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白牡丹   》 第三十八回 吳大材奉旨贅婿 明正德乏費賣騎      洪琮 Hong Cong

  卻說吳大材,令周元速回,留住天子。周元領命,出府而回。吳大材令傢丁飛馬進城,知會衆文武,速來周元傢中,朝見天子。自己整備等待。那周元趕回傢來,一見門前無了馬匹。忙從後門進內,見王氏問曰:“兒去見吳侍郎若何?”周元便把吳侍郎禮待言明。“如今吳侍郎知會文武官,欲來朝拜天子。”王氏曰:“自爾出門,朝廷亦就起程去了。”周元驚曰:“母親何不留住?今文武若來尋,無天子,嶽父豈不悔親?”王氏笑曰:“癡呆子!即有禦招王婚,又行過翁婿禮,怎的賴親?”周元曰:“未知天子今將何往?”王氏曰:“天子說要往三峰岩。”周元曰:“待兒拜將回來。”即忙緊走三峰岩而去。
  時瑞蘭州衆文武官,聞報天子在周元傢中,俱出城到吳侍郎傢相等。吳大材把禦扇與百官看過,各官忙備官帶,執事儀從,令一傢人引路甫及周元的村口,各官下馬步行,令隨從人役,在村口伺候,不許喧嘩。衆官來至周元門庭首,見門閉着。文東武西分立兩旁,屏氣息聲,連咳嗽亦不敢一聲,惟有王氏在房中,自思母子得受朝廷恩封,暗暗喜悅。忙聞得門外有步履之聲,細聽時又無動靜。心中疑惑,即起身來開廳門。那門前百官聽得開門,疑是天子聖駕出來,文武官員一同跪下,齊稱“萬歲!萬萬歲!”這王氏那有此福,一見文武跪下,倒吃一驚。回身要走,不防失腳,跌倒在地,一命早已飄渺。
  那衆官跪候許久,並無聲息,偷眼一看,衹見室中有一婦人倒在地上不動。那文武齊齊立起身來,那吳府傢人叫曰:“不好了!此乃周元之母,無故被列位老爺拜得動也不動。周元回來,怎肯幹休!”吳大材進內,見無正德,連周元也不知那裏去。又見王氏人事不省。忙令傢人扶進房床安頓,一面令人找尋周元。
  不料那周元,因趕到三峰岩,尋無正德。尋問旁人,俱說未有騎馬之人到此。周元衹得趕回。吳府傢人遠遠叫曰:“周元快回,衆官等待。”周元應曰:“我來也。”傢人忽省悟:“他如今是姑爺,怎好叫他姓名?”忙改口曰:“姑爺快來,與衆官相見。”周元奔到門首,衆官嚮前相見。吳大材問曰:“賢婿從那裏來?天子今在何處?”周元便把伊母言往三峰岩,“迫趕聖駕不遇,如今不知聖駕何往?”吳大材曰:“聖駕我們自去尋訪,賢婿快去伏侍令堂。”
  周元應諾。進入房中,見母臥於床上,呼之不座。揭開被一看,見王氏雙目睜白,奄奄欲絶。心中大驚,出問吳大材曰:“傢母何以如此?”吳大材便把前情言明。周元暗恨衆官,將伊母拜得如此顛到,再進房呼了幾聲,衹見王氏雙目嚮周元一看,閉了。兩足一蹬,早已嗚呼哀哉。周元放聲大哭。
  想着無有分文收殮,不覺哭了又哭。衆官苦勸。吳大材勸曰:“令堂今受朝廷誥封一品,死得有光。且收拾喪事為是。”周元曰:“小婿分文斷絶,如今怎得措備?”吳大材曰:“我已着傢人拿銀前來料理。”府縣官員曰:“收殮後,移到吳大人那旁去開喪。此間好起造行官。”周元問曰:“造甚行宮?”
  府縣官曰:“將軍不知麽?凡聖駕所住之處,須造行宮。方表地方官敬。”
  周元曰:“列位差矣。這是我的住宅,又不曾賣於天子,怎麽要造行宮?”
  吳大材曰:“凡聖駕住過,便當蓋造行宮,此乃朝例,賢婿俟收殮完,移到我傢開喪。”周元曰:“依此而言誰敢與天子結交?連房屋亦占為行宮了?”
