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 世界文学史:文学史纲   》 第4节:书籍的制作(1)      约翰·阿尔伯特·梅西 John Albert Macy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
  著书多没有尽头------传道书
  我们偶然间看到的这本书,就像我们曾经看到过或忽略过的成千上万的书籍一样,是非常壮美的传奇的一部分,这部传奇在许多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书籍本身, 任何一本书中每一页,每页书中的印刷字,都有一个从古至今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浩如烟海,以致我们任何人即使读到白发苍苍都无法将它全部读完。我们不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开始的,它每天都还在上演,至于它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也不得而知。
  这个故事它还在继续发展,而且涵盖了其他故事的情节,发展到今天,它会聚了所有的故事,成了一切故事的故事了。任何两个读者都无法从同样的角度来把握这个宏大故事的整体框架,或者对它所有的部分产生同样的兴趣。但是这些框架和轮廓,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作者,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整个人类。
  今天的我们,依然还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那么,就让我们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出发吧,尽快回到这个故事的源头。这样我们既能清楚自己在历史中所处的位置,又能对我们将要经历的事情有个事先的了解。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已经印刷好了的书页上,因为我们每天都有阅读的经验,而这样的经验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因此不会特别的注意了。花上很少的钱,我们就能在自家门口买上一份报纸或者杂志。花上一些钱,我们就能买到书,甚至世界名著,或许我们不用花钱就能从公共图书馆借到它。这一切再普通不过了,但当我们仔细想想所有的细节,我们就不能不惊叹了,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啊!
  让我们先考察一下机械过程,这是连接作者思想和读者思想的物质媒介。这主要的奇迹来自印刷机,对现代文明来说,它的发明,其重要影响和价值远在其他任何发明物之上。在印刷机开动之前,铅字是由手工排好,更多的是由莱诺整行铸排机、或单型排版机来排好,这些机器虽然得要技术熟练的工人来操作,但是运行起来也仿佛自己能思考,充满了灵性一样。同时,另一方面,造纸厂以木头或破布为原材料,做成一张张又白又薄的纸,随着印刷机的运转,上了墨的铅字就印在了白纸上。然后,装订工就把那些已经印刷好了的纸张折好裁齐,装订成册,再用硬纸板、粗麻布或皮革做的封面包装起来。要不了几天,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里的读者就可以读到它了。
  现在,再让我们沿着时间后退一小步,回到动力印刷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那个时候,书籍的制作就像其他的手工制品一样,也是由手工做成的。那个时代制作出来的精美书籍,不能同我们今天制作的精美图书媲美。但有一点也是今天的图书无法比的,早先的纸张通常都是麻纤维的,质地优良,手感很好;而今天的纸张大都是以木头为原料加以强酸强碱制成的,容易变黄,易碎。正如一位明智的历史学家所言,我们今天的书“不是在岩石上而是在灰尘”上印刷出来的。近代和大部分较古老的文献,大都是靠不断的复制来保存的。自近代以来人们任其绝版的大多是没什么保存价值的,当然,其中也不少相当有价值的文献因此消失了。
  有一点,我们应该要时刻谨记,任何进步、成就都有其缺点,想要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先辈们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书籍,比我们今天靠机器制作出来的保存的时间要长得多。但是,许多质量低劣的书籍也是在蒸汽机以前的时代出现的。那时的人们为了节约,字体通常印刷的很小,远没有今天在现代技术下同样小的字体清晰。在动力印刷机出现以前,比起现在来说,书的发行量很少,而且也相当昂贵。因此很少有人买得起书,这样,在那个时代,能识字读书的人就更少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前言(1)第3节:前言(2)
第4节:书籍的制作(1)第5节:书籍的制作(2)第6节:书籍的制作(3)
第7节:书籍的制作(4)第8节:文学的起源(1)第9节:文学的起源(2)
第10节:神秘的东方文学(1)第11节:神秘的东方文学(2)第12节:神秘的东方文学(3)
第13节:神秘的东方文学(4)第14节:犹太文学(1)第15节:犹太文学(2)
第16节:犹太文学(3)第17节:犹太文学(4)第18节:犹太文学(5)
第19节:犹太文学(6)第20节:犹太文学(7)第21节:犹太文学(8)
第22节:犹太文学(9)第23节: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1)第24节: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2)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