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狂人劉文典 》
第39節:千裏走聯大(5)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最後剩下的便是劉文典在來信中左叮嚀右囑咐的近千册中西珍貴藏書,以及他的手稿了。劉文典深受劉師培、章太炎等老師的熏陶,對於各種善本、珍本往往是一見鐘情,花再大的代價都要買下來。做《淮南子》校勘的時候,他傢裏無米下鍋,卻找到學校藉了一筆錢,跑到書店裏一下子買了將近五百元的參考資料。那時候,他在北大的薪水是多少呢?每月不過兩百元!20、30年代重回北平,劉文典寫了一些文史掌故和遊歷見聞,有數篇文章談到他親見的宋刊本、元人筆記、日文書籍等,其中不少就直接來自他的私傢珍藏。
這些"寶貝"是劉文典大半輩子的心血,也算得上是他的"命根子",那是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運到雲南去的!但是,一個婦人帶着個孩子,還要帶上整整四大板箱的書籍、手稿,千裏迢迢趕路,辛苦可想而知。
張秋華咬咬牙,上路了。
按照劉文典事先設計好的路綫,張秋華依然是先到香港。劉文典有個姓馬的學生剛好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當他得知師母一個人帶着孩子,還帶着幾大板箱書籍要轉道去雲南時,有點不忍,就給張秋華出了個主意:"日軍的戰火一時也燒不到香港來,不如將這些圖書暫時就放在香港,等你們到了雲南稍微安頓一下,再來領取這批書籍、手稿也不遲啊!"張秋華思慮再三,最終决定接受這個學生的建議,並委托他全權安置這批書籍、手稿,自己帶着劉平章南下了。
經過一兩個月的輾轉奔波,張秋華母子終於平安抵達雲南。西南聯大文法學院在蒙自辦學一學期後,因校捨被航空學校徵用,已遷回了昆明。1938年的秋天,劉文典一傢終得重聚。
"我的那些書籍和手稿呢?"看到張秋華衹帶着兒子,挎着個小包袱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劉文典脫口而問。
當聽說自己的珍貴藏書和手稿被夫人暫時安置在香港時,劉文典滿臉失望,長長嘆了一口氣:"你就是什麽都不帶,也不能把我半輩子的心血留在人生地不熟的處所啊!"唯一讓他感到慶幸的是,雖然日本早就覬覦港島寶地,但香港當時尚在英國的統治下,日軍沒敢貿然動手,那裏暫時還算安全。
然而,正如他所擔憂的,這四箱書籍、手稿後來竟真的成了劉文典"永遠的痛",一別而再未有重逢之日。直到1958年去世之前,劉文典仍在苦苦打聽這批書籍、手稿的下落,音信杳然。
對於日本來說,香港至關重要,它到日本橫須賀的距離,與到新加坡的航程大致相同,東有幾個海峽,前有太平洋,還可以環視南海,是天然的"軍事要地"。因此,太平洋戰爭一爆發,日本就馬上嚮香港發起了進攻。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主力在炮兵、空軍、海軍的配合下,猛攻香港,最終迫使駐守的英軍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日軍舉行了占領香港的入城儀式,香港淪陷。
日軍侵占香港的過程,就是一次瘋狂大掠奪的過程。
僅以圖書損失為例。香港遭劫奪的文獻中,有二十八種可謂"國寶",如宋刊本《五臣註文選》、《後漢書》、《禮記》、明寫本《永樂大典》數捲。1946年2月,在東京國會圖書館(原帝國圖書館)發現從香港劫來的圖書兩萬五千册,在伊勢原鄉下一村長傢中發現一萬餘册。中山大學圖書館"總館香港存書凡兩萬五千七百零八册,其中善本及志書各占半數,另有碑帖三萬張為稀世珍品。自離粵後,曾經數次電請運回內地,但以時間及經費關係,當局一再延誤,至香港淪陷後,遂遭損失"3。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1) | 第2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2) | 第3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3) | 第4節:朋友鬍適之(1) | 第5節:朋友鬍適之(2) | 第6節:朋友鬍適之(3) | 第7節:朋友鬍適之(4) | 第8節:朋友鬍適之(5) | 第9節:朋友鬍適之(6) | 第10節:朋友鬍適之(7) | 第11節:朋友鬍適之(8) | 第12節:朋友鬍適之(9) | 第13節:朋友鬍適之(10) | 第14節:朋友鬍適之(11) | 第15節:朋友鬍適之(12) |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 | 第17節:朋友鬍適之(14) | 第18節:朋友鬍適之(15) | 第19節:痛斥蔣介石(1) | 第20節:痛斥蔣介石(2) | 第21節:痛斥蔣介石(3) | 第22節:痛斥蔣介石(4) | 第23節:痛斥蔣介石(5) | 第24節:痛斥蔣介石(6)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