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哈利·波特的“母親”:J.K.羅琳傳   》 創作伊始(1)      康尼·安·柯剋 Connie Ann Kirk

  1990年是新千年到來前的最後10年的開始。環顧全球,那些年裏發生了不少大事件,比如伊拉剋入侵科威特,蘇聯首腦戈爾巴喬夫贏得諾貝爾和平奬。納爾遜·曼德拉從南非監獄中獲釋。一幅凡高的畫創紀錄地被拍到了8250萬的高價。凱文·科斯特納憑藉在《與狼共舞》中的表演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奬”;格裏安·剋勞斯的《狼》贏得了“卡內基奬”,路易斯·羅瑞的《數字星》贏得了“紐伯利奬”。保羅·馬剋卡內出版了《快樂神奇旅》,這部作品中收錄了很多他在1989年“泥中小花”活動中甲殼蟲樂隊現場演奏的懷舊歌麯。美國宇航局也在這時推出了能讓科學家更加深入地探測宇宙空間的哈勃望遠鏡。
  或許瞭解一下在1990年的那個夏天,哈利·波特這個小男孩如何進入喬·羅琳的頭腦中,並由此引出她源源不斷的想象,會對我們有所幫助。那時的她剛剛與男友約會完,正從曼徹斯特乘火車趕往倫敦。他們用了整個周末的時間,想在附近找一處合適的公寓。她的男友已經好幾次提出來想讓羅琳搬到曼徹斯特來住,這樣他們可以離得近一些,但是當時羅琳仍要趕回倫敦,開始下一周的工作。
  從曼徹斯特乘火車回倫敦行程150英裏,歷時40多分鐘,喬安娜·羅琳已經不是第一次乘坐這趟列車了,所以那天的旅程對她來說絲毫沒有特別之處———既沒有什麽不同一般的創作衝動,頭腦中也沒有什麽特殊的靈感。事實上,火車上的她覺得百無聊賴。那天的火車開得非常慢,很長時間連動都沒動一下。這一耽誤,40分鐘的行程就需要兩個小時了。喬安娜·羅琳坐在車裏,眼睛盯着窗外的牛群,這時一個有着一頭凌亂的黑發、長着緑色眼睛、帶着一副已經破了的圓眼鏡的11歲小男孩哈利·波特突然出現在羅琳的腦海裏。她知道這個以為自己和普通人別無兩樣的孩子正乘火車趕往魔法寄宿學校。哈利的形象一映入她的腦海,她便知道這個孩子是個魔法師,但哈利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更不知道自己實際上還是個非常厲害的魔法師。他一出場便沒有了父母,而羅琳並不清楚為什麽他會成為孤兒,他的父母又是如何去世的。她靜靜地坐在車上,通過想象力塑造着這個小男孩,一個又一個的想法從她頭腦中蹦了出來,讓她來不及理出個頭緒。此時的羅琳就好像被人施了魔咒,或者就像在霍格沃茨寄宿學院的那成百衹落木而棲的送信貓頭鷹嘩然而至,或者像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開始,霍格沃茨寄宿學院寄給哈利的邀請信從德思禮傢每一個縫裏飛進他的傢。喬安娜說自己從未因為一種創作衝動而産生過類似的興奮。這種感覺對她來說就像是與一個陌生人相見恨晚;你知道自己會喜歡上這樣一個人,而且非常想瞭解他的更多事情。喬安娜·羅琳說,自己第一次在想象中見到哈利·波特這個形象時,內心的那種狂喜是一種自然的衝動,這種衝動使得她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引領着她去探尋他們之間更多的故事;在她看來,這種感覺就如同墜入愛河一樣甜蜜,讓人充滿期待和幻想。
  和很多作傢一樣,羅琳走到哪裏都帶着紙和筆,隨時記錄下一些想法。但那天很奇怪,她翻遍了書包,卻衹找到一枝寫不出字來的筆。當時,她不但沒有一枝鉛筆,就連一枝能在緊要關頭讓她當筆用的眉筆都沒有,所以她衹好四下張望,用腦子努力記住那些冒出來的想法,而不能把那些細微的內容馬上用筆記錄下來。她自稱如果當時自己不是老老實實地坐在位子上,無所事事地任由思緒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裏自由馳騁,恐怕當時自己也不會有那麽多的想象冒出來。之後她讓自己放鬆下來,這個時候她意識到如果不能記住之前在她腦海裏閃現出的那些片段,這就說明那些片段根本就不值得記下來。
  火車依舊緩慢前行,轉動的車輪不斷發出紮紮的聲音,車窗外夏日裏的曼徹斯特和倫敦鄉村的景緻讓人盡收眼底,喬安娜·羅琳發現自己腦海中出現的不僅僅是哈利·波特,還有哈利的朋友羅恩·韋斯萊、海格、差點沒頭的尼剋、皮皮鬼。她還看見一座以前從沒見過的城堡———這就是霍格沃茨寄宿學院。在她的想象裏,這裏一定是一處位於蘇格蘭遠離城市喧囂的僻靜之地———羅琳對這點非常肯定。羅琳自己的父母就是在一趟開往蘇格蘭的火車上相遇並墜入愛河的,這樣的經歷儘管當時並沒有在她自己的身上發生,卻同樣成為她的一次奇妙之旅。在火車上的這些神奇的想象讓羅琳覺得自己恐怕至少要用7本書的篇幅才能把哈利的故事全部講完。在回倫敦的路上,羅琳一直在思考着這個故事,但是在回到她位於剋拉彭路口的公寓以前,她什麽也沒有寫下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前言(1)前言(2)哈利·波特狂潮(1)(圖)哈利·波特狂潮(2)(圖)
哈利·波特狂潮(3)(圖)哈利·波特狂潮(4)孩提時代的足跡(1)(圖)孩提時代的足跡(2)(圖)
孩提時代的足跡(3)(圖)孩提時代的足跡(4)(圖)孩提時代的足跡(5)(圖)孩提時代的足跡(6)
孩提時代的足跡(7)孩提時代的足跡(8)孩提時代的足跡(9)學生時代
小學(1)小學(2)小學(3)中學(1)
中學(2)中學(3)中學(4)中學(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