  衆官辭別回城,使人役四處暗訪正德天子。吳大材給銀將王氏一品夫人厚禮裝殮入棺,將棺運到自己傢中。文武官員,俱來吊奠。開喪後。吳大材即請教師,傳授周元武藝兵法。至服闕方與女兒完親,遂進京供職。此是後話不表。
  且說正德天子,恐百官跟尋前來,加鞭奔至日色將晚,今番知是饑餓,見路旁有一村店,架上排列些食物,招牌上寫着“王傢店安寓往來客商。”
  店前坐着一個老頭兒,正德下馬,將馬漳到店前。店主人忙嚮前迎接,曰:“客官,天色已晚,就在小店安歇罷。”正德曰:“極好!”店主人把馬牽往後槽,又引正德,進了一座房中,問曰:“客官何處,高姓大名?”正德復以武德答之。店傢隨備過酒飯,帝飽餐畢,和衣睡下,自思在此俟王合前來同往。至次早起床,就在店前懸望王合,從此一日三餐,盡是王小二供奉。
  過了八九日,見王合併無影響,帝心焦。那一早王小二笑吟吟嚮前曰:“小人有句話告稟老爺。”帝曰:“何事?衹管說來。”王小二曰:“大宮人在此連飯錢房稅,及馬草料,每日共銀一兩,客官到店九日,共九兩。可憐小人微本生意,敢求先給些銀兩,好備酒菜伏侍,若何?”正德聞言,目瞪口呆曰:“我有一個傢人,因途中失散,我故連日在此等待。銀兩俱在他身邊,等他前來,一並給還爾。如今分毫斷絶。王小二着驚曰:“盛價既已失群,知他幾時前來?再過二日,小二連店亦開不成,那有酒飯伏侍大官人?須想一想有甚救急的方法。”帝曰:“爾太忒呆了,我這裏又無熟識,實是無計可施。”
  王小二想了一會曰:“大官人人要用費,馬又要草料,何不把馬賣了,省了草料,又有銀兩使用。何等是好?”帝問曰:“官兵要馬徵戰,民間要馬何用?那個承買?”小二曰:“大官人不知。我們山東路上,最重牲口。
  又有公子王孫富室之弟,走馬馳射。馬匹極是合用的。”帝曰:“既如此,煩爾看那一傢要馬,叫他來買此馬。”小二曰:“小人怎知何人要買馬?但我們此間前去四五裏有一市鎮,五日一次墟日,各物齊備,亦有牛馬貨賣。
  要用牛馬的,到市選買。來日湊巧就是趕墟日期,小人引客官帶馬到墟,自有人買去。”帝曰:“極好,爾須把馬整頓,來日好去趕市。”王小二曰:“小人知道。來日五更後,便要前往。”帝曰:“不差。”
  果然是夜,王小二先起來,收拾定當,方去請正德起來洗梳、飽餐上馬。
  王小二提一盞燈引路。鎖上店門,赴市來到鎮市上。此時天色尚早,做買做賣的還未齊到。正德即下馬來,心思自有天子,諒無赴市的。不一時間,肩挑背負,挨挨擠擠,十分熱鬧。又有許多馬上市。衹見有一夥富戶子弟,前來買馬。原來正德的衣服整楚,兼那鞍韉俱是八寶鑲就。金鞭金蹬光華奪目。
  誰知道有賣馬的?都無一人敢來問他一聲。正德等得許久,見無一人來問他,又見東邊一夥人圍看幾匹馬議價。正德心想:須牽嚮到熱鬧處好賣。即牽馬到東邊來。衆富戶見正德的馬肥驃,恐被踢傷,遂散住西邊去了。正德又牽到西邊來,西邊人也散去了。正德撞來撞去,衹是無人來問他的馬。心中着急,須臾間亦就散市。帝悶悶不樂,衹得牽馬和王小二回來。
