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神女      蒲鬆齡 Pu Songling

  米生者閩人[1],傳者忘其名字、郡邑。偶入郡,醉過市廛,聞高門中蕭鼓如雷。問之居人,雲是開壽筵者,然門庭殊清寂。聽之笙歌繁響,醉中雅愛樂之,並不問其何傢,即街頭市祝儀[2],投晚生刺焉[3].或見其衣冠樸陋,便問:“君係此翁何親?”答言:“無之。”或言:“此流寓者僑居於此,不審何官,甚貴倨也[4].既非親屬,將何求?”生聞而悔之,而刺已入矣。無何,兩少年出逆客,華裳炫目,丰采都雅,揖生人。見一叟南嚮坐,東西列數筵,客六七人,皆似貴胄[5];見生至,盡起為禮,叟亦杖而起[6].生久立,待與周旋[7],而叟殊不離席。兩少年緻詞曰:“傢君衰邁,起拜良艱,予兄弟代謝高賢之見枉也[8].”生遜謝而罷。遂增一筵於上,與叟接席。
  未幾,女樂作於下。座後設琉璃屏,以幛內眷。鼓吹大作,座客不復可以傾談。筵將終,兩少年起,各以巨杯勸客,杯可容三鬥;生有難色,然見客受,亦受。頃刻四顧,主客盡酹,生不得已,亦強盡之。少年復斟;生覺憊甚,起而告退。少年強輓其裾。生大醉遏地[9],但覺有人以冷水灑面,恍然若寤。
  起視,賓客盡散,惟一少年捉臂送之,遂別而歸。後再過其門,則已遷去矣。
  自郡歸,偶適市,一人自肆中出,招之飲。視之不識;姑從之入,則座上先有裏人鮑莊在焉。問其人,乃諸姓,市中磨鏡者也[10].問:“何相識?”
  曰:“前日上壽者,君識之否?”生言:“不識。”諾言:“予出入其門最稔[11].翁,傅姓,不知其何省、何官。先生上壽時,我方在墀下,故識之也。”日暮,飲散。鮑莊夜死於途。鮑父不識諸,執名訟生[12].檢得鮑莊體有重傷,生以謀殺論死,備歷械梏;以諸未獲,罪無申證[13],頌係之[14].年餘,直指巡方[15],廉知其冤[16],出之。
  傢中田産蕩盡,衣巾革褫[17],冀其可以辨復[18],於是攜囊入郡。日將暮,步履頗殆,休於路側。遙見小車來,二青衣夾隨之。既過,忽命停輿。
  車中不知何言,俄一青衣問生,“君非米姓乎?”生驚起諾之。問:“何貧窶若此?”生告以故。又問:“安之?”又告之。青衣去,嚮車中語;俄復返,清生至車前。車中以纖手搴簾,微睨之,絶代佳人也。謂生曰:“君不幸得無妄之禍[19],聞之太息[20].今日學使署中,非白手可以出入者[21],途中無可解贈,……”乃於髻上摘珠花一朵,授生曰:“此物可鬻百金,請緘藏之。”生下拜,欲問官閥,車行甚疾,其去已遠,不解何人。執花懸想,上綴明珠,非凡物也。珍藏而行。至郡,投狀,上下勒索甚苦;出花展視,不忍置去[22],遂歸。歸而無傢,依於兄嫂。幸兄賢,為之經紀,貧不廢讀。
  過歲,赴郡應童子試[23],誤入深山。會清明節,遊人甚衆。有數女騎來,內一女郎,即曩年車中人也。見生停驂[24],問其所往。生具以對。女驚曰:“君衣頂尚未復耶[25]?”生慘然於衣下出珠花,曰:“不忍棄此,故猶童子也[26].”女郎暈紅上頰,既囑坐侍路隅。款段而去[27].久之,一婢馳馬來,以裹物授生,曰:“娘子言:今日學使之門如市:贈白金二百,為進取之資[28].”生辭曰:“娘子惠我多矣!自分掇芹非難[29],重金所不敢受。但告以姓名,繪一小像,焚香供之,足矣。”婢不顧,委地下而去。
  生由此用度頗充,然終不屑夤緣[30].後入邑庫第一。以金授兄;兄善居積,三年舊業盡復。
  適閩中巡撫為生祖門人,優恤甚厚,兄弟稱巨傢矣。然生素清鯁[31],雖屬大僚通傢,而未嘗有所幹渴[32].一日,有客裘馬至門[33],都無識者。
  出視,則傅公子也。揖而入,各道間闊[34].治具相款,客辭以冗,然亦不競言去。已而餚酒既陳,公子起而請問[35];相將入內,拜伏於地。生驚問何事。愴然曰:“傢君適罹大禍,欲有求於撫臺[36],非兄不可。”生辭曰:“渠雖世誼,而以私幹人,生平所不為也。”公子伏地哀泣。生厲色曰:“小生與公子,一飲之知交耳,何遂以喪節強人[37]!”公子大慚,起而別去。
