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 》
第39節:我的心就是演戲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我的心就是演戲
朱軍:什麽時候喜歡表演的?因為什麽?
梁朝偉:在無綫訓練班接觸表演以後,發現演戲是對自己感情的發泄就開始喜歡。
朱軍:你現在坐在我面前,我怎麽都不能把你跟你演過的一些角色聯繫起來。其實在拍王傢衛的電影之前,你演過很多喜劇。
梁朝偉:對。
朱軍:一說這個觀衆都樂了。你演搞笑的角色的時候,心裏痛苦嗎?
梁朝偉:沒有痛苦,我很開心的,因為拍喜劇永遠會帶着一份輕鬆的心情去開工去拍攝,拍王傢衛的電影反而非常痛苦。(掌聲)每天很壓抑呀,很不開心啊,總之拍喜劇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
朱軍:但是我真的想不出來,你在喜劇的片場怎麽可以撒開了去鬧?
梁朝偉:本來不知道。其實我是一個很害羞的人,所以纔當演員。演戲的時候我可以躲在一個角色背後,不覺得是我自己,每一次跳出這個角色以後會很不自在、很不自然,所以大傢常常會覺得我很靦腆,很拘謹。
朱軍:在拍一部電影的時候,你自己要有什麽樣想法的話,比如對哪一段不滿意你需要一些調整的時候,你會特別坦率地告訴導演嗎?
梁朝偉:我有想法的話我會。
朱軍:通常你用什麽方式告訴他?
梁朝偉:通常就是他不叫停我就一直演下去。
朱軍:其實有很多演員拍完王傢衛的片子以後都會發狠我再也不跟他合作了,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你有沒有這個感覺?
梁朝偉:我沒有,每一次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惟一會想到的就是我們還有什麽東西要拍,這個角色已經夠了嗎?
朱軍:從這一點上來講,是不是他的想象空間可能更大一點?
梁朝偉:是,因為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基本上我們的合作方式是很少討論劇情,衹是集中在演。他每天都是坐在那裏發呆,想自己怎麽去拍,因為他肩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我也不好意思去問他,他給我什麽我就去演什麽。我一直覺得演員的本分就是幫助導演表達他要表達的東西,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他清楚就可以了。
我不需要人傢誇我
朱軍:一年跟傢人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
梁朝偉:一些大的節日會在一起,或者是媽媽生日、妹妹生日,或者是中秋、過年哪,都盡量爭取在一起,盡量一傢人一起過。
朱軍:熱熱鬧鬧過節。在一起的時候你通常跟他們說什麽?
梁朝偉:沒有什麽說。
朱軍:也不會誇你嗎?
梁朝偉:不會。我不跟傢人討論工作,就算提起,媽媽也不說什麽,而且我也不需要人傢誇我,最重要的是自己滿不滿意。
朱軍:被別人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你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別人誇你多少會找到一份平衡。
梁朝偉:但那還是不能代表自己滿意,不代表自己覺得好。對我來講還是自己覺得滿意比較重要。演的時候衹有我知道自己的狀況是什麽樣,觀衆不清楚,那時候演得可能很差,心裏邊想其他東西,臺詞講錯了,觀衆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沒有看過劇本,所以我自己最清楚。
非常搭檔
朱軍:兩個人能夠一起合作十年時間,並且在十年完成六部作品真的挺不容易,這其中除了欣賞和信任之外,個性的共通應該也非常重要,你們覺得是嗎?
王傢衛:你先講。
梁朝偉:我不覺得跟他共通,不拍戲的時候也不常見面。他給我的感覺比較神秘,我是比較憂鬱、沉默吧。
王傢衛:我們第一次開始是《阿飛正傳》,那時候他很年輕,也非常自信。我們第一天開工就是拍一個鏡頭,吃一個蘋果。
梁朝偉:好像是梨。
王傢衛:他拍那麽簡單一個鏡頭,隨便吃一個梨就可以,結果我拍了十幾次。
梁朝偉:哪有,二十七次。
王傢衛:他很生氣,受了打擊,為什麽這麽簡單的鏡頭,就要二十多次?我跟他說,因為電影不是衹有一個演員,還有其他人的節奏。這幾年我們一路合作下來,我發現他現在演戲已經是一個精了。
朱軍:演成精了。
梁朝偉:沒有。可能是因為大傢已經合作那麽多年,我是跟王傢衛導演比較熟,演戲的時候又沒有什麽牽挂,所以演起來比較放鬆。
朱軍:你們相互之間瞭解嗎?
梁朝偉:我覺得他肯定瞭解我,我不一定瞭解他。
王傢衛:我們是彼此彼此。其實大傢在性格方面有一個朦朧的地方是很好的,有些東西講得太清楚就沒有了想像的空間。
朱軍:我替梁朝偉說幾句話,你以前做編劇的時候幾個月就能完成一部戲的寫作,當導演的時候怎麽就這麽慢了,把一個演員一拖五年,一會兒胖了一會兒瘦了,一會兒黑了一會兒白了,多難啊。
王傢衛:我有劇本給他的。我有兩張紙是不是?
梁朝偉:對的。
王傢衛:那不就是劇本嗎?
朱軍:兩張紙就是劇本啊,那叫梗概的梗概。
王傢衛:編劇剛開始都希望寫得很詳細,到現在大傢這麽熟悉的時候,有一些氣氛的東西就不需要了,簡單的行為臺詞就可以。
朱軍:王導第一次來找你的時候也沒有劇本嗎?
梁朝偉:拍《阿飛正傳》的時候他是講故事給我聽,挺詳細的。
朱軍:你被這個故事吸引了。所以王傢衛導演說講故事永遠比編故事更重要,是這樣嗎?是你說的嗎?
王傢衛:其實講故事和編故事是兩個學問。有一些編劇講了半天也講不出一個故事,但是可以去寫,很靈光;有一些是嘴巴講得很好,回去寫一塌糊塗。我們那個時候在香港當編劇競爭很激烈,先要說服對方讓你寫,開始寫了纔有錢,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第一要故事講得很吸引人,寫是另外一個功夫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
第1節:明星還原為普通人 | 第2節:用文化引導娛樂 | 第3節:我們尊敬直面歷史的老人 | 第4節:發展再聚首品牌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 第6節:有責任心的男人 | 第7節:《摔三弦》一舉成名 | 第8節:迷迷糊糊闖央視 | 第9節:導演、製片人趙本山 | 第10節:為什麽心情不好 | 第11節:絶對幕後 | 第12節:本期主人公陳凱歌導演 | 第13節:愧對父親 | 第14節:第五代的黃土情結 | 第15節:誠意電影和商業電影 | 第16節:道具的背後 | 第17節:陳坤 | 第18節:服務員的理想 | 第19節:電影學院的好學生 | 第20節:偶像是有責任的 | 第21節:憂鬱的背後 | 第22節:五福臨門贈傅彪 | 第23節:夫妻患難見真情 | 第24節:真浪漫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