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納蘭詞典評   》 第39節:采桑子(而今纔道當時錯)(2)      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

第39节: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2)
  這首《采桑子》便是一例。"而今纔道當時錯",劈頭道來,恍如禪師的當頭一棒。但細想想看,這一句又有什麽特別的呢?如果翻譯成白話,無非就是"現在纔知道當時錯了";或如"人生若衹如初見",也不過是"人和人之間要是都能保持最初見面時的感覺就好了";"當時衹道是尋常",就是"當初擁有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麽特別,直到失去了以後纔知道珍貴";這樣的句子如果拿到現在,恐怕就連《讀者》和《青年文摘》這樣的雜志都不會刊登,要登大雅之堂就更別想了。
  不過,從詞的正根來說,本來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東西,當初的知識分子去填詞,就好比現在的部長、局長和大學教授們去寫流行歌麯的歌詞,作為閑情逸趣倒也無妨,但畢竟不是個正經東西。但是,詞的魅力其實也正在這裏,正因為"不是個正經東西",纔更能夠直抒胸臆、不必遮遮掩掩,纔可以放下"文以載道"的黃金帽子,纔可以扯開"詩以言志"的西服硬領,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於是,最普遍不過的情感,最平常不過的言語,經過容若那浸淫着絶世之天資與學養的喉嚨,不經意地流露出來,遂成千古的名句。這,就像莫迪裏阿尼在酒醉之中、在狂歡之後,匆匆幾筆散淡的勾勒,便可以在拍賣會上贏得一個天價。
  "而今纔道當時錯,心緒凄迷",另一種美,就在於語言的歧義。"當時錯",現在纔明白了、纔後悔了,可是,當時"錯"的究竟是什麽呢?是我當初不應該與你相識,還是當初我與你不該從相識而走得更近,還是當時我應該牢牢地抱住你、不放你離去?--"錯",可以是此,可以是彼,詞中並沒有交代清楚,也不需要交代清楚,那個寬敞的空間是留給讀者的想像力的,作者不應該去侵占、去剝奪,也不能夠去侵占、去剝奪。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這句是設想那個女子,她在偷偷垂淚,她是在為我傷心,還是在為自己傷心?是在為失去的傷心,還是在為得到的傷心?
  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當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靈蕓,薛姑娘不忍遠離父母,傷心欲絶,等到登車啓程以後,薛靈蕓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淚流在玉唾壺裏,染得那晶瑩剔透的玉唾壺漸漸變成了紅色。待車隊到了京城,壺中已經淚凝如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
第3節:序(3)第4節:減字木蘭花(1)
第5節:減字木蘭花(2)第6節:畫堂春(1)
第7節:畫堂春(2)第8節:畫堂春(3)
第9節: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1)第10節: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2)
第11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第12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2)
第13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3)第14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4)
第15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5)第16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6)
第17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7)第18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8)
第19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9)第20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0)
第21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1)第22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2)
第23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3)第24節: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