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唐詩百話   》 39.杜甫:七言律詩二首      施蜇存 Shi Zhecun

  七言律詩雖然興起於初唐,定型於瀋宋,但詩人致力於這種詩體者,還不很多。一般人也不重視七言律詩。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所選錄的是至德元載(公元七五七年)至大歷末年(公元七七九年)這二十多年間的詩,他的自敘說:“選者三十六人,詩總一百三十二首。分為兩捲,七言附之。”他所選的主要是五言詩,偶有幾首七言詩,都編排在各人的五言詩之後,作為附選。這就反映出,直到中唐初期,五言詩仍然是正統,七言詩衹是附庸。在律詩中間,五言律的地位也高於七言律。
  律詩的“律”是初唐以來逐漸形成的。由於詩人們對聲調、音節、對偶的逐漸深入研究,律也從寬疏發展到細密。杜甫回到四川以後,作了大量的五、七言律詩。他從豐富的實踐中,掌握了律詩的種種條件和變化。他自己說過:“晚節漸於詩律細”,這個“細”字就是細密的意思。他自許晚年的詩,音律極為細密。他又曾寫一首詩誇奬他的小兒子宗武,有一聯道:“覓句新知律,攤書解滿床。”(《宗武生日》)這是說宗武近來作詩,已經懂得律法。為了鍛煉律法細密的詩句,就得攤開滿床的書去找詩料。杜甫給律詩開闢了新的境界。他的律詩裏出現了許多新穎的字法和句法,使唐代的律詩,無論在字句結構和思想感情的表現兩方面,都達到高度的發展。儘管高仲武當時還不很重視七言詩,但在中唐後期,杜甫的七言律詩已起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選兩首杜甫的七言律詩,都是在大歷元、二年旅居夔州(今四川奉節)時所作。同時他還寫了《諸將》五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等極有名的七言律詩。但這些都是組詩,最好作為一個整體來欣賞。如果抽取一二首來講,衹是窺豹一斑,不能見到杜甫對同一題目的各種變化處理。現在選講的兩首,從思想內容的角度來評價,未必是杜甫的代表作。我之所以選這兩首,企圖從一些淺顯易懂的作品中找一個“詩律細”的典型。因為詩的內容淺顯易懂,可以不必多作字句的解釋,而偏重於談談律詩的律。
  返照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
  衰年肺病惟高枕,絶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這首詩第一聯是把一個景色分兩句寫。楚王宮北,正是黃昏時候;自帝城西,還可見下過雨的痕跡。楚王宮和白帝城。都是夔州的古跡,詩人用來代表夔州。兩句詩止是說夔州雨後斜陽的時候。第二聯說斜陽返照到江水上,好象山壁都翻倒在江中,從四面八方聚攏來的雲遮蔽了樹林,使山下的村莊都看不見了。第三聯寫自己年邁病肺,止有高枕而臥,況且身在這遙遠的邊塞,感傷時事的心情,也衹好早早閉門,意思是說:沒有觀賞晚景的心情。夔州是川東的門戶,故稱絶塞。“愁時”和“肺病”作對,應講作“哀時”,哀傷時世,不能講作憂愁的時候。最後一聯說:夔州時局不穩,即將有豺虎作亂,這個地方不可久留,一心想回北方去而未能成行。
  “豺虎亂”是用王粲的《七哀》詩句“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杜甫有《夔府書懷四十韻》長詩一首,其中敘述了當時夔州人民的困苦和軍人的跋扈。到大歷三年,果然不出詩人所料,發生了楊子琳殺死夔州別駕張忠,據城奪權的亂事。末句意義比較隱晦,舊註以為此句“言在此屢遭寇亂,旅魂已將驚散也”(見《杜詩洋註》)。這是臆解,沒有扣上原句字面。“未招魂”不能講作“旅魂驚散”。而且,“南方”二字也沒有着落。“實”字是杜甫的特殊字法,有幾處用得出人意外。《秋興》第二首有一句“聽猿實下三聲淚”,和這裏的“實有未招魂”,從來都是含鬍讀過,沒有人講出作者本意。
