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歧路燈 》
第三十八回 孔耘軒城南訪教讀 惠人也席間露腐酸
李緑園 Li Luyuan
卻說譚紹聞自舅氏祝壽回來,依然大門不出,自在前院看書。王中又把碧草軒花草,移在前院七八盆兒,放在畫眉籠下。
紹聞看書看到悶時,便吩咐德。喜、雙慶兒灌灌花草。作的文字,着王中送與外父孔耘軒改正。母親王氏也時常引興官兒到前院玩耍。慧娘、冰梅趁前院無人時,偶爾亦來片時。王中此時心裏也有七八放得下了。單等明春延請名師,自己便宜,好與田産行經紀商量變賣市房,償還息債。
日月如梭,早到了臘月下旬。鄉間園丁佃戶來送年禮,順便兒捎了幾車雜糧。遂將大門開了鎖,王中看着過鬥。此時閻相公回去已久,譚紹聞也不兔招駕口袋數兒。王中問道:“昨晚相公回去太早?”紹聞道:“燈臺漏油,回堂樓取燭,奶奶拴了樓門,就在東樓看書。”正說話間,衹見一個錫匠,手提一把走銅酒註子,上插草標一根,一隻手拿了一柄烙鐵,口中長聲喝道:“打壺瓶!”紹聞便嚮王中道:“咱傢蠟臺燈盤壞了許多,少動就指頭帶油污了書。還得打兩座燈臺,黃昏好讀書。況酒註子偏提兒也有漏的,就趁匠人打打何如。”錫匠聽見紹聞說話,早已立腳不動,王中便問道:“你的擔子呢?”
錫匠道:“擔子在觀音閣前,與仙佩居裏打水火壺,工已將完,我來街上再招生意哩。”王中道:“你就挑來我傢,有幾件粗糙東西煩整理一下,還收拾一兩件新生活。”錫匠道:“就來。”扭頭回去。
雜糧收完,留佃戶們東廂房酒飯。不多一時,兩個錫匠挑的擔子來了。進了大門,王中與德喜、雙慶兒拿出舊東酉來,有二十多件子,無非蠟盤、燭臺、酒註、火鑽之類。又說了幾件新生活。講明斤兩手工價值,扇起匣子,支起鍋兒,放了磚板,動了剪錘,便一件一件做將起來。譚紹聞坐在一把小椅上,看錫匠做活,因問道:“這位是夥計麽?”錫匠道:“是我的兄弟。”紹聞道:“你住的城裏城外,可是遠方過路的?”錫匠手中做活,口中答應道:“說起來話長。俺是朝邑人,傢父來河南做這個生意,後來就住在惠傢莊,是惠聖人房戶。如今當了三四畝園子,夏天澆園賣菜,到鼕天做些生意兒,好趕這窮嘴。”紹聞道:“怎的叫個惠聖人?”錫匠道:“俺主人傢是個好實進的秀纔,人人見他行哩正,立哩正,一毫邪事兒也沒有,幾個村看當票,查藥方,立文約兒,都嚮俺主人傢領教,所以人就順口兒叫做惠聖人。”這話都鑽在王中耳朵,便接口問道:“這位老人傢衹做什麽?”錫匠道:“教學。”王中道:“多大年紀了?”錫匠便問他兄弟道:“咱主人傢有五十幾了?”那年輕的道:“今年五十二。”紹聞道:“他出門教學不曾。”錫匠道:“這卻不得知道。”那年輕的道:“他近來有幾兩賬在身上。每日在藥師廟教書,都是小孩子,也不見什麽。若是有人請他,他出門也是不敢定的。”
錫匠兄弟言之無心,紹聞主僕聽之有意。到晚時活已做完,王中開發工價,留他晚飯。錫匠怕南門落鎖奮起擔兒走訖。王中栓了大門,紹聞要回後院,王中道:“且商量一句話兒。”
紹聞坐在廳內,德喜兒上的燈來。王中道:“適纔壺匠說他主人傢,人人稱為聖人,想是一個極正經的人。相公過年讀書還沒有先生,怎的生法就把這位老人傢請下罷。”紹聞道:“不知他肯出門不出門?”王中道:“還得與文昌巷孔爺商量商量。”
紹聞道:“你說的是。”王中道:“年節已近,不然明日早晨咱就到孔爺傢走走。”紹聞道:“也罷。”主僕計議已定,一宿無話。
次早,紅輪初升,早飯用罷,隨帶着孔宅年禮,宋祿套車,主僕坐車而去。到了孔宅,孔耘軒迎進內書房,謝了來貺,又講些從前文字或順或謬的情節。紹聞道:“城南有個惠先生,外號叫做惠聖人,外父知道不知道?”耘軒道:“是府學朋友,怎的不知道。姑爺問他做什麽?”紹聞道:“愚婿想請他來年教書。”孔耘軒一嚮怕女婿匪了,今日自己擇師從學,心裏未免喜歡。又心中打算,此老雖是迂腐,卻也無別的毛病,便急口應道:“極好。”王中在旁接口道:“既是好先生,煩孔爺今日就坐車到城南走一回,小的也隨的去。年已逼近,恐怕來春節間有些耽擱。”孔耘軒見王中說來春節間四字極有深意,便答道:“今如就去。”即着小傢人嚮書房請孔纘經來陪姑爺說話,王中叫宋祿套車,跟隨孔耘軒出城到惠傢莊去了。孔纘經與侄婿見面,引的上張類村侄兒張正心書房閑話。
單講孔耘軒到城南惠傢莊,進了大門,有三間草廳兒,卻也幹淨。上面懸着一面紙糊匾,橫寫了五個字,乃是“尋孔顔樂處”。兩旁長聯一付,一邊是“立德立言立功,大丈夫自有不朽事業”一邊是“希賢希聖希天,真儒者當盡嚮上功夫”耘軒坐在草廳,衹見一老者走來一看,問:“是那的客?”
