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家医事   》 嘉庆忽视了“老年病”(1)      Qu Weiying

  清嘉庆帝爱新觉罗·顒琰,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公元1760年11月13日),卒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820年9月2日),享年61岁。他36岁登基,在位25年。
  在乾隆帝17个儿子中,嘉庆勤奋好学,敬慎中庸。他说:“予六岁入学,习经书,十三学诗,十七属文,书窗朝夕,行帐寒暑,幸无间断。”嘉庆帝登基时各方面已经成熟,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他一生没有大的作为。他处在“康乾盛世”和“道咸哀世”之间,扮演了清朝极盛而转衰的皇帝角色。
  但嘉庆帝文化程度较高,注重养生,性格中和,体魄强健,很少生玻嘉庆帝首先摒弃了乃祖雍正一心服丹药、求长生的做法,而是注重身心的调养,特别是重视养心。他在《养心室记》中说:“夫饮食有时,起居有节,此养生之小道也;本仁祖义,志道据德,此养生之大道也。明镜不疲屡照,常使清明在躬,气志如神,临民莅政,庶免从脞之患。退朝燕居,远屏声色之娱。一念敬勤,四表光被,养心为平治之源。此予所昕夕自勉,不敢稍忽者也。”
  在这里,嘉庆把养生的内涵从注重饮食、起居和避免声色之娱扩展到行仁义、讲道德,以及为官必须勤政、廉政等领域,这不仅符合“知者乐,仁者寿”的儒家养生之道,也符合现代医学对身心健康的要求。
  按照中医的传统理论,一般来说养生之道主要包括节饮食、慎起居、调情志、远房帏等四个方面。
  节饮食,就是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吃得太饱、太好,不要浑吃滥喝,以免伤了脾胃这个“先天之本”,而要注意粗细搭配,营养均衡,避免“病从口入”;慎起居,就是起居有常,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克服懒散,锻炼身体,保持精力充沛;调情志,就是保持乐观、通达,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心态;远房帏,就是性生活要适度,不要贪恋女色,不要纵欲过度,保护好“肾”这个“后天之本”。纵观嘉庆帝的养生之道,可以说同祖国医学的养生理论相吻合,符合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养生要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为什么嘉庆帝寿命并不算太长,只活到了61岁了呢?从史料上看,这大概是因为他忽视了自己的痼疾,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体力,死于过度疲劳引起的心肌梗死,或过劳引起的心力衰竭。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下旬,嘉庆帝按惯例到热河围猎。七月十九日,皇帝一行自圆明园往北经汤泉,第一天抵达顺义县的南石槽行宫,二十日驻跸密云县行宫,二十三日驻跸喀喇屯行宫。二十四日,是前往热河行宫旅途的最后一天。
  一路上,满汉王公大臣一般都骑着高头大马,只有嘉庆帝坐着轿子。到了康熙帝赐名的广仁岭,看到苍郁的山峦林木和流水潺潺的小河,在轿中时而瞌睡、时而沉思的嘉庆帝,顿觉心旷神怡,急令“马匹侍候”,“朕要策马越过广仁岭”。皇次子绵宁和近侍太监都劝他坐轿,他哪里肯听。嘉庆帝跨上骏马奔驰而去,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不多时,嘉庆便到了热河行宫。由于跑了一阵马,出了一身汗,被塞外的凉风一吹,便不觉感冒了。晚饭过后,嘉庆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四肢酸软无力,胸口烦躁郁闷,十分难受,尤其不能平躺。似睡非睡到半夜,感到全身发冷,冷气从心里直往外冒。他知道自己感冒了,便要了一碗姜汤,但喝下后仍不见好转。
  七月二十五日清晨,嘉庆帝病情加重,面色显得苍白浮肿,痰涌不断,呼吸困难,已经不能下地了。皇次子、皇四子在一旁守护。旋即,病情加重,胸口闷痛,语言不利,但仍坚持处理政务。到了午后,嘉庆帝的病情急剧恶化,因痰涌堵塞气管,呼吸更加困难,已经无法说话,时醒时昏,处于弥留状态。到了下午,连建储密诏都没有来得急找出来,嘉庆帝就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驾鹤西去了。遗命皇次子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皇家医事》目录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帝王也需用猛药(1)
帝王也需用猛药(2)医疗护理方法多(1)医疗护理方法多(2)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药材地道要讲究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重视未病控病情(1)
重视未病控病情(2)中医治西人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临终救命生脉散(1)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