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從數據看水滸 》
第4節:水滸傳之初體驗(2)
何釤 He Shan
打這之後,如果有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必先讀小說,再看電視劇,免得壞了心情。
傢中那一套《水滸全傳》,是1975年為批判宋江是投降派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一百二十回本的。據我父親說,購書時文革還未結束,書亦是憑關係購買的。
在當時,享受自由購書的待遇還是個夢。
這本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全傳》,一翻開,就是著名的毛主席語錄,"《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接着,又是魯訊評水滸的話。
我現在手頭有一部2006年5月由作傢出版社出版的容與堂版《水滸傳》和一部2006年6月由嶽麓書社出版的金聖嘆批評本。
其實哪個版本對我來說並不是特別的在意。我有個毛病,即讀書愛挑自己喜歡看的讀。如每讀《鹿鼎記》,必讀趙良棟不用拍馬屁而升官甚快那一章,一起感受這種"天下第一大樂事",而對於比較牽強的爵爺收蘇荃那一段,基本上略過。《水滸傳》也一樣,宋江殺閻婆惜,感覺沒啥意思,一般略過,而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鬆景陽崗打虎則品之甚詳。
初識《水滸傳》,是在小學五年級初考之後,剛過了撒尿和泥的年齡,無聊得蛋疼衹好看書。所幸當時識字不少,偶爾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能馬馬虎虎自己琢磨個意思。可以說,當時讀水滸,完全就是快意恩仇:李逵沒什麽不好的,宋江就像那唐僧、劉備一樣討厭。那時最喜歡的就是能殺人的,殺的人越多越英雄。
後來慢慢長大,思維有了變化,特別是美國發生911事件之後,俺渾身上下充滿着一種偽人文主義關懷,似乎已經到了"以人為本"的境界了。這時再看李逵,遂覺得他殺人太多,渾然就是一個衹會從殺人中尋找快感的恐怖分子。
再到後來,發現自己無論怎樣都無法改變現實,生活依然沉悶無邊,房價依然高居不下,去他媽的,我不需要那麽纍,李逵殺人,我纔不管他殺得對不對呢,衹要他殺得爽,我也跟着看得爽。畢竟衹是一部書。
今年和慕容恪在討論一些關於水滸的事兒,因此又買了一部金聖嘆批評本,這本書的牛×之處不用贅述,除了用牛×倆字,我實在再也找不出詞來形容這部書的牛了。
書面語叫連環畫,網上多流傳為小人書,俺傢那邊一般叫"公仔畫"。這玩意兒對於我們這種生於1970年代末的人來說,是與打架、紙畫、煙盒、彈弓等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方面,我們通過小人書加深電視和課本上的故事印象,另一方面,作為一般等價物,絶大多數小人書在不斷地交換閱讀的過程中被迅速地磨損和丟失,以至於現在的小人書都可以被當作收藏品投資了。
在下不纔,傢中的小人書,現在是一本都不剩了。滿滿的兩大箱,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從《董存瑞》到《小英雄雨來》,基本上都在十餘年前被當作廢紙賣掉了。
關於水滸的小人書,到現在記憶深刻的衹有兩個畫面。
第一是攻打凌州時,李逵同學私自拎着兩把板斧下山的畫面。畫面中李逵貓着腰,氣衝衝,一手一把板斧(畫上應為一前一後)。不知為何我對這個畫面記憶深刻,估計是當時俺幼小而純潔的心靈極度討厭宋江這廝。靠,人李逵都主動請纓了,你又不讓人傢去殺個痛快,要換我,我也下山!
第二是魯智深大鬧野豬林那一回,林衝同學就快要死於小人之手的時候,半空中飛來一把禪杖,把本來就面目猙獰的董超、薛霸倆廝的水火棍給崩飛了。對這一畫面印象深刻有兩個原因:一是這裏出現了兩個牛×人物--魯智深和林衝;還有就是當時情景太危險了,把俺嚇得記住了這麽多年。
應該說小人書對水滸人物的形象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裏面所畫的人物,或勇猛,或懦弱;或英俊,或醜陋;或高大,或猥瑣;或兇惡,或善良;或粗魯,或細心,往往從所畫的人物形象就能判斷出其性格。而在當時,我們對於人物形象的要求並不像今天這麽高,八九不離十就行。可到了今天,我們對於角色的要求比導演還高,比如周伯通他老人傢,無論誰來演都不會演得很好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第1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1) | 第2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2) | 第3節:水滸傳之初體驗(1) | 第4節:水滸傳之初體驗(2) | 第5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1) | 第6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2) | 第7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3) | 第8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4) | 第9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5) | 第10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1) | 第11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2) | 第12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3) | 第13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4) | 第14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5) | 第15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1) | 第16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2) | 第17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3) | 第18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4) | 第19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5) | 第20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1) | 第21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2) | 第22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3) | 第23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4) | 第24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