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44節:正解太虛幻境詩詞歌麯(5)      崔耀華 Cui Yaohua

  6.我們認為真解就是對此判詞“不作一人看”。把它看成是作者對哲、理、真理係統地闡述纔是真解。故我們解如下:
  (1)“根並荷花一莖香”——“根並”、“一莖”: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荷花”:指出污泥而不染的美的事物,指作品中“女兒”代表的真理性。“香”:美也,感人也。故此句指作品中代表的兩種美的事物,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作者基於的老莊哲學,對作品中的人和事處處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加以描述,故說“根並”。
  (2)“平生遭際實堪傷”——指作者所倡導的真理,在社會中所遭受的迫害,使人目不忍睹。
  (3)“自從兩地生孤木”——社會中看去兩種孤立的事物,二木連在一起,形成一種統一的思想體係“林”。“林”:一種思想體係的代稱,此處指由釵黛兩種不同的思想形成以寶玉代表的老莊思想體係,從而形成以大觀園所代表的理想社會。
  (4)“致使香魂返故鄉”——“他鄉”:指甄士隱等人所處的那個現實社會;“故鄉”:指大觀園代表的理想社會。因判詞隱入甄士隱精魂的化身——香菱的影子,香菱最後得了“三昧”,成為大觀園的一員,但從整體上看,此處“香魂”是指書中所有“女兒”。使書中所有“女兒”走嚮大觀園真理世界。
  (5)“英蓮”中的“蓮”字,在性質上不是美和純潔的意思,它是貶義詞,是纍及爹娘一生的意思,是“可憐”的意思。此判詞中的“荷花”是褒義詞。將“英蓮”中的“蓮”字和判詞中的“荷花”並論是一種誤解。
  7.對畫的解釋:
  “一枝桂花”——喻極芳香。薛蟠之妻夏金桂,體現了薛傢代表的商賈社會階級從寶釵、薛姨媽這種原始的樸素社會形式,發展分化出來的一種唯利是圖、詭計狡詐的商賈社會階層。夏金桂的狡詐和詭計,在性質上和鳳姐法傢講權變之術的性質有相同之處,它和香菱代表的儒傢以忠、信、義為特徵的思想是對立的。夏金桂作為薛傢社會性質的形式,她象徵薛傢代表的原始商賈社會的結束。“蓮枯藕敗”:象徵社會中美的東西和事物遭到摧殘,不獨指香菱一人,釵黛等先進人物也包括在內 。“池沼”、“水涸泥幹”:喻社會污濁而枯竭。
  正册判詞一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纔!
  玉帶林中挂,金釵雪裏埋。
  畫:“兩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埋着一股金簪。”
  【解】
  此判詞是近代紅學界兵刃相見的重要起源之一。主張釵黛合一者,根據釵黛共用一判詞,斷言書中釵黛實為一人。由此引發褒黛貶釵者洶洶然劍拔弩張,從而引出了釵黛對立說。二者紛爭幾十年,衹好各持己見,洗手相峙而已。
  此判一是諷世駡世和嘆世嘆己各一半;二是寫釵黛各一半;三是以釵黛之情蓋諷世駡世之實;四是暗喻了“兩賦論”中的釵黛關係。
  “可嘆停機德”:“停機德”和“燃藜圖”其意相同。指以“時尚之學”去追求仕途之意。
  “詠絮纔”:指晉王凝之妻謝道藴,聰明有才學。藴之叔父謝安,鼕日賞雪,雪驟飛揚,安曰:“白雪紛紛何所似?”藴兄曰:“撒????空中差可擬。”藴卻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其叔父大悅。後稱女子有才學能詩文為“詠絮之才”。
  “金釵”:女兒也!對判詞含義分述如下:
  (1)諷世駡世:“可嘆停機德”,可悲、可嘆。指社會中一些人死抱着孔孟道德觀念,夢想像歷史中樂羊子之妻勸其夫那樣,經過苦學,走上仕途道路。“堪憐詠絮纔”:這種人,自認為有一點點可憐的學識和才華,但實際是可憐可悲的。“玉帶林中挂”:畫中“兩株枯木”——林也!枯木,處於死亡枯死狀態。或者說“腐朽”也!此處之“林”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儒林!“玉帶”:官員和國傢權力的象徵。“玉帶”挂在儒者腐朽之“林”上,指國傢大權、政權掌握在朽儒手中。“挂”:空懸也!虛設也!指國傢政權如同虛設,已腐朽無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