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十九 可笑的盟约(2)
陈羡 Chen Xian
拓跋焘回到平城一看,宋国果然如崔浩预言,尽管口头上嚷嚷着要收复河南的地盘,其实根本就没有动作。拓跋焘大为叹服,加封崔浩为侍中、抚军大将军,更加重用他了。
这时候,安分了六年的宋文帝刘义隆才如梦方醒地正式派兵北伐;北魏已经解决了北面的隐患,可以一门心思地对付宋军了,刘义隆与父亲刘裕在战略上的差距真不是一点两点。宋国派使者田奇来到平城,向拓跋焘宣示主权:“河南以前是我们宋国的国土,中间被你们侵占,我军将收复旧土,但不会进入河北。”(宋国的口气,显然打仗底气不足,先跟对手说好底线,又哪能决一死战?)
拓跋焘一拍桌子,怒道:“我毛发还没干的时候就知道河南是我魏国的地方,你们怎么拿得走?如若你们进攻,我们可以撤军先避锋芒,等到冬寒地净,河水封冻,我军自然会重新占据这些地方。”
宋文帝沉不住气了,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30年),他命右将军到彦之与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率水军五万,由淮水入泗水,沿黄河西进;骁骑将军段宏率精骑八千直指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一万跟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三万监征讨诸军事。
这年夏天天旱,泗水河里的水都渗入了地下,水军的船只无法正常行驶,每天只走十来里路。到彦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进入黄河,此时已近秋天。前文说过,河南的四个重要据点从西向东是金墉(即洛阳)、虎牢、滑台、碻磝,北魏的鲜卑军队不适应夏秋之际在河南一带作战,而且河南一带的守军也偏少。拓跋焘听从崔浩的建议,主动撤出守军。
宋军一场漂亮仗没打,就占领了四座城池,西面的部队甚至进抵潼关。司州、兖州统统回归,宋军上下喜出望外。唯独刘裕旧部王仲德面有忧色地说:“你们这些年轻将领没跟胡人打过硬仗,哪里知道胡人狡诈之处。现在他们北退,一定是等着反击呢。假若冬天河水封合,他们肯定会再来的1
到彦之不过是刘义隆当年放在荆州的旧将,哪里听得进这些,只是一味向朝廷报喜。局促平凉一带的赫连定见宋军恢复河南,翻盘的信心大增,便派了使臣与宋国求和,订立盟约。双方相约共同攻打北魏河北之地,事成之后,以恒山以东归宋,恒山以西归夏。(我在《纵横十六国》中曾说过,这是一个可笑的盟约,早早划定势力范围,却完全不自量力。更何况这样临时抱佛脚的盟约,毫无诚信可言,最终留下一个笑柄,让北魏上下鄙视一把。)
拓跋焘听说夏宋同盟,决定先讨伐夏国。群臣都担心宋军乘虚渡河。拓跋焘又问崔浩,崔浩胸有成竹地分析道:“刘义隆和赫连定联合,看起来很强大,其实都是玩虚的,两家都希望对方先行动。宋军排兵布阵,有一大弱点:在河南东西绵延两千多里的战线上分散兵力,每处不过数千人。这样的阵势,防守还凑合,渡河进攻是万万不可能的。赫连定残根易摧,一攻即溃。届时我军再东出潼关,席卷河南,必获全胜。”
拓跋焘依计行事,命安颉等人在河北待命,只等天气寒冷,就渡河南下。他则亲率大军,进攻平凉。
夏国守平凉的是上谷公赫连社干,拓跋焘派赫连昌去招降不成,便又派安西将军古弼攻打安定。赫连定这时候正打下魏国的鄜城(今陕西洛川东南),听说平凉这边有危险,赶紧带了两万步骑兵救急,却被拓跋焘先算一步,以刚刚得到的高车骑兵袭击。赫连定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拓跋焘一路围追堵截,把赫连定的军队困在鹑觚原(今陕西长武西北)上。拓跋焘下令阻断对手的水草资源,夏军很快就人马饥渴,支撑不祝赫连定无奈出兵挑战,被北魏将军丘眷击败,死者上万。赫连定身受重伤,单骑逃跑,一路上收集残部和逃难的数万民众,西保上邽。(痛定思痛的赫连定在一年后率部西进,准备灭掉西秦和北凉后割据河西地区,可惜任务只完成了一半(灭西秦),就被吐谷浑骑兵击溃,身败国灭。)
赫连定的失败使关中各地的夏军再无战心,北魏很快就乘胜攻克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而东线的河南一带,也已捷报频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章 从南北对峙说起 | 一 刘裕发迹(1) | 一 刘裕发迹(2) | 二 桓玄的野心(1) | 二 桓玄的野心(2) | 三 六个月的皇帝梦(1) | 三 六个月的皇帝梦(2) | 四 强国之本(1) | 四 强国之本(2) | 五 拓跋珪功过(1) | 五 拓跋珪功过(2) | 六 拓跋嗣平内攘外(1) | 六 拓跋嗣平内攘外(2) | 七 卢循之乱(1) | 七 卢循之乱(2) | 八 二刘相争(1) | 八 二刘相争(2) | 九 翦除异己(1) | 九 翦除异己(2) | 十 讨灭宗室(1) | 十 讨灭宗室(2) | 十一 刘裕的最后一次辉煌(1) | 十一 刘裕的最后一次辉煌(2) | 十二 失去长安的帝业(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