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迪斯尼的關鍵策略:盈利與成長   》 第4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4)      董觀志 Dong Guanzhi    李立志 Li Lizhi

  沃爾特沒有因為《威利號汽船》的成功而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很快就轉入傻瓜交響麯(Silly Symphonies)係列短片的創作中。1931年,《威利號汽船》上映3年後,沃爾特開始考慮拍攝彩色動畫片以增強米奇的表現力,使自己的影片更受歡迎。彩色動畫片在1919年首次出現,但卻因製作成本過高難以推廣。20世紀30年代初,泰尼柯勒公司研發出新的彩色影片拍攝工序,可是敢於嘗試的電影公司並不多。沃爾特瞭解該拍攝方法後,毅然决定與泰尼柯勒公司簽約引入新技術,决心成為電影拍攝技術的先驅者。1935年,第一部彩色“米老鼠”影片《花與樹》(Flowers and Trees)終於問世,米老鼠標志性的紅色襯衣、短褲和黃色鞋子從此被定格。《花與樹》獲得的奧斯卡金像奬和“似雪片般飛來的”放映合同再次嚮世人證明了沃爾特的長遠目光和過人膽識。
  技術創新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沃爾特短時間內對拍攝技術進行兩次革新更是需要大量資金,這對成立不足10年、規模中等的迪斯尼公司而言,顯然力不從心。雖然米老鼠在1928年一夜成名,但直到1931年,迪斯尼公司仍然名大於實,他們不得不面對利潤率不高、流動資金不足等經營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沃爾特摸索出一套新穎靈活的經營方案。一位紐約富商用300美元購買米老鼠的形象專利權以生産印有米老鼠的文具,這些文具一上市很快就銷售一空。沃爾特從中看到了米奇的潛在價值以及戰略協同帶來的好處,他隨即利用特許經營方式出售米奇使用權,通過收取版權費增加經營收入。不久,米奇的形象就出現在影集、報紙、玩具、衣服、手錶、雪糕等商品上,而且都非常暢銷。在1932—1942年的10年間,迪斯尼公司收入中的10%來自有償轉讓動畫人物所得的版權費用。動畫人物的商品化一方面讓迪斯尼公司取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對公司形象的宣傳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影片的成功放映和角色的商品交易使米老鼠不僅在美國本土廣受歡迎,而且還名揚海外,成為國際巨星。在德國,它被稱為邁剋爾魔絲;在日本,被稱作三木(Kuchi);在西班牙,則被稱作Miguel Patonocito。意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將一款小汽車命名為Toplino,這是米奇的意大利綽號。為了讓米老鼠更受歡迎、更具親和力,沃爾特决定更換米奇的形象,其體型好像一個新生嬰兒——大頭圓肚子、小胳膊小腿,既深沉又不失天真的基本特性;其眼睛裏有了眼瞳,替代了第一代米奇叫人有點害怕的全黑眼珠。78年來,米奇一直魅力不減,它不受性別和年齡限製,深受各大洲男女老少的認可和喜愛。
  第二次跨越:公主的完美世界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來臨給電影業帶來了另一次衝擊。由於經濟不景氣,電影院被迫一次放映兩部長片,很少放映短片,而當時的動畫片都是不足8分鐘的短片。這一形勢對迪斯尼公司的打擊尤為沉重。但沃爾特並沒有沮喪,他認為這給動畫長片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和動力。當沃爾特為大型故事片尋找題材時,他想到了14歲當報童時看到的《白雪公主》影片。雖然《白雪公主》不是首選,但沃爾特最終還是在1935年初决定拍攝《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並完成了故事概要和製片計劃。在製作《白雪公主》的過程中,沃爾特力求完美的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繪畫師的選擇到各場景的繪製,該片的每一步製作,沃爾特事必親臨。當某個片斷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夠完美時,他便馬上要求改換。由於首次製作大型動畫故事片缺乏經驗,《白雪公主》的製作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雖然初期獲得了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10萬美元的貸款,但一年後,影片的製作進度緩慢,製作費用升至50萬美元,這讓美洲銀行感到恐懼並考慮中斷貸款。為了籌集資金,羅伊邀請美洲銀行信貸部的一位高級主管到製片廠觀看影片的前期片段。由於確信此片將産生轟動效應,這位銀行傢貸給了迪斯尼公司所需的資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1)第2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2)第3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3)
第4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4)第5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5)第6節:沃爾特迪斯尼的傳奇人生(6)
第7節:迪斯尼公司的發展軌跡(1)第8節:迪斯尼公司的發展軌跡(2)第9節:迪斯尼公司的發展軌跡(3)
第10節:迪斯尼公司的發展軌跡(4)第11節:迪斯尼公司的發展軌跡(5)第12節:迪斯尼公司大事年表(1)
第13節:迪斯尼公司大事年表(2)第14節:迪斯尼公司大事年表(3)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