存在,就會有人去利用它來為自己謀私利,成為將來獨裁專製的工具。這一想法也不無道理,因為很多共和國的元老都非常熟悉自羅馬以來的歷史,他們知道一旦讓軍事力量掌握國傢大權,將會給民主自由體製帶來重大的威脅。古羅馬曾經的輝煌是因為擁有一個相對民主的社會和政治體製,而它最終的衰落也是因為軍事獨裁勢力的興起,這些現象給了共和國的建國者們以很大啓發。
在這種矛盾之下,如何解决當下的緊迫問題,同時又不對以後的美國社會民主自由構成威脅,成為了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斯等人建立一所軍校的最大考驗。
亞當斯認為軍校學員必須來源於整個社會,而不是某一個小的群體。培養出來的軍官也必須在戰時能招之即來,能夠訓練和領導民兵,同時又不會利用其獨有的知識來謀一己私利。
當時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軍事經驗都在歐洲,像法國的巴黎軍事學校已經有了將近50年的辦學歷史,而且培養出來的軍官非常出色,拿破侖·波拿巴就曾於1784年入學巴黎軍事學校。西點軍校的創始者們充分吸收了巴黎軍事學校的辦學經驗,開始認真設想將來的西點軍校。
第一個提出建立一所軍校的是美國炮兵部隊的亨利·諾剋斯上校,後官至邦聯政府的戰爭部長和聯邦政府的陸軍部長。獨立戰爭爆發之前,諾剋斯在波士頓開設"倫敦書店",同時還是當地一個民兵連的民兵、波士頓手榴彈兵連的擲彈手,曾自學過軍事科學和工程學。戰爭爆發後諾剋斯熱切地投身到國傢獨立的偉大事業中去,並加入了波士頓周邊的一個高地上的軍隊。
1775年11月17日,接受華盛頓的命令,時年26歲的諾剋斯開始擔任炮兵總指揮。諾剋斯身材龐大,體重近300磅,精力充沛,長相"彪悍粗魯"。1775年的鼕天,諾剋斯以其獨有的膽識率軍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冒險遠征。當時波士頓有一批被俘獲的英軍軍火,諾剋斯便自告奮勇,在經歷了重重險阻之後,終於在次年1月從雪地上拖回了一大批大炮,這對當時的民兵來說是相當可貴的,華盛頓對諾剋斯的膽識也大加贊賞。後來的戰爭經歷也證明諾剋斯是一個傑出的將纔,他一直帶領着華盛頓的炮兵部隊,自己也成為華盛頓最得力的助手與最親近的朋友之一。
建立一所軍校是諾剋斯一直以來的想法,為此,諾剋斯還專門與當時馬薩諸塞州的議員約翰·亞當斯談過他的想法。正是在諾剋斯的影響下,亞當斯於1776年6月引導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創建"殘疾軍人團",這是一個為傷殘軍官提供服務的組織。1781年,新組建的軍人團正式遷往紐約哈得遜河岸的西點。
第二節 軍校的誕生
西點所在的橙縣西點鎮位於紐約市北部,距離紐約市約50英裏。西點鎮曾是美國獨立戰爭中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歷來都是兵傢必爭之地。這主要是哈德遜河在流經西點時程"S"狀,且彎度很急,過往的大型船舶經此必須減速,來犯敵船則因減速而易受攻擊。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臨下的控製作用,如果在此設立軍事要塞,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當時的大陸軍司令喬治·華盛頓將軍認為西點是美國最具戰略價值的一塊陣地,是"打開美國的一把鑰匙"。
有鑒於此,華盛頓在1778年邀請波蘭人、曾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中扭轉戰局的薩拉托加戰役的英雄薩休斯·科什烏茲科上校來協助設計西點軍事要塞。經過一番勘察,科什烏茲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個據點,控製河道和防禦水陸兩棲進攻。各據點彼此呼應,相互支援,形成一個合理有效的防禦體係。英軍若乘船來犯,則無異於自投羅網。即便在今天,其設計思路仍被認為具有現代意識。為了紀念這位波蘭人,1828年西點軍校還為其塑了像。如今,這位波蘭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視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遜河。而華盛頓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點。實際上,西點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來,是美國一直在使用的軍事設施,它也是西點軍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這項措施後來失敗了,但是卻正式開啓了美國建立軍校的大門。1778年鼕,諾剋斯自己在新澤西州也辦了一所軍校,仿照英國當時的伍爾韋奇軍校的模式。他自己在軍校中親自教授戰術學和射擊學,不過因為繁忙的軍務,他的這項努力很快也夭折了。
諾剋斯的努力雖然幾遭挫折,不過其與法國結盟的思想卻給華盛頓等共和國的元老們留下了深刻的啓示。當時的法國軍官教育非常發達,産生了諸如拿破侖、貝爾捷、馬蒙、卡諾等赫赫有名的將領。1783年,華盛頓對諾剋斯的想法表示支持,呼籲"為軍事藝術教育建立一所甚至多所院校",他還宣稱:"我不能不再三強調所提議建立軍校的必要性,除非我們願意人讓戰爭藝術在這塊土地上完全滅絶,願意完全依賴外國人的友好援助。"但是在戰爭結束時,為了防止常備軍的後患,國會馬上就宣稱:"和平時期保持常備軍,是與共和政體的原則不相符的,威脅這個自由民族的自由,並且通常會變成建立專製暴政的毀滅性機器。"為了貫徹這一宗旨,美國在獨立戰爭之後立即開始着手削減軍隊。到1785年美國軍隊共有不到100名軍官,其中絶大多數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上校的老炮兵連的成員,駐紮在西點。
作為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托馬斯·傑弗遜對建立全國性的軍校異常反對,但是華盛頓對創立軍校的想法卻一直未動搖,並且快速行動起來了。1794年國會開始擴充駐紮在西點的炮兵與工兵兵團。1796年2月陸軍中校斯蒂芬·羅什馮泰因開始接掌西點。這些努力在西點軍官們的抵製下後來都失敗,因為軍官們認為學習知識並非是第一位的,並認為這是一種侮辱。
形勢不斷嚴峻,在這一時期,法國的軍事學校正在培養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官。而美國的軍事藝術卻一直止步不前。1791年,印地安人曾給美國軍隊以沉重打擊。美國工兵甚至不會造防禦工事,對歐洲工兵復雜的建造方式和精確的數學計算也知之甚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代序:一個特殊的地方 | 第3節:楔子:火熱的夏天,火熱的西點 | 第4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1) | 第5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2) | 第6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3) | 第7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4) | 第8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5) | 第9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6) | 第10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7) | 第11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8) | 第12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 | 第13節:第二章:塞耶時代(2) | 第14節:第二章:塞耶時代(3) | 第15節:第二章:塞耶時代(4) | 第16節:第二章:塞耶時代(5) | 第17節:第二章:塞耶時代(6) | 第18節:第二章:塞耶時代(7) | 第19節:第二章:塞耶時代(8) | 第20節:第二章:塞耶時代(9) | 第21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0) | 第22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1) | 第23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2) | 第24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