孔耘軒道:“弟城內文昌巷,姓孔。”老者嚮後邊去,衹聽得說:“第二的,有客來。”須臾,惠聖人出來。原來這惠聖人,諱養民,字人也,別號端齋,是府學一個“敕封”三等秀纔。
到了草廳,為禮坐下。獻茶已畢,惠養民開口道:“孔學兄貴足初踏賤地,失誤迎迓,有罪!”孔耘軒道:“久疏道範,特來晉謁,托在素愛,並未懷刺,乞耍”惠養民道:“弟進學時,孔兄尚考儒童,今已高發,得免歲科之苦,可謂好極。”
孔耘軒道:“僥幸副薦,遂拋書捲。所以再無寸進,倒是老先生有這科歲之試,還得常親捲軸。”惠養民道:“因這科歲,所以不得丟卻八股。至於正經嚮上工夫,未免有些耽擱。”孔耘軒道:“因文見道,畢竟華實並茂。”惠養民道:“聖賢誠正工夫細着哩,若是弄八股未免單講帖括,其實與太極之理隔着好些哩。”孔耘軒聽之已慣,因道:“惠兄邃造深詣,弟一時領略難盡,衹得把弟來意申明,後會尚多,徐為就正,何如?”
惠養民在座上躬身道:“聆教。”孔耘軒道:“弟有一個小婿,是譚孝移的公子,心慕長兄學行,欲屈臺駕進城設帳,求弟來先容。如蒙俯允,弟好回小婿一個信息,年內投啓,開春敦請,未審肯為作養與否。”惠養民道:“貴賢婿有慕道之誠,甚為可嘉。但此事還得一個商量,請孔兄少坐,弟略為打算,不敢驟為輕諾。”說完,自回後院去了。
遲了好大一會,出來坐下道:“既蒙孔兄台愛,不妨預先說明,是供饌,是攜眷呢?”孔耘軒道:“若是供饌,恐怕早晚有慢,卻是攜眷便宜些。”惠養民道:“若是攜眷,弟無不去之理。”孔耘軒道:“弟雖未暇與小婿訂明束金多寡,大約二十金開外,節儀每季二兩,糧飯油????菜蔬柴薪足用。若不嫌菲薄,關書指日奉投。”惠養民道:“孔子云:‘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道義之交,衹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孔耘軒離座一揖道:“千金一諾,更無可移。”惠養民還禮道:“人之所以為人者,信而已。片言已定,寧有中遷。”孔耘軒又吃了一杯茶朋要告別,惠養民輓留過午,耘軒道:“小婿還在捨下候信,弟當速歸以慰渴望。”惠養民道:“求教之心,可謂極誠,將來自是聖賢路上的人物。”相送出門,耘軒坐車自回,復東床嬌客而去。
原來這惠養民五年前曾喪偶,後又續弦了一位三十多歲的再醮婦人。其先回後商量,正是取决於內人。內人以進城為主意,所以一言攜眷便滿口應承。況且連葬帶娶,也花費了四十多金,正苦舊債不能楚結,恰好有這宗束儀可望頂當,所以內外極為願意。
且說孔耘軒回覆譚紹聞,年內翁婿同來遞啓,話不煩絮。
單講過了正旦,王中攛掇初十日擇吉入學,這些儀節,不再浪費筆墨。衹說惠養民坐的師位,一定要南面,像開大講堂一般。譚紹聞執業請教,講了理學源頭,先做那灑掃應對工夫;理學告成,要做到井田封建地位。但灑掃應對原是初學所當有事,至於井田封建,早把個譚紹聞講的像一個寸蝦入了大海,緊緊泅了七八年,還不曾傍着海邊兒。