  我以為,要理解這兩個“實”字,都必須揣摩作者的思想基礎。屈原被放逐在江南,形容憔悴。他的學生宋玉寫了一篇《招魂》以振作他老師的精神。其中有一句“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杜甫想到了這一句,用來比喻自己,所以說南方確實還有一個未招歸的旅魂,用以表達自己想回北方去的意志。讀杜甫此句,如果不聯想到宋玉的《招魂》,就無法體會這個“實”字的來歷。杜甫還有一首《歸夢》詩云:“夢魂歸未得,不用楚辭招”,可以作為此句的箋證。吳昌祺釋此句云:“南方非久居之地,何無人招我魂而去此土也。”(《刪訂唐詩解》)瀋德潛註云:“己之驚魂,不能招之北歸。”(《唐詩別裁》)這兩個註都是僅僅闡發詩意,而沒有聯繫《楚辭·招魂》,因而沒有接觸到“實有”二字的作用。
  《水經註》在描寫長江巫峽風景的一段中記錄了兩句漁民的歌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思想上涌現這個歌謠,所以說:聽了巫峽的猿啼,真要掉下眼淚。“三聲淚”是摘用原句中三個字。其實“三聲”是猿啼三聲,“淚”是行人旅客聽了猿啼而下淚。如果杜甫思想上沒有這兩句歌謠為依據,“三聲淚”本來不能成為一個詞語。杜甫詩集中已註明了這首漁民歌謠,故讀者容易瞭解這個“實”字。但是,除了《唐詩解》以外,都沒有註出《招魂》二句,故“南方”與“實有”都使人不易瞭解。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的結構和《返照》一樣,第一聯也是用兩句來概括眼前風景:渚清沙白,風急天高;猿啼悲哀,飛鳥回翔。第二聯分別描寫兩種印象最深的事物:無窮的落葉和不盡的長江。這兩句雖然是登高即景,但也是化用了屈原《九歌》的兩句:“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不過把洞庭改為長江。登高是九月九日重陽節日的民俗,故登高所見都是秋景;第三聯纔點明題目:遠離家乡的人,常常在客中感到悲秋的情緒,一生多病的人今天又獨自登高臺,度佳節。按照思想邏輯來體會,這兩句的次序應當倒過來。因“百年多病獨登臺”而感慨到“萬裏悲秋常作客”。這種情況,律詩中常見,因為要湊平仄與韻腳的方便。“萬裏悲秋常作客”這一句的思想邏輯是“萬裏作客常悲秋”。杜甫作此聯,肯定是先有下句而後湊配上句的。因為下句是與散文句法相同的自然句子,上句卻是構思之後琢磨出來的句子。做律詩的對句,藝術手法的過程大概如此。先抓住一個思想概念,定下一個自然平整的句子。然後找一句作對,這就要用功夫了。在覓取對句的過程中,也需要把先得的句子改動幾個字或詞語,使平仄或詞性對得更工穩貼切。“萬裏”止是用來代替一個“遠”字。“百年”,杜甫常常用來代替“一生”。此處如果用“一生多病”也可以和“萬裏悲秋”作對,但詩人選用“百年”,就比“一生”好得多。因為他把一個實詞改用虛詞,就是把邏輯思維改為形象思維。
  第四聯以傾吐自己憂鬱的情懷作結束,完成了登高悲秋的主題。“艱難”是指亂離的時世。在這困苦艱難的時世中,愈覺得怨恨自己的滿頭白發。“潦倒”是指自已的遭遇。在流浪不定的生活中又因病肺而停止了飲酒。
