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從狼性到羊性:中國人的性格歷程   》 第39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30)      張宏傑 Zhang Hongjie

  更為奇怪的是,死不道歉的日本人居然單單嚮韓國人道了歉!1992年,日本首相宮澤喜一在出訪漢城的三天裏,先後8次表示謝罪。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對日本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訪問期間日韓發表了聯合宣言,日本首次承認了對韓國的侵略,並正式道歉。
  到現在為止,日本還沒有正式嚮中國道歉。
  這一次,中國人的外交智慧不但世界看不懂,連中國人自己也看不懂了。
  (四)"宋襄公主義"的根源
  恥於言利是中國傳統。
  中國人其實不是不要利益,中國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麽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義"。"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萬物而不爭,故能勝"。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樹立自己"仁義"的形象,以此來感化他人,徵服他人,使人樂於為已所用。"仁義"的訣竅就是"吃小虧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時的退讓、犧牲,來換取牢固的聲譽,換取他人無條件的信任,以利於開基立業。所以,歷代群雄紛徵之時,那些傑出人物總是要剋製自己一時的欲望,祭出仁義的大旗,把自己的軍隊包裝成"仁義之師","吊民伐罪"。所以劉幫進鹹陽時先要約法三章,劉備敗走時浩浩蕩蕩地帶着逃難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時提出"迎闖王不納糧"。
  做為最精通中國社會運轉奧秘的偉人,毛澤東對"王道"、"仁義"的運用達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紅軍和共産黨,正是因為自己"上門板","睡大街","不拿群衆一針一綫",因為自己"艱苦卓絶"、"關心群衆",因為自己的"忍辱負重"、"堅忍為國",因為自己無與倫比的犧牲精神,纔逐漸打破了共産共妻的反動宣傳,一點點地感動了斯諾、史沫特萊,感動了魯迅、聞一多、瀋鈞儒,一步步地贏得了全國人民的真誠擁護,最終奪取了政權。
  開國之後,正如同把軍事鬥爭經驗運用於經濟建設一樣,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經驗運用到了國際鬥爭之中。他試圖用中國人民令人吃驚的自我犧牲精神、堅忍為公精神來感動世界,在國際社會來個農村包圍城市,團结帶領第三世界國傢來爭取世界革命的偉大勝利,使自己超越馬恩列斯,成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所以,他的外交路綫中沒有絶不許提"國傢利益",在中國人成批餓死的時候,一艘艘載滿糧食的大船駛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國傢,在與周圍所有國傢的爭端中,中國都是高姿態、大氣度。
  然而,國際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利益角鬥場,一個巨大的利益交換市場。國際社會並不是中國社會,中國人的那一套迂回麯折在大智慧在這裏是對牛彈琴。國際社會的規則是赤裸裸的,直截了當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則出牌,那麽你所得到衹有損失和失敗。在這裏,任何的無私奉獻,任何的過度忍讓,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在國際上,做"活雷鋒",歷來沒有好下場。早在明朝萬歷年間,日本侵略朝鮮,中國派出重兵,以慘重的犧牲,保衛了朝鮮。然而,時至今日,韓國和朝鮮的歷史書中記載得更多的,不是中國軍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軍紀者在朝鮮的搶掠姦淫。同樣,抗美援朝過去四十年後,朝鮮人已經忘了是中國人主導了那場戰爭。在他們自己的教科書中,那場戰爭的絶對主角是在他們偉大領袖的領導下的朝鮮軍隊,中國人似乎沒幫上什麽有用的忙。我們對印度人的大度,衹換來了印度人更大的恥辱感和對中國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還是把中國看做最大的危脅。而中國人對印尼排華事件的一聲不吭,則更引起了東南亞各國的疑懼,他們普遍以為中國人沉默的背後,會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領土問題上,中國越是示弱,別人就越是疑懼,他們不能相信一個如此巨大的國傢會真的如此軟弱。中國人的"活雷鋒"行動除了讓大傢不解外,並沒有換來任何好處,也沒有交下一個真心朋友。反倒是動不動把"美國的國傢利益"挂在嘴邊,欠繳聯合國會費,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美國,在國際上糾集了一幫鐵桿哥們,橫行霸道,呼風喚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一言難盡的日本(1)第2節:一言難盡的日本(2)
第3節:一言難盡的日本(3)第4節:一言難盡的日本(4)
第5節:一言難盡的日本(5)第6節:一言難盡的日本(6)
第7節:一言難盡的日本(7)第8節:一言難盡的日本(8)
第9節:一言難盡的日本(9)第1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
第1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2)第1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3)
第1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4)第1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5)
第15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6)第16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7)
第17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8)第18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9)
第19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0)第2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1)
第2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2)第2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3)
第2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4)第2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