不說譚紹聞在學裏讀帖括說是膚皮,讀經史卻又說是糟粕——無處下手。再說孔耘軒因女婿上學,先生是自己去說的,衹說要盡一芹之敬,遂差人到碧草軒投了個“十九日杯水候敘”的帖兒。又附一個帖,並請女婿。又請了張類村、程嵩淑、蘇霖臣。到了十九日,孔纘經灑掃庭除,料理席面。又於內書房設了一桌,款待女婿。張類村、程嵩淑、蘇霖臣陸續先到,獻茶已畢,程嵩淑道:“我們舊約相會,並無俗套,何以今日如此排場?”孔耘軒道:“還有一個生客哩。”張類村便問道:“是誰?”孔耘軒道:“小婿業師惠人老。原是弟說成的,今上學已經兩月,弟尚無杯水之敬,所以並請三位陪光。”程嵩淑皺眉道:“那人本底子不甚清白,豈不怕誤了令婿。”孔耘軒道:“譚親傢去世太早,撇下女婿年輕,資性是盡有的,衹可惜所偕非人,遂多可憂之事。這惠人老原是小婿自擇的先生,托我到城南道達,遂而延之西席。他既知自擇投師,我豈肯再違其意。”程嵩淑道:“此公心底不澈,不免有些俗氣撲人。那年蘇學臺歲考時,在察院門口與他相會了一次,一場子話說的叫人掩耳欲走。且不說別的,南鄉哩邵靜存送他個綽號兒,叫做惠聖人,原是嘲笑他,他卻有幾分居之不疑光景。這個蠢法,也就千古無二”話猶未完,衹見雙慶兒到客廳門口說道:“惠師爺與大相公到了。”衆人起身相迎,拱手讓進。惠養民深深一禮,說道:“高朋滿座。”張、程俱答道:“不敢。”又與孔耘軒兄弟二人為禮,說道:“弟有何功,敢來叨擾,預謝。”孔耘軒道:“請來坐坐,不敢言席。”譚紹聞進來為禮,惠養民道:“望上以次。”為禮已畢,張、程、蘇三人讓惠養民首座,惠養民再三不肯。讓了半晌,方纔坐下。獻茶已畢,孔耘軒嚮弟纘經道:“陪姑爺後書房坐。”惠養民道:“今日談笑有鴻儒,正該叫小徒在此虛心聆教纔是。”孔耘軒道:“今日請小婿,還請有張類哥的令侄及捨甥、捨表侄相陪,在後書房候已久了,叫他弟兄們會會。”說話不及,張正心與孔宅外甥、表侄一起兒後生,也到前廳為了見面之禮。為禮已畢,同與孔纘經引的紹聞,嚮後邊去了。
張類村道:“老哥輕易還進城來遊遊哩。”惠養民道:“弟素性頗狷,足跡不喜城市。”張類村道:“鄉間僻靜,比不得城市煩囂,自然是悠閑的。”惠養民道:“卻也有一般苦處,說話沒人,未免有些踽踽涼涼。時常在邵靜存那邊走走,他也是專弄八股的人,輕易也說不到一處。”蘇霖臣道:“老哥近日所用何功。”惠養民道:“正在《誠意章》打攪哩。”程嵩淑忍不住道:“《緻知章》自然是闖過人鬼關的。”孔耘軒急接口道:“小婿近日文行如何?自然是大有進益。”惠養民道:“紛華靡麗之心,如何入見道德而悅呢。”孔耘軒道:“全要先生指引。先要教謝絶匪類,好保守傢業。那個資性,讀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惠養民道:“卻也不在功名之得與不得,先要論他學之正與不正。至於匪類相親,弟在那邊,也就不仁者遠矣。”孔耘軒道:“好極,好極。”
說話中間,小廝已排餚核上來。大傢離座,在院中閑散。
程嵩淑看見甬道邊菊芽高發,說道:“昨年賞菊時,周老師真是老手,惟他的詩蒼勁工穩。類老,你與刻字匠熟些,托你把那六首詩刻個單張,大傢貼在書房裏記個歲月,也不枉盛會一番。”張類村笑道:“衹為我的詩不佳,所以不肯刻稿兒,現存着哩。若說與刻字匠熟,那年刻《陰騭文》的王錫朋久已回江南去了。”
小廝排列已定,請客上座。須臾盤簋前陳,惠養民屢謝了盛饌,孔耘軒謙不敢當。席完時,又設了一桌圍碟,大傢又同入席飲酒。程嵩淑道:“今日吃酒,不許談詩論文,衹許說閑散話,犯者罰酒一大杯。”孔耘軒也怕惠養民說些可厭的話,程嵩淑是爽直性情,必然當不住的,萬一有一半句不投機處,也覺不好意思的。便說道:“這也使得。”因取一個杯兒放在中間,算個令盅。張類村道:“古人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如何飲酒不許論文。”程嵩淑道:“犯了令了。”
