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正解   》 第39節:第一節 進步源於好學(3)      劉德江 Liu Dejiang

  我們發現過去的仁人賢士成功可以一直追溯到他們拿起書籍的那一天。在現代成功的人士之中,他們大多數都酷愛讀書,自小學開始,經由中學、大學,以至於成年以後。積纍知識能力的提高對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響,沒有見識短淺的人能成大事的。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註重自己的學習能力,必須能夠勤於學習,善於學習,並且終身學習,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所成就。成纔者,往往有淵博的學識、獨特的見解、優雅的談吐……而這些莫不是從學習得來的。
  清代的曾國藩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榜樣。他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傢,從小酷愛讀書。九歲時他已經讀完了五經;十五歲時,受教讀《周禮》、《禮記》,直到能夠背誦,還讀了《史記》和《文選》。這些恐怕就是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
  讀書學習對曾國藩來說一直都很重要,他認為美服可以沒有,佳餚可以沒有,華宅乃至女人也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書,不能不讀書,讀書學習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1836年的那次會試落第後,他自知學識的深度和廣度還有不足之處,需要繼續苦讀,便立即收拾行裝搭乘運河的糧船要回湖南。
  在回傢的時候他想利用這次機會作一次江南遊,實現古人所說"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令他苦惱的是身邊所剩的盤纏已經所剩無幾。好在路過睢寧時,遇到了睢寧知縣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與曾國藩傢是世交。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他所任的縣上玩幾天。在交談中得知這位湘鄉舉人會試未中,並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有心想幫助曾國藩。後來從曾國藩的言談舉止中,他看出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將來前途無量,心裏甚是喜歡。在曾國藩離開睢縣時,易作梅藉給他一百兩銀子作路費,並在臨別時給了他幾兩散銀。
  一路上他走走停停,邊讀書邊遊玩。當他經過金陵時,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便流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塊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愛不忍釋,他太需要這麽一部史書來增加自己的學識。一問價格,使曾國藩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上所有的錢相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而那書商似乎猜透了這位年輕人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點兒也不能少。曾國藩心中暗自盤算:好在金陵到湘鄉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錢定好,沿途就不再遊玩了,省吃儉用,所費很有限。自己隨身所帶的鼕季衣物在這初夏季節也用不着,不如拿去當了換點盤纏。
  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鋪,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回來。此時,他如獲至寶,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花這麽多錢購置東西。此一舉動,足見曾國藩青年時代讀書求學的熱情。傢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兩銀子換回一大堆書的消息後,不怒反喜:"爾借錢買書,吾不惜為汝彌縫,但能悉心讀之,斯不負耳。"可見父親對兒子讀書求學之心的滿意程度。
  終於不負父親的期望,回傢之後曾國藩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嗣後每日點十頁,間斷就是不孝。"曾國藩發憤攻讀一年,這部《二十三史》全部閱讀完畢,此後便形成了每天點史書十頁的習慣,一生從未間斷,一部《二十三史》爛熟於胸。正是源於這種好學,曾國藩最後終於成為名震四方的大學者、清朝中興的重臣。
  莫患人不知己
  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篇第十四》)白話的意思即是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衹愁我自己無能。這個道理好像人人都懂,不過做起來就比較睏難。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發牢騷說領導如何不理解他,讓他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反過來我們卻很少聽見有人說不怪別人,都怪他自己能力太差。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主要在於人們沒有真正認清楚學習的重要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