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弘道悟語   》 第39節:書院弘道·師生對話(1)      錢弘道 Qian Hongdao

  附錄
  書院弘道·師生對話
  深山書院
  《青年時報》記者 田曉晉
  通訊員 鮑志華 郎偉軍
  南天目海拔五百多米的半山腰處,一座白墻灰瓦、形態古樸的書院立於竹林、緑樹、野花叢中。書院收藏有《資治通鑒》、《劍橋中國史》、《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等足以傳世的經典叢書萬餘册。
  深山裏的"弘道書院",是錢弘道教授為反哺家乡而建的,對莘莘學子和父老鄉親開放。
  光風霽月山中書院
  錢弘道出生的白馬村有七十二個袖珍型自然村,村民七百多人。錢弘道所在的自然村--大嶺頭村位於南天目最高峰附近。近日錢博士從深圳參加"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得空繞道故鄉小住兩三天,記者得悉,趕去白馬村。
  從杭州驅車一個多小時到達萬市鎮,再走半個小時到竜門橋。竜門橋有一棵氣勢雄偉的古鬆,一條水泥路蜿蜒嚮山裏延伸。車行十來分鐘,就見一棟中國風格的黑方格闊窗的兩層建築在山林中顯露。這裏衹有四五戶人傢,清靜之至。
  山風微拂,院外高高的圍墻上"光風霽月"四個緑漆字特別醒目,頗有毛澤東書法清瘦、瀟灑的神韻。黃色的木頭大門"吱呀"而開,錢博士悠閑地迎了出來。他臉色白淨,眼鏡後目光深邃。
  書院第一層是個長方形的小院子。院裏,鵝卵石圍成一個淺淺的水池,池邊香榧樹搖曳着枝條。院子裏的圍墻上,筆法開闊的書法是錢弘道用泥水匠的泥刀揮就的:"讀書弘道暢心胸,緯地經天致用同。窮可修身行獨善,達來兼濟兩從容。"這首詩是錢博士二十多年讀書心得的寫照。
  拾級而上第二層,是若幹塊用鵝卵石小徑隔開的花園菜圃。園圃裏種植了鼕青、櫻桃、石榴、葡萄、枇杷、桃、楊梅等果樹,還種植了馬蘭頭、萵苣、菠菜、芥菜、大蒜等蔬菜,琳琅滿目。紫紅色的紫藤花緊緊地纏着鼕青樹攀緣而上。蝴蝶在輕盈地飛,蜜蜂在低聲地叫,鳥兒在歡快地唱。空氣裏充滿山中春天的芳香。還能有比這更好的讀書境界嗎?
  再上一層,三間寬、兩層帶閣樓的藏書樓背倚山體而建。四周,十二根黑柱子圍成空空的走廊,愜意惆悵的春風在遊走,使人聯想起北方古老建築的粗放。正面兩扇木門和兩邊細窗格都用了優雅的中國黑,造型精緻內斂。
  放眼往書院後山望去,是一片竹林和松樹林,一條麯折的小路直通山頂。山脊上有一座小亭子。"考大學那年,我常常躺臥在亭子那裏聽山風背課文,所以修個亭子,算是留個紀念,好常常回想當年讀書的那股勁兒。"錢博士說。
  經典收藏令人神往
  書院一樓四面靠墻壁立着古黑色的、鑲嵌着玻璃的書架。裏面收藏的都是令讀書人景仰不已的社會科學經典叢書。書架上藏放着《劍橋中國史》、《四庫全書》、《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皇傢藏書》、《佛教文化大典》、《中國各朝代野史》、《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現代作傢全集》、《唐宋詩詞全集》、《哈佛商學院管理法則全書》、《世界文學名著全集》等等,還有商務印書館出的三百多本"漢譯名著"係列,內容涵蓋西方文明史的主要社會科學名著,《中國書法全集》包含歷史上主要大書法傢的代表作品,《傳世箴言》則薈萃了歷史上最精粹的哲理格言……這些人類的精神食糧藏於深山,更顯其深厚的底藴和耀眼的光輝。
  所有的藏書都體現了書院主人的學術品位:最經典、代表各學科領域的最高成就。記者在觀摩中不斷發出羨慕的嘆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人生大事(1)第3節:人生大事(2)
第4節:山中一日(1)第5節:山中一日(2)第6節:山中一日(3)
第7節:寵辱不驚(1)第8節:寵辱不驚(2)第9節:人非機器(1)
第10節:人非機器(2)第11節:江南的雪(1)第12節:江南的雪(2)
第13節:江南的雪(3)第14節:故鄉的雨第15節:風雨春秋(1)
第16節:風雨春秋(2)第17節:風雨春秋(3)第18節:風雨春秋(4)
第19節:重新讀書(1)第20節:重新讀書(2)第21節:弘道書院(1)
第22節:弘道書院(2)第23節:弘道書院(3)第24節:弘道書院(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