張類村道:“還照舊日是一杯茶罷。”惠養民道:“這個令我犯不了,我一嚮就沒在詩上用工夫。卻是古文,我卻做過幾篇,還有一本子語錄。小徒們也勸我發刊,適纔說刻字匠話,我不知刻一本子費多少工價哩。”張類村道:“是論字的。上年我刻《陰駕文註釋》,是八分銀一百個字,連句讀圈點都包括在內。”惠養民道:“那《陰駕文》刻他做什麽?吾儒以闢異端為首務,那《陰鴛文》上有禮佛拜鬥的話頭,明明是異端了。況且無所為而為之為善,有所為而為之為惡,先圖獲福,纔做陰功,便非無所為而為之善了?”程嵩淑笑道:“老哥進城設教,大約是為束金,未免也是有所為而為的。”惠養民道:“孔門三千、七十,《孟子》上有萬章、公孫醜,教學乃聖賢所必做的事,嵩老豈不把此事看壞麽?”
恰好譚紹聞出來說道:“天晚了,老師回去罷?”孔耘軒也不肯深留,大傢離席起身。惠養民謝擾時說:“耘老果品極佳,懇錫三兩個。有個小兒四歲了,回去不給他捎個東西,未免稚子候門,有些索然。”孔耘軒道:“現成,不嫌捨下果子粗糙,願送些以備公子下茶。”惠養民笑道:“府上內造極佳,甜酥人口即化。衹為這個小兒資性頗覺伶俐,每日可念《三字經》七八句,不給他點東西兒,就不念了。來時已承許下他。”
張類村道:“將來自是偉器。”蘇霖臣道:“淵源傢學,並不煩易子而教,可賀之甚。”孔纘經從後邊包了一包兒拿將出來,惠養民道:“兩個就夠,何用許多。”遂一同送出,惠養民與譚紹聞一齊上車而去。蘇霖臣傢中有車來接,亦遂同傢人而去。
原來惠養民娶的再醮繼室生的晚子,心中鐘愛,露醜也就不覺了。這正是:從來譽子古人譏,偏是晚弦誕毓奇;明是憐兒因愛母,出乖惹笑更奚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第一回 念先澤千裏伸孝思 慮後裔一掌寓慈情 | 第二回 譚孝移文靖祠訪友 婁潛齋碧草軒授徒 | 第三回 王春宇盛饌延客 宋隆吉鮮衣拜師 | 第四回 孔譚二姓聯姻好 周陳兩學表賢良 | 第五回 慎選舉悉心品士 包文移巧詞漁金 | 第六回 婁潛齋正論勸友 譚介軒要言叮妻 | 第七回 讀畫軒守候翻子史 玉衡堂膺薦試經書 | 第八回 王經紀糊塗薦師長 侯教讀偷惰縱學徒 | 第九回 柏永齡明君臣大義 譚孝移動父子至情 | 第十回 譚忠弼覲君北面 婁潛齋偕友南歸 | 第十一回 盲醫生亂投藥劑 王妗奶勸請巫婆 | 第十二回 譚孝移病榻囑兒 孔耘軒正論匡婿 | 第十三回 薛婆巧言鬻婢女 王中屈心挂畫眉 | 第十四回 碧草軒父執讜論 崇有齋小友巽言 | 第十五回 盛希僑過市遇好友 王隆吉夜飲訂盟期 | 第十六回 地藏庵公子占兄位 內省齋書生試賭盆 | 第十七回 盛希僑酒鬧童年友 譚紹聞醉哄孀婦娘 | 第十八回 王隆吉細籌悅富友 夏逢若猛上側新盟 | 第十九回 紹聞詭謀狎婢女 王中危言杜匪朋 | 第二十回 孔耘軒暗沉腹中淚 盛希僑明聽耳旁風 | 第二十一回 夏逢若酒後騰邪說 茅拔茹席間炫豔童 | 第二十二回 王中片言遭虐斥 紹聞一諾受梨園 | 第二十三回 閻楷思父歸故裏 紹聞愚母比頑童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