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官窯産生的背景
馬未都 Ma Weidou
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由於中央政權抑製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寵的政治風氣,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導致宋代文化高度發展。很多學者都對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認為中國後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調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國策下,此後三百多年時間取得非常大的成績。儘管我們都知道,宋代的國土非常小,但是宋代老百姓的生活,整體來說都還是不錯的。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災難以外,老百姓的整個生活還算穩定,而且長達三百多年。
這種繁榮有很多證據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華。《清明上河圖》這件作品,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紀錄片來看。當時沒有錄音、錄像這種高科技手段,未能把當時的社會記錄下來,非常遺憾。但是,有《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畫捲,從郊外一直畫到城裏,把整個汴梁的繁榮,乃至鱗次櫛比的店鋪,全部反映出來。當時有客棧,有民居,有店鋪,有作坊,甚至有賣瓷器的專賣店。宋代的官窯制度,就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産生了。
宋代官窯制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明清以後的官窯制度有明確的記載,什麽時間皇帝下令做什麽樣的瓷器;誰是督陶官,直接奔赴燒窯的前綫,來指揮燒窯;政府一次需要多少瓷器等等,都有明確的記載。宋代官窯由於年代久遠,史料不全,非常不明確。不能說當時沒有官窯制度,但是今天找不到非常明確的文獻,記載着從皇帝嘴裏說出的官窯。由於不明確,所以今天不知道宋代官窯的起始時間。儘管如此,宋代官窯對於後世的影響,還是不可估量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 甘肅彩陶 | 秦磚漢瓦 | 文物的證據—馬鐙 | 秦兵馬俑(1) | 秦始皇的貢獻 | 漢俑 | 市場上的陶俑 | 釉陶 | 唐三彩 | 唐人愛馬 | 唐三彩馬 | 陶與瓷的區別 | 瓷器的優勢 | 原始青瓷 | 三國兩晉南北朝 | 動物造型流行 | 虎子 | 唐朝盛世 | 南青北白 | 南青—越窯 | 北白—邢窯 | 長沙窯 魯山花瓷 | 法門寺秘色瓷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