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 二 走嚮統一的漫長歷程:先秦時期      葛劍雄 Ge Jianxiong

  1夏朝原始社會後期,在黃河下遊出現了以堯和舜相繼為首領的部落聯盟。舜死後,夏族首領禹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但到禹死後,原定的繼承人益被禹之子啓所殺(一說益自願讓位於啓),從此由部落首領推選聯盟首領的原始社會傳統,轉變為一姓世襲、父兄死後由子弟繼承的君主製國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
  根據文獻記載,夏朝約起於公元前21世紀,經400餘年,至公元前16世紀滅於商。夏族主要活動於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近幾十年來在這一帶先後發現了多處介於晚期竜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之間的文化遺存,與文獻所載夏朝年代和地域符合。其中又以河南偃師市二裏頭遺址為代表的二裏頭文化一二期,被學術界公認為夏文化遺存。
  文獻所載夏的都城或國君居住過的地方有陽城(今河南登封市東南告城鎮)、斟[xún尋](今河南鞏義市舊鞏縣西南)、帝丘(今河南濮陽市)、原(今河南濟源市西北)、老丘(今河南開封縣東北)、西河(今河南安陽市東南)、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安邑(今山西夏縣東北)、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等地,大致反映了夏朝的統治範圍。1960年在今河南偃師市西南洛陽老城東約18公裏的二裏頭遺址發現大型宮殿建築遺址,考古學者或認為即斟遺址,或認為是桀後期自斟“遷於河南”的“河南”。
  在夏族之東分佈着許多夷族,東夷首領後羿、寒促等還一度成為夏朝的統治者,到少康和其子杼在位時消滅了夷族首領,夏朝纔中興。夏時存在的方國有有仍、有莘、有鬲、有緡[mín民]、有虞、有扈、過、寒、商、繒[zēng增]、亳[bó薄]、葛、斟灌、三朡[zōng宗]、昆吾、韋、顧、塗山、防風、英、六、巢等,周圍的其他民族有萊夷、九夷、熏育、三苗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一 引言2 疆域何所指
3 疆域種種二 走嚮統一的漫長歷程:先秦時期
2 商朝3 西周
4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三 中原王朝疆域的擴大和穩定:秦漢時期
1 第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2 西漢初的睏境
3 漢武帝的開疆拓土4 匈奴和其他邊疆政權
5 東漢的疆域6 邊疆諸族的內遷和擴張
四 長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統一:三國至南北朝2 亂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國的興衰
3 對峙中的穩定:北方的統一和再分裂4 北方的局部擴展和南方的退縮
五 從大統一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時期2 空前的開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3 強盛後的衰落:唐朝中期以後的疆域4 邊疆政權的消長
5 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六 分裂的延續和結束:宋、遼、金、元時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