  杜甫的晚年生活,真是窮愁潦倒。這一時期的詩,都是哀音滿紙,使讀者悱惻無歡。但是他從廣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夏季,離成都東遊,在渝州(重慶)、忠州(忠縣)、夔州住了一個時期,又南下到沅、湘而最後死在耒陽,這六七年間寫的詩卻最多。大概無聊之極,止有天天吟詩,才能稍稍發泄他的憂鬱悲憤的情緒。這時他的詩律愈細,藝術上達到了高度精妙,真可以說是“窮而後工”了。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全篇結構,或者說篇法。第一首詩的前三聯都是對句,尾聯不對。第二首則四聯都是對句。律詩的要求,本來衹要中間兩聯是對句,首尾兩聯不需要對偶。但是,從初唐以來,有些詩人卻喜歡增加對句。前三聯是對句而尾聯不對的,已見於王維、常建的詩。首聯不對而後三聯全對的,已見於楊炯的《從軍行》。但這一形式的七律,後人作的極少。四聯八句全對的,恐怕創始於杜甫。瀋德潛評《登高》雲:“八句皆對,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這個評語,止有一半沒錯。八句皆對,是杜甫的“奇變”,而首聯起句用韻,並不是始於杜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第一聯“城闕輔三秦,風煙隔五津”早已是既對而又用韻了。
  不論是律詩或古詩,最後幾句總得點明主題思想。律詩尾聯如果用對句,必須有很高明的藝術手法才能完成這一任務。《登高》的尾聯,好象仍然和第三聯平列,敘述自己的老病情緒,而不象全詩主題思想的結束語。它不如《返照》的尾聯,不作對句,而意旨明白。瀋德潛也有一個評語雲:“結句意盡語竭,不必麯為之諱。”(《杜詩偶評》)意思是說:此詩最後二句沒有結束上文,表達新的意旨。勉強湊上一聯,實際是話已說完。這是一個缺點,不必硬要替作者辯護。這個評語,我以為是正確的。杜甫的五律及七律,八句全對的很多,其尾聯對句,往往迷失了主題思想。七律中止有《宿府》一首的尾聯雲:“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可以說是既對偶,又明白,又雄健的結句。
  兩首詩的第一句第七字,都用平聲字,都是韻。但兩首詩的聲調不同。“風急天高”句是仄起平收;“楚王宮北”句是平起平收。所謂起,是指第二個字;所謂收,是指末尾一字。一首律詩的第一句第二字,决定了第四、六字的平仄,也决定了全詩各句的平仄。現在把這兩首詩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對照如下:
  返照登高
  [句一]王(平)北(仄)黃(平)急(仄)高(平)嘯(仄)
  [句二]帝(仄)西(平)雨(仄)清(平)白(仄)飛(平)
  [句三]照(仄)江(平)石(仄)邊(平)木(仄)蕭(平)
  [句四](平)樹(仄)山(平)(仄)江(平)滾(仄)
  [句五]年(平)病(仄)高(平)(仄)(平)作(仄)
  [句六]塞(仄)時(平)閉(仄)年(平)病(仄)登(平)
  [句七]可(仄)留(平)虎(仄)難(平)恨(仄)霜(平)
  [句八]方(平)有(仄)招(平)倒(仄)停(平)酒(仄)
  這兩首詩的平仄粘綴完全符合規律,沒有一字失粘。每一首詩第二句的平仄與第一句對,第三句的平仄與第二句同。第四句的平仄與第三句對,第五句的平仄與第四句同。第六句的平仄與第五句對。第七句的平仄與第六句同。第八句的平仄與第七句對,與第一句同。這是五、七言律詩調聲的正格。但是這兩首詩由於第一句的平仄彼此不同,故全詩的平仄完全相反。
  我們再從句法的觀點來分析這兩首詩。我曾講過,律詩的第一聯和第四聯可以合起來成為一首絶句。這個方法,卻不能用於這兩首詩。因為這兩首詩都以前二聯寫景,後二聯抒情。前二聯之間沒有起承的關係,後二聯之間也沒有轉合的關係。《登高》的首尾二聯,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概念,因而無法截下來合成一首絶句。《返照》的尾聯可以相當於絶句的第三、四句,可是它的首聯卻沒有思想的發展,使尾聯接不上去,因此也不能合成絶句。
