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对家族本来颇有责任感,想振作家风,想延续宁国公的辉煌。因此,她跟掌管荣国府的女强人王熙凤最知心,最投缘。可惜的是,秦可卿嫁到宁国府之后面临的状况非常糟糕:老公公贾敬不理家务,整天跟道士们一起乱羼,后来干脆躲到道观里,炼丹求长生,连家都不回;公爹贾珍胡作非为,几乎连宁国府的底都翻过来;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蓉是个纨绔子弟,只会跟在贾珍屁股后边学坏、作恶、助纣为虐;而尤氏怯懦无能,对丈夫一味顺从,对前房的儿子
贾蓉连管都不敢管。秦可卿是聪明人,她看到宁国府虽然有过赫赫扬扬的家世,有眼前的富贵生活,但实际上坐吃山空,快完蛋了。她想有所作为,她尽力按照“贤妻良媳”和“善人”模式打造自己,她尊老爱幼、和善对人。在为人处世上,秦可卿留给两府各种人的印象很好,她死后“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的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莫不悲号痛哭”。这段描写说明秦可卿曾经努力做宁国府好的管家婆,做贤惠的儿媳,贤良的妻子,治家的能人。但宁国府是个大染坊,多白的布掉到里边都会变色。想有所作为的秦可卿不仅不能有所作为,还不由自主地身陷泥潭,成了宁国府“性丑闻”的中心人物。也就是说,自从陷入宁国府这潭混水之后,秦可卿渐渐风流,渐渐放荡起来。她跟贾蔷传出丑闻后,因为贾珍将贾蔷逐出宁国府而把这段风流事中止了,估计秦可卿很可能就是因此被贾珍抓住把柄胁迫,成了贾珍爬灰的对象。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暴露后,她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只有上吊一条路。而她在上吊之前仍惦记着如何为贾氏宗族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这,就是秦可卿托梦的缘故。
秦可卿本来能对振兴贾氏家族有所作为,是贾宝玉早就看到的。甲戌本脂砚斋解释贾宝玉听到秦可卿死讯时吐血原因是:“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奇怪,“富贵闲人”贾宝玉居然考虑起家族兴亡来。这也是《红楼梦》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吧?向贾珍举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不也是宝二爷吗?这说明贾宝玉是有眼光的。
秦可卿为什么托梦给王熙凤?因为她不可能托梦给其他人。给贾珍?不行,正是贾珍把秦可卿本人、也把宁国府引上了不归路;托梦给贾蓉?也不可能,秦可卿和贾蓉本来就是表面上相敬如宾、实际上同床异梦的夫妻;托梦给尤氏?岂不成“鸡对鸭讲”?秦可卿只能托梦给平时和她关系最密切的王熙凤。她认为只有王熙凤可能挽救两府的没落。这一点秦可卿对王熙凤说得很明确:“婶婶,你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一句话抹倒贾府所有束带顶冠者。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婆,也是荣国府实际掌权人物。王熙凤处世的能力、口才、心机大大超过贾府男子汉。照秦可卿看来,要想制止贾氏家族走下坡路,或者至少在走下坡路甚至遭受灭顶之灾时能留有退步,唯有靠王熙凤。秦可卿看对了一点,那就是王熙凤的能力超过贾府的男人。秦可卿没看到或想不到的是,王熙凤作恶的能力、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能力也超过贾府的男子。王熙凤办的坏事正是后来贾府被抄的缘故之一。
秦可卿托梦深谋远虑
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有三个内容,即第一,要切记“树倒猢狲散”的名言;第二,要采取措施保护危难时刻的家族;第三,马上要有件大喜事到来,但最后还是“盛筵必散”。三个内容都跟曹雪芹的家世有密切的联系,也使阅评《石头记》的脂砚斋和畸笏叟发生了对曹氏家世的联想,结果是畸笏叟干预了秦可卿之死的写作,让曹雪芹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写成病死。脂砚斋在抄写第十三回时回前有句话:“删去天香楼一节,即是不忍下笔也。”
秦可卿托梦的第一个内容是: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倘或乐极生悲,应了“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