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我不是教你詐   》 第四章      劉墉 Liu Yong

  丟臉有理
  秀英今天一進門,臉色就不好,皮包往沙發上一摔,坐在那兒,悶不吭氣。
  “怎麽了?”小王輕聲細氣地靠近。
  “怎麽了?”秀英別過臉去:“問你自己!”這一開口,氣是更大了,一下子滿臉脹得
  通紅。
  “你今天真是讓我丟夠了臉,當着一大堆同事的面,我真想找個洞鑽進去。”
  “我跟我們處長,到你公司參觀,怎麽會丟你的臉呢?”小王一頭霧水:“正因為我是
  處長面前的紅人,他纔會帶我去,他怎麽不帶別人呢?而且,你要想想,處長不去別的廠參
  觀,為什麽專找你們工廠,還不是我介紹的?”小王也愈說愈有氣:“你們工廠,從上到
  下,如果做成這筆生意,應該感謝我,也就是感謝你纔對,怎麽反而說讓你丟臉呢?”
  “當然丟臉!”秀英轉過臉來:“你還沒去,我就跟老闆和同事說了,說你是我同係的
  學長、高材生,也是這方面的專傢……”
  “你說的沒錯啊!”
  “錯大了!”秀英一瞪眼,突然低下頭,掩着臉哭了起來:你跟在你們處長旁邊,一副
  一問三不知的樣子,明明你最懂的機器,根本可以由你來介紹,你為什麽不說話,還不斷問
  你處長。他懂個屁!”
  “他懂個屁?”小王停一下,居然笑了起來:“他也是學這個的,就算過時了,他總是
  處長啊!”
  (想一想)
  以上這兩個故事,我故意衹講一半,留下結尾讓讀者猜。
  何助教確實是個聰明的年輕人,他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問題是,“聰明”包括的不
  僅是知識、反應,更應該包含處世的智慧。
  年輕人失敗,常敗在不知道及時表現自己,也常敗在過度表現自己。愈表現,愈得意,
  得意忘形地忘了別人的存在。
  相反地,那個以幕僚姿態,站在長官身後,默默耕耘,不顯示自己的小王,則懂得了做
  人的三昧。故事中,小王說得很明白:“他(處長)也是學這個的。”
  如果處長完全是外行,由小王這個內行代力解說,絶對是當然的事。但是,當自己的主
  管也是內行人的時候,小王搶在前面說話,不但是搶風頭,而且表現了“我比你內行”的氣
  勢。
  推銷員都懂得一種說話技巧;明明知道對方並不懂,卻說。
  “相信您一定是內行,知道……”然後,把自己要推銷的觀念說出來。這樣做,要比說
  “你要知道……”的效果好得多。因為前者表現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場,也是尊重;後者表
  現的,是假設對方不懂,需要人指點。
  人人愛戴高帽子,當然前者的說法最討好。
  此外,人都喜歡表現,每個懂一點的人,都自以為是半個專傢;而每個專傢,都希望自
  己是專傢中的專傢。有什麽情況,會比在一個專傢面前,表現得更專傢,造成場面更尷尬
  呢?
  我曾親眼看見,一位“大師”帶着徒弟參觀書法展,站在一幅草書前,大師搖頭晃腦地
  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去。突然,有個字寫得太草了,連大師也認不出來,正左想右想的時
  候,徒弟卻笑道:
  “不過是個“頭’發的‘頭’罷了!”
  當場,大師就變了臉,怒斥道:
  “輪得到你說話嗎?”
  那徒弟犯的錯,就是“在老師面前,表現老師”,問題是,那畢竟是他老師啊。
  談到這兒,我們也常在學術界,聽見研究生抱怨:“某教授發表的論文,根本多半是我
  寫的。他衹是定個題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後來挂他的名。”
  這種實情是不少,但我們也要想想,當那個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時候,是不是也曾經幫他
  的教授作研究呢?
  有一些“倫理”是長期發展出來的,看似不合理,其中卻有一定的道理。
  “一將功成萬骨枯”,小兵可以說“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仗是我們在打,為什麽成名
  的都是將軍?”
  當他說這句話時,應該想想:
  第一,哪個將軍不是從下層升上去的?
  第二,當仗打敗了,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絞刑臺的,是那些將軍戰犯,為什麽不是
  殺人的小兵?
  我曾經看過一個博士論文口試之後,指導教授對通過口試的學生,很客氣他說:
  “講實在話,這方面,你研究這麽多年,你纔是專傢,我們不但是在考你,在指導你,
  也是在嚮你請教。”
  學生則再三鞠躬說:
  “是老師指導我方向,也給我機會,沒有這個機會,我又怎麽表現呢?”
  在這兒,我特別要對初入社會的年輕朋友強調,這個社會好象許多果園,當你進去,果
  園的主人可能說:“好!那片地,交給你種!”
  當你種出最豐碩,甚至遠超過果園主人以前種出的果實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是誰讓
  你進來,又是誰給你這塊地。
  我們自鳴得意的時候,千萬不能忘本。
  當然,人際之間的進退,是有很大技巧的,有些技巧近於不合理,甚至可以稱為技巧。
  譬如,當古代皇帝御驾親徵的時候,即使正與敵人對陣的將軍,可以一舉把敵人擊潰,
  不必再勞動皇帝,但是衹要聽說御驾要親徵,就常常按兵不動。等着皇帝來,再打着皇帝的
  旗子,把敵人徵服。
  這按兵不動,可能姑息養姦,讓敵人緩口氣,而造成很大的損失,為什麽不一鼓作氣,
  把他打下來呢?
  此外,御驾親徵,勞師動衆,要浪費多少公祿?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煩,皇帝豈不更高興
  嗎?
  如果你這麽想,就錯了,甚至錯得可能有一天莫明其妙地貶了職,甚至掉了腦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親徵是為什麽?裏面難道不存有“好大喜功”嗎?他會不會根本知
  道敵人已經馬上要投降,纔御驾親徵。他不是“親徵”,是親自來“拿功”啊!
  拿功給誰看?
  給天下人看!給萬民看!
  看!皇上一出馬,頑敵就俯首稱臣了。
  所以就算皇帝衹是袖手旁觀,由你打敗敵人,你也得高喊“吾皇萬歲萬萬歲!”都是皇
  上的天威,震懾了頑敵。
  這樣說,有錯嗎?
  也沒有錯。因為你的將軍銜,是皇帝給的。你的大軍也是皇上派的。飲水恩源,還是皇
  恩浩蕩。
  說了這許多,有些事真令人疑惑、教人心寒,但這是真實的社會,真正的“人性”與
  “人情”,我不能不說,你不能不懂。
  對了!前面兩個故事的結尾——
  何助教後來考自己係裏的研究所,居然沒考上。主任常冷嘲熱諷,何助教最後出了國。
  秀英的工廠,果然拿到了訂單,小王後來還當了處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