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權勢:官崽哲學的流弊   》 第39節:颼的一聲射出      柏楊 Bai Yang

  雖然如此,但一個人要想真的就死心塌地的這麽認了輸,也不容易。柏楊先生這些年來,表面上好象與世無爭,實際上我一直在虎視眈眈的猛覷機會,一旦平地一聲雷,還是想結結實實熱鬧一陣子。讀者老爺千萬不要以為我又信口開河,咦,君沒有看報乎,連楊傳廣先生都受不了門前冷落車馬稀,也在躍躍欲動哩。
  其實,我如果是楊傳廣先生,我也受不了門前冷落車馬稀。想當年身為十項全能,蜚聲國際,尤蜚國內,他抽了一下筋,報上就發出了頭條標題,他放個屁,體育專傢就分析該屁所表示的哲學意義。像《封神榜》上的雷震子先生一樣,忽然長出了肉翅膀,今天飛到羅馬,明天飛到東京,所到之處,衆星捧月,連希臘王子都高舉國旗,繞場一周,衹楊大牌先生,高踞臺上,蓋天生的嬌嫩細胞,自不能同凡品也。結果上天偏負苦心人,在第十八屆世運會上,一個觔鬥栽了下來,栽了觔鬥之後,對全國同胞毫無一言表示慚愧,卻拉住他的大嘴妻子,喘氣日:"讓我們去北海道休息休息,忘掉世運吧!"從此鋼鐵人變成稻草人,一天比一天涼啦。在美國雖然找了一個差事,餬口度日,但該差事能有多大,實在問題重重。美國人不像中國同胞,他們是見過大場面的,連過氣的國王陛下都在那裏洗盤子,就是體壇上,人傢的金牌銀牌銅牌以及各式各樣的牌,滿坑滿𠔌,隨便一個中學堂的女學生,在世運上都弄了一個金牌,對一個異國異種的銀牌老漢,能看到眼裏乎哉。而稻草人先生的中文程度不足以教中文,英文的程度不足以搞學問,三十年來,靠蹦蹦跳跳過日子,如今要他用蹦蹦跳跳以外的本領,恐怕該差事大不到那裏去也。於是乎,閑饑難忍,套一麯《疏齋樂府》曰:"想當年羅馬豪華,卻東京歸來,玉樹無花。商女歌聲,臺灣西望,衹見淡水籠煙沙。"這種寂寞,有些人可以"甘"之,有些人便"甘"不了矣。
  稻草人先生那段詩意盎然的話:"讓我們去北海道休息休息吧!"最後好象是沒有去成,大概連體育官崽都覺得不好意思再拿小民的納稅錢供稻草人夫婦去遊山觀景;至於"忘掉世運吧"!似乎也很難忘掉。好象柏楊先生,永遠忘不掉張勳大帥一樣,而由這一次稻夫人周黛西女士的一封信,可以看出端倪。
  前兩天報上載,稻夫人寫了一封信給中華全國體育會會長,代稻草人先生要求參加今年(一九六六)在泰國舉行的亞洲運動會,中國人吃驚之餘,奔走相告,有人齜牙,有人咧嘴,有人曰:"無恥之尤,無恥之尤。"有人曰:"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柏楊先生卻半天沒說話,蓋第十八屆世運之後,把要說的話都說完啦,全文俱載《大愚若智集》。蓋柏楊先生對任何一件事,衹說一遍就算啦。但這一次因為是稻夫人出的面,有點花樣翻新的趨勢,所以憋了又憋,覺得再憋能憋出痔瘡來,仍是要說上一說。
  47.颼的一聲射出
  柏楊先生平生最不贊成"隨便找一個主義",除非是人老珠黃,自己承認,同時別人也承認,前途已經到此為止,再踢騰也踢騰不出來啥名堂啦。如果真的到這一步,怎麽將就都沒關係。常見一些哀樂中年的朋友,已四、五十歲,還沒有走到成功的路上,隨便找上一個,騙也好,搶也好,我倒是覺得其行可憐,而其心可憫,也未嘗不可,蓋傳宗接代要緊。不過如果並沒有真的到了窮途末路,仍有一綫希望,那麽還是稍安勿躁為宜。寧可等到年華老去,四大皆空之後,再隨便找一個,千萬別在仍有掙紮餘地之時,隨便找一個。萬一大發起來,就會産生不平衡的煩惱,煩惱發生在男人身上,還比較容易,煩惱發生在女人身上,就濕手和面,不摔不行,摔又摔不掉。
  夫婦二人,性格不一定相同,但須配合。見解不一定相同,但也須配合。氣質不一定相同,境界也不一定相同,但也都須配合。如果配不上合,那配不上的一方,就必須努力去配。丈夫是個急性子的人,妻子就得行動快一點。妻子是個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丈夫就不能說那玩藝是"雞貓子喊叫""猶如打架",就得學習學習文明生活,瞭解瞭解誰是貝多芬先生和啥是交響樂。丈夫是個溫吞水,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妻子就得學習忍受他的沉默。妻子不愛空閨獨守,丈夫就得多留在傢裏。丈夫如果平易近人,妻子就得多吃謙虛藥。
  柏楊先生也最不贊成國際通婚,尤其最不贊成東西方的國際通婚。蓋國際通婚,不易平衡,君不見丹麥公主嫁給希臘國王乎,她成了王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學希臘話。君又不見葛麗絲凱莉女士嫁給摩納哥王儲乎?她的第一件事也是學法語。言語上如果一天不能配合,她就一天坐不穩。不過白種人通婚,雖然國度不同,因為長得一模一樣,風俗習慣也差不多,衹要言語一通,也就融洽啦。而白種人和黃種人通婚,除了言語之外,其它需要平衡的地方,多如牛毛,要用出吃奶的勁才能抓得結實。即以飲食一項而言,患腸胃病的,或者喜歡吃辣椒、吃麵條、吃涮羊肉、吃蛇羹的小子,就得三思而後行,此不過其中一也。更重要的是,夫妻雙方,每個人身上都擔負着二十年以上,迥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的教養,如果不努力去配,那苦就大啦。
  但我們也可以從此觀察,一個在國際通婚,尤其在黃白人種間國際通婚成功的人,一定充滿了活潑的性情和堅強的上進心。嗚呼,古人不云乎,"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謀取婚姻的幸福,也在自己也。
  本專欄自從復活以來,還沒有三個星期,就在這兩天之內,就接到不少怨聲載道的信。嗟夫,有些同胞似乎天生竜種,遇到心裏敬佩的,連一句誇奬的話都不屑出口。可是遇到心裏不舒服的,一封信或一張明信片就颼的一聲射出,國駡焉,省駡焉,《三字經》焉,《百傢姓》焉,使人連招架的工夫都沒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幽默和尊嚴第2節:又一發明第3節:適可而止第4節:萬惡之源
第5節:抓抓心裏奇癢第6節:中外妒大王第7節:因詩殺甥第8節:江郎纔盡
第9節:努力猛烤第10節:由弱變強第11節:死不認錯第12節:孑孓先生
第13節:孑孓分類第14節:孑孓血統第15節:孑孓嘴臉第16節:額手稱慶
第17節:實在記不清第18節:冒出幾個主意第19節:李宗吾之學第20節:且看其經
第21節:另一發明第22節:無心無肝第23節:短視第24節:用啥交流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