  越日,方獨坐,有青衣人入,視之,即山中贈金者。生方驚起,青衣曰:“君忘珠花耶?”生曰:“唯唯,不敢忘。”曰:“昨公子,即娘子胞兄也。”
  生聞之,竊喜,偽曰:“此難相信。若得娘子親見一言,則油鼎可蹈耳[38];不然,不敢奉命。”青衣出,馳馬而去。更半復返,扣扉入曰:“娘子來矣。”
  言未幾,女郎慘然入,嚮壁而哭,不作一語。生拜曰:“小生非卿,無以有今日。但有驅策,敢不惟命!”女曰:“受人求者常驕人,本人者常畏人,中夜奔波,生乎何解此苦,衹以畏人故耳,亦復何言!”生慰之曰:“小生所以不遽諾者[39],恐過此一見為難耳。使卿夙夜蒙露,吾知罪矣!”因輓其祛[40],隱抑搔之。女怒曰:“子誠敝人也[41]!不念疇昔之義,而欲乘人之厄[42].予過矣[43]!予過矣!”忿然而出,登車欲去。生追出謝過,長跪而要遮之。青衣亦為緩頰。女意稍解,就車中謂生曰:“實告君:妾非人,乃神女也。傢君為南嶽都理司[44],偶失禮於地官[45],將達帝聽[46];非本地都人官印信[47],不可解也。君如不忘舊義,以黃紙一幅,為妾求之。”
  言已,車發遂去。生歸,悚懼不已。乃假驅祟,言子巡撫。巡撫謂其事近巫蠱[48],不許。生以厚金賂其心腹,諾之,而未得其便,既歸,青衣候門,生具告之,默然遂去,意似怨其不忠。生追送之曰:“歸語娘子,如事不諧,我以身命殉之!”既歸,終夜輾轉,不知計之所出。適院署有寵姬購珠[49],生乃以珠花獻之。姬大悅,竊印為之嵌之[50].懷歸,青衣適至。笑曰:“幸不辱命。但數年米負賤乞食所不忍鬻者,今還為主人棄之矣!”因告以情。
  且曰:“黃金拋置,我都不惜。寄語娘子:珠花須要償也。”
  逾數日,傅公子登堂申謝,納黃金百兩。生作色曰:“所以然者,為令妹之惠我無私耳;不然,即萬金豈足以易名節哉!”再強之,聲色益厲。公子慚而去,曰:“此事殊未了!”翼日,青衣奉女郎命,進明珠百顆,曰:“此足以償珠花否那?”生曰:“重花者,非貴珠也。設當日贈我萬鎰之寶[51],直須賣作富傢翁耳;什襲而甘貧賤[52],何為乎?娘子神人,小生何敢他望,幸得報洪恩於萬一,死無憾矣!”青衣置珠案間[53],生朝拜而後卻之。越數日,公子又至。生命治餚酒。公子使從人入廚下,自行烹調,相對縱飲,歡若一傢。有客饋苦糯[54],公子飲而美之,引盡百盞,面頰微頳
  [55],乃謂生曰:“君貞介士[56],愚兄弟不能早知君,有愧裙釵多矣[57].傢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58].”生喜懼非常,不知所對。公子辭而出,曰:“明夜七月初九,新月鈎辰[59],天孫有少女下嫁[60],吉期也,可備青廬[61].”次夕,果送女郎至,一切無異常人。三日後,女自兄嫂以及婢僕大小,皆有饋賞。又最賢,事嫂如姑。
  數年不育,勸納副室,生不肯。適兄賈於江淮,為買少姬而歸。姬,顧姓,小字博士,貌亦清婉,夫婦皆喜。見捨上插珠花,甚似當年故物;摘視,果然。異而詰之,答雲:“昔有巡撫愛妾死,其婢盜出鬻於市,先人廉其值,買而歸。妾愛之。先父無子,生妾一人,故所求無不得。後父死傢落,妾寄養於顧溫之傢。顧,妾姨行,見珠,屢欲售去,妾投井覓死,故至今猶存也。”
  夫婦嘆曰:“十年之物,復歸故主,豈非數哉。”女另出珠花一朵,曰:“此
  物久無偶矣!“因並賜之,親為簪於髻上。姬退,問女郎傢世甚悉,傢人皆諱言之。陰語生曰:”妾視娘子,非人間人也;其眉目間有神氣。昨簪花時得近視,其美麗出於肌裏,非若凡人以黑白位置中見長耳。“生笑之。姬日:”君勿言,安將試之。如其神,但有所須,無人處焚香以求,彼當自知。“
  女郎綉襪精工,博士愛之,而未敢言,乃即閨中焚香祝之。女早起,忽檢篋中,出襪,遣婢贈博士。生見而笑。女問故,以實告。女曰:“黠哉婢乎!”
