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直來直去   》 封閉的視角/開放的視角      葛紅兵 Ge Gongbing

  葛紅兵:從這個角度,總的說來我覺得中國當代學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比魯迅、周作人他們要封閉一些。比如周作人在講泰戈爾來華的時候,因為泰戈爾是個東方主義者,周作人就對中國政府和中國詩界、創作界對泰戈爾來華的熱烈歡迎表示了反感,他說中國應該歡迎,甚至不希望泰戈爾訪華。他的這種態度是抱着對西方世界更為開放的心態來對待的。今天的學者會反過來,像薩伊德的觀點在中國的流行,包括《日本可以說不》這種書在中國的流行和宣傳,西方人崇拜東方的報道等等,這種心態完全和魯迅、周作人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總的來說,當代知識分子在這方面心態更加狹隘一些。  王宏圖:這一點也是和幾十年的政治教育的慣性有關。我們談了那麽多美國,宣傳的焦點集中到美國,但即使我們到過美國的人對美國的瞭解又有多少?實際上要瞭解一個民族,文學還是最有力的途經。比如說我們不能從布什,奧爾布萊特這樣的人身上去瞭解美國人,而應該從梭羅、馬剋?吐溫、福剋納、海明威和弗羅斯特等人的身上去瞭解。其實美國人的精神世界比我們大多數人想象得要復雜的多,他們表面上熱情,而內心比較冷,對待工作有清教徒似的熱情,同時懷有作為上帝選民的優越感。我們不能把那些政客看成美國人的代表。  郜元寶:中國知識分子在認識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的時候,如果撇開宗教的角度,文學的角度,藝術的角度,僅僅集中在政治經濟角度上的話,我們也許衹會認識到一個沒有美國人的美國,或者是衹有剋林頓的美國,衹有布什的美國,衹有比爾蓋茨的美國。(葛紅兵:還有好萊塢的美國)這種事情其實是一個歷史的事實,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而且正在發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世界出版社
乖孩子、好孩子是大人們的精神鴉片童心、愛心、好奇心農民是對我最大的贊美
摘掉中産階級眼罩魯迅:被誤讀的大師(1)魯迅:被誤讀的大師(2)
魯迅:被誤讀的大師(3)錢鐘書:被神話的“大師”(1)錢鐘書:被神話的“大師”(2)
錢鐘書:被神話的“大師”(3)金庸:被拔高的“大師”(1)金庸:被拔高的“大師”(2)
中國文壇對王小波不公平(1)中國文壇對王小波不公平(2)瀋從文對思考文學家在中國的命運有幫助
瀋從文對思考文學家在中國的命運有幫助(2)莫言及其待解問題(1)莫言及其待解問題(2)
莫言及其待解問題(3)莫言及其待解問題(4)莫言及其待解問題(5)
劉醒竜:文學能給鄉土什麽(1)劉醒竜:文學能給鄉土什麽(2)劉醒竜:文學能給鄉土什麽(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