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笛声何处   》 捕捉"来自苏州的笛声"余秋雨力作解读昆曲      余秋雨 Yu Qiuyu

  继《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著作之后,古吴轩出版社将于本月下旬推出《笛声何处》,意味着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族再添生力军,《笛声何处》出人意料的关注视角,注定要使世界文化遗产、昆曲、余秋雨这三个关键词成为今年文化舆论关注的新焦点。
    作为古吴轩出版社向世界遗产大会献礼的系列丛书之一,《笛声何处》尚未面世,已经受业界瞩目,征订已超过5万册。昆曲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曾风靡中国200多年,20
  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关于昆曲的著作以往均集中于学术研究,由身兼著名作和文化学者的余秋雨写成的这部面向大众的《笛声何处》,以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解读昆曲,给予读者极大的期待。
    《笛声何处》封笔于今年春天,但是创作的思考和准备在12年前已经开始了。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12年前应《联合报》邀请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当时《文化苦旅》尚未在台湾出版,余秋雨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昆曲研究者。余秋雨整理当年的演讲和多年来从事昆曲研究留下的文字,成为这部《笛声何处》。余秋雨说,当听说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 (记者 高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自序绪论
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1)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2)
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美学格局的多方渗透
魏、梁改革(图)丰收的世纪(1)
丰收的世纪(2)丰收的世纪(3)
丰收的世纪(4)丰收的世纪(5)
丰收的世纪(6)世纪的丰收(1)(图)
世纪的丰收(2)世纪的丰收(3)
世纪的丰收(4)世纪的丰收(5)
世纪的丰收(6)世纪的丰收(7)
世纪的丰收(8)世纪的丰收(9)
世纪的丰收(10)世纪的丰收(1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