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学感悟集:论语力   》 第39节:万代一宗的天下第一家孔族渊源(2)      Yu Dan    Kong Jian

  刘邦一统中原后,于公元前195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令其主持孔子祀事。后来汉元帝诏以孔子第13代孙孔霸以所食邑托孔子,这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的开始。
  数十代间,孔子嫡传由"君"而"侯",至唐玄宗年间,改封孔子第35代孙孔之为文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当时仁宗赵祯认为:"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遵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为文宣公,孔氏子孙去国号而袭谥号,礼之失也。"因而,改封孔子第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一度有改为"奉圣公",但旋即于崇宁三年(1104年)又改为衍圣公。
  从此,衍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了长达八百余年。
  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
  孔子的家乡在中国的山东省曲阜市。从孔子开始算起到我这一代是第75代,经历了2500多年。祖先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孔府也是孔子后裔们一直居住的府第,外观呈宫殿式,坐北朝南三启六扇镶红边的黑漆大门。门的上方悬挂着用金文字书写的"圣府"的匾额。这就是孔府在中国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子子孙们的家。
  孔子在世的时候,曲阜这个地方只不过是个远离市镇的小巷子。现在,孔府大门的旁边有了一个两扇的小门,据说那是孔子故居的门。据说孔子一生非常清贫,全家只有三间住房。
  我小的时候祖父带我去过几次"三孔",在孔子故居的旁边有一口古井,这个地方用石头栏杆围了起来,据说这是孔子母亲当年提水的地方。据说皇帝以前来此视察时,就说要大臣们经常喝这口古井的水。
  而且在古井的旁边有一台破旧的车子,传闻说那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03)孔子到中原一带被分割为鲁、宋、卫、陈、齐、楚等各国巡游时所乘坐的。
  孔子死后200年左右,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9-前87)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教的正统性,第一次宣布儒教成为国家正式的教义,孔子的典籍成为学者和政治家们的主要学习书籍。
  据史书记载,历代帝王中来到孔子庙巡游的有前汉的高祖刘邦、后汉的明帝刘庄、后汉的章帝刘坦、汉朝的安帝刘佑、魏朝的文帝曹丕、唐朝的高帝李治、后周的太祖郭威、宋朝的仁宗赵祯、清朝的圣祖玄烨(康熙帝)等历代皇帝。
  每每祭孔时这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对先祖孔子行叩拜大礼,这可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贵族不曾享受过的礼遇。
  解放以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都来曲阜访问、拜过孔子。蒋介石、冯玉祥、孔祥熙等人也都先后来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1)第2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2)
第3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3)第4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4)
第5节: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节: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节:序二 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1)第8节:序二 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2)
第9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1)第10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2)
第11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3)第12节:于丹《论语》扶桑行(1)
第13节:于丹《论语》扶桑行(2)第14节:于丹《论语》扶桑行(3)
第15节:于丹《论语》扶桑行(4)第16节:于丹《论语》扶桑行(5)
第17节:于丹日本讲座(1)第18节:于丹日本讲座(2)
第19节:于丹日本讲座(3)第20节:于丹日本讲座(4)
第21节:于丹日本讲座(5)第22节:于丹日本讲座(6)
第23节:于丹日本讲座(7)第24节:于丹日本讲座(8)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