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國的才子佳人:現代作傢的婚戀與創作   》 一、“我愛了另外那個白臉女孩子”:馬澤蕙(1)      王鳴劍 Wang Mingjian

  瀋從文一生的聲譽大起大落,他以小學畢業的學歷,當上了大學教授,由於命運的捉弄,被迫從事文物研究,結果成就斐然,晚年備受關註,甚至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瀋從文,原名瀋嶽煥,長大後自改名為瀋從文瀋從文早年在懷化作上士司書時,軍法長蕭選清從“嶽煥”的出處《論語·泰伯》中有“煥乎,其有文章”,取表字“崇文”,瀋從文“棄武從文”後,自改為“從文”。參見金介甫《鳳凰之子:瀋從文傳》,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頁。。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湖南鳳凰(1913年前叫鎮筸)縣城。瀋傢曾是鎮筸城的世傢,祖父瀋宏富早年以賣馬草為生。時勢造英雄,太平天國時,他因“纍功”逐級擢升為當地人組成的筸軍將校,繼而升為南昭通鎮守使和貴州提督。他膝下無子,遂將其弟瀋宏芳二房苗族劉夫人所生的二兒子瀋宗嗣過繼到自己門下。父親瀋宗嗣自幼習武,長大後投身清軍,一度成為大沽鎮守羅榮光的裨將,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因隨身攜帶的傢産丟失而被迫回鄉。辛亥革命後,他競選省議會代表失敗,一氣之下跑到北京,組織鐵血團,行刺袁世凱未果,亡命奔赴遠親熱河都統熊希齡,後來返鄉做了一名上校軍醫。母親黃英,出生書香門第,其父兄頭腦開明,受其影響,她從小便讀書識字,還會照相、懂醫方。瀋從文兄妹九人,他在男孩中居第二,所以同胞弟妹多以“二哥”相稱,他在早期的自傳性小說裏也自稱為“二哥”。瀋從文甚至還以其妹瀋嶽萌之名寫有《我的二哥》,《沫沫集》,上海大東書局1934年版。
  瀋從文自幼喜歡“同一切自然相親近”《瀋從文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頁。不思讀書,成天與小無賴們廝混,熱衷於打架、撒謊、逃學、搞惡作劇趁老師中午睡覺時給先生臉上畫鬍須,背上貼王八。參見凌宇《瀋從文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頁。。母親為了約束其野性,初中畢業即將他送到辰州(即沅陵)軍營去“學習生存”。他被編入支隊司令的衛隊,不久,因他的字寫得好,被提升為上士班長和司書。在軍隊裏,瀋從文經歷過“清鄉剿匪”,目睹了血腥的殺戮。這些在軍旅人生留下的深刻記憶,成為他後來抒寫湘西傳奇的特殊背景。
  後來,瀋從文所在部隊撤銷,他被遣散回傢。一待半年,傢裏斷炊,為討口飯吃,他前往芷江,投靠當警察所長的五舅,在警察所裏當了一名辦事員,主要工作是收取屠宰稅。閑暇之際,他經常與七姨爹熊捷三(其大哥熊希齡曾任過民國政府總理)吟詩作賦,並閱讀了熊公館的一些藏書,對狄更斯小說中的敘述才華尤為欽佩。母親看到昔日調皮搗蛋的兒子如今在芷江幹得不錯,便賣掉房子帶着九妹來到芷江和他租房而住,並將賣房所得3000塊銀元存入錢莊,交給瀋從文經營。瀋從文五舅患肺病去世後,屠宰稅的徵收改歸芷江團防局負責。
  團防局本是商會性質的機構,平時來來往往多是本地著名商人。瀋從文因此而結識了當地著名大戶竜傢的私生子——眉清目秀的書生馬澤淮。兩人年齡相當,暢談投機,一來二往,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交往之中,馬澤淮經常談起自己剛剛中學畢業的姐姐馬澤蕙,閑居在傢,喜愛書法、詩詞,對瀋從文寫得一手好字仰慕不已。時年18歲的瀋從文,正值少年鐘情、情竇初開的青春期,馬澤淮常常在耳旁的嘮叨,誘發了潛藏於他心中對美好愛情的憧憬。他在馬澤淮的鼓動、慫恿和盛情邀請下,來到馬傢,見到了無數次幻想過的馬澤蕙。少男少女的初次見面,自然免不了一番驚訝與羞澀。隨着話題的深入,瀋從文發現他和馬澤蕙心有靈犀,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心中那根嚮往愛情的琴弦被不經意地撥動了。所以,自從見到馬澤蕙後,瀋從文腦海裏便裝滿了她的倩影:
  那女孩子白白的面龐上飛起緋紅的笑靨、細腰長身,體態輕盈,身體各部分配置得似乎都恰到好處。胸前一對拳頭大結實的小乳房,半害羞似地躲在襯衫裏,又半挑逗似的仿佛要從衣縫中豁裂而出……凌宇:《瀋從文傳》,第123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蘇雪林:“精神貞操之重要,更在肉體之上”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1)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2)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3)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2)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3)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5)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6)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7)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8)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9)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0)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1)
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3)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1)二、“愛在右,同情在左”(2)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3)三、“愛了一個人,即永久不改變”(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