  一般的律詩,藝術中心在中間二聯,思想中心在首尾二聯。中間二聯要求對偶工穩,一聯寫景,一聯抒情,或一聯虛寫,一聯實寫,切不可四句平行。首尾二聯要通過中間二聯,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的起訖。杜甫《登高》一首卻以前二聯寫景,後二聯抒情。藝術中心強了,思想中心便削弱了。故吳昌祺評雲:“太白過散,少陵過整,故此詩起太實,結亦滯。”他指出了杜甫此詩的缺點在過於求整,以致起結二聯失之呆板。這個“滯”字就是瀋德潛所謂“氣竭意盡”。由此詩可見杜甫的過於追求“詩律細”,有時亦會損害思想內容的表現。許多人讀此詩,衹覺得它聲調響亮,對仗工整,氣韻雄健,而不註意它思想內容的不明確、不完整。楊倫竭力贊美此詩,評雲:“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這樣高的評價。必不為吳昌祺、瀋德潛等深於詩道者所贊同。至於《返照》一首,由前四句的寫景,興起後四句的抒情。尾聯不作對句,仍用散句說明自已衰老厭亂、無傢可歸的情懷,使讀者感到辭旨通暢,氣韻蒼老沉鬱,不失為七律的傑作。
  以上講的句法是句與篇的關係。現在再講一講每一句的結構。這也稱為“句法”,唐人稱為“句格”。兩首詩共十六句,全是上四下三的句法。但上四與下三結構各不相同。這裏先看每句的上四字,可以分出下列五個類型:
  (型一)風急/天高渚清/沙白}一對詞組
  衰年/肺病絶塞/愁時}
  (型二)無邊落木不盡長江}狀詞+名詞組
  萬裏悲秋百年多病}
  (型三)艱難苦恨潦倒新停}有動詞
  南方實有不可久留}
  (型四)返照入江}主謂語全
  歸雲擁樹}
  (型五)楚王宮——北}3字+l字結構,讀作2+2,
  白帝城——西}
  每句下三字的結構衹有二種類型:
  (型一)猿嘯——哀飛鳥——回}音節與詞性結構統一
  蕭蕭——下滾滾——來}
  繁霜——鬢濁酒——杯}
  豺虎——亂未招——魂}
  過雨——痕}
  (型二)常——作客獨——登臺}此三字或連讀或讀作2+1
  正——黃昏}
  翻——石壁失——山村}
  惟——高枕早——閉門}
  《返照》首聯的“正黃昏”與“過雨痕”實在不成對偶,故誦讀時必須互相遷就讀成“正黃——昏”或“過——雨痕”。
  七言律詩的句法結構,大概不外乎此。上四字必須是2+2格式。第二字與第三字必須分得開。象“楚王宮北”與“白帝城西”這種結構,讀時也衹能是“楚王/宮北”、“白帝/城西”。如果把“鳳凰”、“鬆柏”、“琵琶”、“蕭條”、“骨肉”等分不開的連綿詞作為詩句中的第二、三字或第四、五字,這是絶對不可能的。
  一九七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王績:野望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3.楊炯:從軍行
4.五七言絶句四首5.劉希夷:代悲白頭翁6.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製
7.瀋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8.雜言歌行三首9.陳子昂:感遇詩(上)
10.陳子昂:感遇詩(中)11.陳子昂:感遇詩(下)12.王梵志詩
13.初唐詩餘話14.王維:五言律詩三首15.王維:五言律詩二首
16.孟浩然:五言律詩三首17.孟浩然:五言律詩又三首18.高適:燕歌行
19.岑參:七言歌行二首20.早朝大明宮唱和詩四首21.王灣:五言律詩二首
22.邊塞絶句四首23.五言絶句四首24.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