  睏其慧,益憐愛之;然博士益恭,昧爽時,必薫沐以朝[62].後博士一舉兩男,兩人分字之[63].生年八十,女貌猶如處子。生抱病,女鳩匠為材[64],令寬大倍於尋常。既死,女不哭;男女他適,女已人材中死矣。因並葬之。
  至今傳為“大材塚”雲。
  異史氏曰:“女則神矣,博士而能知之,是遵何術歟?乃知人之慧,固有靈於神者矣!”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閩:福建省的簡稱。因秦設閩中郡而得名。
  [2]市:買。祝儀:賀禮。
  [3]晚生剌:自稱晚生的名帖。晚生,舊時後輩對前輩的謙稱。
  [4]貴倨:白貴傲人。
  [5]貴胄:指貴族子弟。胄,後代。
  [6]杖而起:扶着拐杖站起為禮。
  [7]周旋:揖讓應酬。
  [8]枉:枉駕;光臨。
  [9]逷(dàng蕩)地:倒地。逷,跌倒。
  [10]磨鏡者:磨鏡人。古時用銅鏡。鏡用久發黯,需磨洗使之發亮。
  [11]稔:熟悉。
  [12]二執名:猶言“指名”。
  [13]申證:明證。申,明白。
  [14]頌(róng容)係:關押在獄,不加刑具。頌,寬容。
  [15]直指:漢代官名。朝廷直接派往地方檢查吏治及司法的官員,也稱直指使者或“綉衣直指”。明清時,則有巡按御使分至各地巡察。巡方:巡行地方考察。
  [16]廉:考察,查訪。
  [17]衣巾革褫:褫奪衣冠;指革除功名。舊時生員犯罪,須先由學官報請革除功名,然後才能逮捕動刑。
  [18]辨復:革除功名的生員,經辨明無罪,恢復功名,稱“辯復”。
  [19]無妄之禍:此據鑄雪齋抄本;無妄,原作“無望”。意外的災禍。
  [20]太息:嘆息。
  [21]白手:空手。
  [22]置去:指賣掉。置,棄置。
  [23]應竟子試;參加初級考試。這裏指米生放棄“辨復”,欲重新考取生員資格。
  [24]停驂(cān餐):此謂停馬。驂,本指一車三馬中的邊馬。
  [25]衣頂:此指生員冠服,代指生員資格。
  [26]童子:即“童生”。明清時代,未取得生員資格的讀書人,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童生”或“儒童”。
  [27]款段:馬走得很慢。
  [28]如市:如同貿易的場所;隱指學使之門賄賂公行。進取:努力爭取;此指“辨復”功名,努力上進。
  [29]掇芹:科舉時代稱考取秀纔為掇芹。語出《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因而也稱“人泮”。
  [30]夤(yín銀)緣:攀附以升,喻攀附權要,以求仕進。此指賄賂學使,準予辨復。
  [31]清鯁:清正梗直,不苟隨俗。
  [32]幹謁:於求拜見:指請托。
  [33]裘馬:衣輕裘、策肥馬,形容闊綽。
  [34]間(jiàn建)闊:遠隔,指久別之情。
  [35]請間:請避開他人,單獨談話。間,隙。
  [36]撫臺:對巡撫的敬稱。
  [37]喪節:喪失品節。強人:逼人。
  [38]油鼎可蹈:烹人的油鍋也可以下去;喻不計生死。
  [39]遽諾:立即應允。
  [40]法(qū區):袖。
  [41]敝人:薄德之人,心術不正的人。
  [42]乘人之厄:猶言乘人之危。厄,危難。
  [43]過:錯。
  [44]南嶽都理司:道教神名。道教祟奉五嶽,謂每嶽皆有嶽神,各領仙官,玉女兒萬人治理其地。南嶽衡山嶽神,叫司天王。都理司,當係司天王的屬官。
  [45]地官:道教所信奉的神。道教以天官、地官、水官為二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46]帝:指天帝。
  [47]本地都人官,此指該省巡撫。都,總領。印信:官印。
  [48]巫蠱(gǔ古):巫師使用邪術加害於人。
  [49]院署:指巡撫衙門。院,撫院。巡撫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故稱“撫院”。
  [50]嵌:蓋印。
  [51]萬鎰(yì義)之寶:價值萬金的寶物。鎰,古時一鎰為一金,一金為二十四兩。
  [52]“什襲”句:意謂珍藏珠花,甘心貧賤、而不忍變賣。什襲,層層包裹,指珍藏。
  [53]案間:據鑄雪齋抄本,原作“案”。
  [54]苦糯:一種米酒。
  [55]頳(cheng撐):赤色。
  [56]貞介土:堅貞耿介的讀書人。
  [57]裙釵:代指女子。了此謂神女。
  [58]幽明:幽為陰,明為陽。這裏詣人神隔絶。
  [59]新月鈎辰:謂新月與鈎辰星間現;為佳期之兆。鈎辰,星名,在河
  漢之中。《西廂記》三本二折:“似這等辰勾(鈎),空把佳期盼。”謂盼佳期如等待辰鈎墾出,故以上隱指佳期。
  [60]天孫;星名,即織女星。《史記·天官書》:“織女,天女孫。”
  《索隱》:“織女,天孫也”。
  [61]青廬:古時婚俗,以青布幔為屋,於此交拜迎婦,稱“青廬”。
  [62]薫沐:薫香沐浴,消除濁穢,表示虔故。朝:拜見。
  [63]字:養育。
  [64]鳩匠,召集工匠。鳩,集。材,棺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