  至路上,正德埋怨曰:“這都是你主人不好。爾見我安閑無事,故弄我到此吃些辛苦。”王小二曰:“大官人休說笑話。豈不見市上賣了許多馬匹,偏偏爾的馬無人要。”正德曰:“為何連問也無人來問一聲?又不見得我要勒索高價!”王小二嘆氣曰:“總是小人晦氣,故無人問。”正言間,忽見前面來了一人,頭戴緞中,身穿一領皂綾袍,布襪皂鞋,年約有三旬餘,騎着一匹小白馬,前來迎着王小二問曰:“小二哥,爾今早店門為何鎖着?卻往那裏來?”王小二曰:“原來是汪員外。”即指着後面曰:“為同這武大官人,帶這馬到市上去賣。無人要買,到這時纔來。”汪員外見了那匹馬,暗想:好一匹千裏馬駒!遍身潔白,並無半根雜毛。忙下馬嚮正德作揖曰:“請問大官人,貴府何處,高姓大名?”正德答禮曰:“俺乃北京城內人氏,姓武名德。因欲往遊耍蘇州。未知員外姓甚名誰?”王小二曰:“我這員外姓汪名如竜,極是一位慷慨的人。”汪如竜問正德曰:“爾這馬要賣多少銀兩?”正德曰:“衹因小僕失散,欠些路費,故欲賣此應用。任憑員外酌量給銀,不必言價。”汪如竜說:“大官人須說個價出來,小可方好發給。”
  正德暗想:往常賣馬每匹介銀衹得六七兩,諒俺的御馬,值銀兩必多。但不可說得太多。他若不買,又無人要,反為不美。即答曰:“就是五十兩銀子。”
  汪如竜吃驚曰:“怎要五十兩銀子。”正德疑他是嫌多價,又曰:“若嫌多,便減些也無妨。”汪如竜曰:“非是嫌多價。小可是說,這匹好馬五十兩銀子怎買得來?王小二哥,可同大官人到捨下取銀兩,自有薄禮相謝。”王小二喜諾。
  三人來到莊上。汪如竜對正德曰:“大官人這鞍韉可取回去。”正德曰:“我既無馬,要這鞍韉何用?到是相送罷。”汪如竜暗喜,衹此鞍韉價值數千金。即請二人坐下,隨進內取銀兩付與正德。曰:“這是白金二百二十兩。”
  另此十兩與王小二曰:“折為一茶之敬,勿嫌微薄。”王小二連連稱謝。正德曰:“銀原先要五十兩,何故許多?”汪如竜曰:“此是薄意。大官人此銀不收,此馬小可也不敢受。”王小二曰:“員外既然如此好意,大官人收了為是。”正德方收了,謝了汪如竜,出門首分別。
  未知汪如竜買得御馬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白牡丹小序第一回 明主遇美人入夢 金星救劉瑾為閹
第二回 穆府着棋收內監 焦彩翻案害王嶽第三回 買首級白冤遭害 假半仙看相賺金
第四回 劉瑾巧施納財計 文貴怒逐狐犬群第五回 焦穆詭施偽聖旨 李通驗識假金牌
第六回 劉瑾毒謀收文府 李通巧計醉狂奴第七回 吳芳懼罪瞞劉瑾 文貴迎母拜李通
第八回 劉瑾賺主幸蘇州 夢雄同妹觀聖駕第九回 章士成留客結姻 劉宇瑞通傢款友
第十回 宇瑞邀友探親恙 桂金越墻聽瑤琴第十一回 劉小姐窺琴識文 李夫人戲婿交婚
第十二回 文俊催船委保駕 夢雄窿戰敵強徒第十三回 聖駕高山脫羅網 姦監平地起風波
第十四回 英國公大破賊寇 司禮監密捉忠良第十五回 劉宇瑞離傢脫難 李夢雄代嶽辨冤
第十六回 老元勳請駕救忠 小遊擊受官訪賊第十七回 士成知機宿占祠 桂金急病投匪店
第十八回 追馬匹兄妹中計 焚店房母子負逃第十九回 土成祠裏救桂金 夢雄途中逢宇瑞
第二十回 李夢雄密殺陸金 萬人敵誤結勝康第二十一回 假夢雄大寨款舅 真桂金高山遇仇
第二十二回 勝殷癡訂鴛鴦偶 桂金假結鴛鳳儔第二十三回 匪徒貪美色遭殃 姦盜謀重權造反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