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從代溝到世紀溝(1)      許知遠 Xu Zhiyuan

  人是如此迷戀於為歷史下定義。
  ——席勒
  1656年,荷蘭天文學家剋裏斯蒂安,惠更斯做成了第一架擺鐘。惠更斯可能無法預見,他的發明將給人類歷史帶來怎樣深刻的變化。這個迅速滲透到人類生活每個領域的發明,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將我們引誘人了一個由時間構築邊界的封閉環境之中。而發生於18世紀後半葉的啓蒙運動,則為我們打開了眼界,觀察到世界的龐雜。在這種龐雜面前,精確的時間表現出其無比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必須依靠它安排我們日趨復雜與快速的生活。現代歷史學家很願意承認,1789年的法國革命是進入現代歷史的人口。從它開始,技術與經濟的進步成為歷史的主綫,而且這條綫索的方向已經不可逆轉,並且它呈加速度。有了惠更斯的發明與啓蒙運動帶來的歷史影響,我們便很容易地進入“代溝”與“世紀溝”這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都是人類在面對無法全面理解與掌握的世界時,我們渴望用強製手段來人為地劃分歷史。把自己歸人這個世代或者那個世紀,這樣我們的目光就可以相對集中。
  第一次出現明確的“世紀溝”的概念,是19世紀與20世紀之間。一種強烈的憂鬱與不信任感是當時歐洲的普遍情緒。在這種情緒背後,是人們對於新技術理性的反動,他們模模糊糊地預感到,新的世紀所推動的技術進步,將讓人性無處安身。不管是尼采的吶喊、王爾德的唯美追求;柏格森對於非理性哲學的推崇,還是弗洛伊德對於潛意識的探索,都是對於這條橫於兩個世紀間的溝道的詮釋。
  也幾乎於此時開始,時間的觀念已經開始有力地影響到我們的意識。時間不再是一個中立的事物,它不僅是記錄我們的生活,它也改變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本能地將100年劃分成一個世紀時,在我們的頭腦中就下意識地認為,這兩個世紀間有着特別的區分。就像那位死於1900年的著名浪子奧斯卡·王爾德在面對新世紀叫喊的“世界完蛋了”。這句話在一個世紀後,被《新聞周刊》用來形容千年蟲對我們的危害。就是說,我們總是面臨相同的對未來的恐懼。
  至於“代溝”,它顯然産生於20世紀。儘管,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我們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對於上一代的不理解乃至背叛。我們可以同樣把這個萌芽,視作法國革命的産物。因為,在這場流血的激情事變中,以及接踵而來的對於新世界的探險中,支配了人類漫長歷史的經驗開始貶值了。新事物出現得越來越快,而老年人的抱守過去的陳舊,開始成為新事物成熟的阻礙。於是,我們會看到拜倫、雪萊對於議院的激烈抨擊,也看到屠格涅夫在《父與子》中的激烈衝突……但是,代的概念在19世紀依然模糊。也沒有出現,所謂的有着共同的成長背景與經驗世界的一代人的概念。因為,大衆媒體與新的通信工具還沒有出現,空間距離就足以使相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屬性。
  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代的概念纔開始真正突顯出來。20年代,大衆文化開始成為世界的主流,流行雜志、電影工業與電話與電報的勃興為新一代的成長構築了類似的精神世界。而一次大戰的廣阔影響,則讓一代青年陷入了絶望。於是,那位叫格魯特·斯泰因的女士指着海明威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啊。”而本雅明則把這一代青年稱作“經驗貧乏”的一代。歷史的變遷與技術進步第一次賦予了一個群體“代”的概念。
  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後,大衆文化已經席捲世界,技術發展將世界改造一新。經驗在這個時代愈發貶值。而嬰兒潮對此推波助瀾,終於將“代溝”概念第一次銳利地呈現出來。因為對於60年代的青年與成人之間,的確已經橫亙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雙方面對面的觀望乃至謾駡,無法理解對方。
  而到今天,當我們再次回顧這兩個概念時,歷史已經發生了更深刻的改變。在最近的一期《外交季刊》中,弗蘭西斯·福山再次強調了他轟動一時的概念——歷史的終結。因為,在面對全球化、信息革命這樣的趨勢時,我們習慣的一切歷史、政治形態必然走嚮終結。不管這種論調是否過於誇張,但有一點我們應該承認,新技術革命,正在讓“代溝”的概念失去意義,因為高速變化與多元的文化,粉碎了一代人可能産生的共同經驗世界,而大衆文化不可抑製地更新換代,則幾乎讓每一年,都迅速成為歷史而遺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目錄自序:46年之後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一條人文主義狗(1)一條人文主義狗(2)沒有顔色的青春(1)
沒有顔色的青春(2)荒原上的我們(1)荒原上的我們(2)男人快樂原則(1)
男人快樂原則(2)生於70年代(1)生於70年代(2)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曖昧的懷舊砸爛背後的眼睛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窺探者的狂歡節(1)窺探者的狂歡節(2)鏡 子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