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思考 》 世界文學史:文學史綱 》
第4節:書籍的製作(1)
約翰·阿爾伯特·梅西 John Albert Macy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書籍的製作:印刷機----紙張----羊皮紙----紙莎草紙-----石刻和磚刻---木漿紙
著書多沒有盡頭------傳道書
我們偶然間看到的這本書,就像我們曾經看到過或忽略過的成千上萬的書籍一樣,是非常壯美的傳奇的一部分,這部傳奇在許多世紀前就已經開始了。書籍本身, 任何一本書中每一頁,每頁書中的印刷字,都有一個從古至今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如此浩如煙海,以致我們任何人即使讀到白發蒼蒼都無法將它全部讀完。我們不知道它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又是如何開始的,它每天都還在上演,至於它什麽時候結束,我們也不得而知。
這個故事它還在繼續發展,而且涵蓋了其他故事的情節,發展到今天,它會聚了所有的故事,成了一切故事的故事了。任何兩個讀者都無法從同樣的角度來把握這個宏大故事的整體框架,或者對它所有的部分産生同樣的興趣。但是這些框架和輪廓,已經成為了歷史,成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作者,不是具體的某個人,而是整個人類。
今天的我們,依然還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那麽,就讓我們從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出發吧,盡快回到這個故事的源頭。這樣我們既能清楚自己在歷史中所處的位置,又能對我們將要經歷的事情有個事先的瞭解。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於已經印刷好了的書頁上,因為我們每天都有閱讀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因此不會特別的註意了。花上很少的錢,我們就能在自傢門口買上一份報紙或者雜志。花上一些錢,我們就能買到書,甚至世界名著,或許我們不用花錢就能從公共圖書館藉到它。這一切再普通不過了,但當我們仔細想想所有的細節,我們就不能不驚嘆了,這是一件多麽神奇的事啊!
讓我們先考察一下機械過程,這是連接作者思想和讀者思想的物質媒介。這主要的奇跡來自印刷機,對現代文明來說,它的發明,其重要影響和價值遠在其他任何發明物之上。在印刷機開動之前,鉛字是由手工排好,更多的是由萊諾整行鑄排機、或單型排版機來排好,這些機器雖然得要技術熟練的工人來操作,但是運行起來也仿佛自己能思考,充滿了靈性一樣。同時,另一方面,造紙廠以木頭或破布為原材料,做成一張張又白又薄的紙,隨着印刷機的運轉,上了墨的鉛字就印在了白紙上。然後,裝訂工就把那些已經印刷好了的紙張折好裁齊,裝訂成册,再用硬紙板、粗麻布或皮革做的封面包裝起來。要不了幾天,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裏的讀者就可以讀到它了。
現在,再讓我們沿着時間後退一小步,回到動力印刷機還沒有出現的時代,那個時候,書籍的製作就像其他的手工製品一樣,也是由手工做成的。那個時代製作出來的精美書籍,不能同我們今天製作的精美圖書媲美。但有一點也是今天的圖書無法比的,早先的紙張通常都是麻纖維的,質地優良,手感很好;而今天的紙張大都是以木頭為原料加以強酸強鹼製成的,容易變黃,易碎。正如一位明智的歷史學家所言,我們今天的書“不是在岩石上而是在灰塵”上印刷出來的。近代和大部分較古老的文獻,大都是靠不斷的復製來保存的。自近代以來人們任其絶版的大多是沒什麽保存價值的,當然,其中也不少相當有價值的文獻因此消失了。
有一點,我們應該要時刻謹記,任何進步、成就都有其缺點,想要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先輩們用手工製作出來的書籍,比我們今天靠機器製作出來的保存的時間要長得多。但是,許多質量低劣的書籍也是在蒸汽機以前的時代出現的。那時的人們為了節約,字體通常印刷的很小,遠沒有今天在現代技術下同樣小的字體清晰。在動力印刷機出現以前,比起現在來說,書的發行量很少,而且也相當昂貴。因此很少有人買得起書,這樣,在那個時代,能識字讀書的人就更少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前言(1) | 第3節:前言(2) | 第4節:書籍的製作(1) | 第5節:書籍的製作(2) | 第6節:書籍的製作(3) | 第7節:書籍的製作(4) | 第8節:文學的起源(1) | 第9節:文學的起源(2) | 第10節:神秘的東方文學(1) | 第11節:神秘的東方文學(2) | 第12節:神秘的東方文學(3) | 第13節:神秘的東方文學(4) | 第14節:猶太文學(1) | 第15節:猶太文學(2) | 第16節:猶太文學(3) | 第17節:猶太文學(4) | 第18節:猶太文學(5) | 第19節:猶太文學(6) | 第20節:猶太文學(7) | 第21節:猶太文學(8) | 第22節:猶太文學(9) | 第23節:希臘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1) | 第24節:希臘的歷史及其歷史學家(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