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健康攜夢人   》 第38節:大老叼(2)      劉心武 Liu Xinwu

  老實說,二十幾年前,在城裏看到大老叼,特別是正運作着的大老叼,眼爽心熱,非常激動,啊,蓋高樓呢!如果寫詩,那就會像五十年前的詩人歌頌煙囪林和“黑牡丹”一樣,毫無保留地為大老叼唱出贊語。但是,現在看見大老叼,可就是另一種心境了,首先對之警戒:怎麽,又拆一片鬍同四合院,又要蓋樓了嗎?蓋多高的樓?什麽模樣?有必要嗎?符合限高規定嗎?
  北京城在膨脹,由於每一個環路外的限高度都在放寬,而又很少有開發商自動放棄那高度,因此,環繞北京的樓群正在形成一道“盆沿”,古北京,北京舊城,包括雍和宮等古建築群,還有劃為保護區的幾十片鬍同四合院,就都成了“盆底”,北京這座“大盆”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會成為怎樣的一個“盆景”呢?
  平心而論,在維護古城風貌方面,北京市政府確實也花了大力氣,做了不少好事、實事,像菖蒲河公園、皇城根遺址公園、明城墻遺址公園……等的規劃修建,都值得稱道。但是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實在還很多,有的還很尖銳,比如讓雍和宮“陷落”在一片貼近它的樓區裏,就是令人焦慮的現象之一。
  建築物是否雄偉,高度不是最主要的元素。雍和宮建築群的高潮是最北邊的萬福閣,它衹有25米高,但是通過造型設計上的匠心,除了主體樓閣三層飛檐營造出宏偉氣勢,還從主閣上部伸出懸空走廊,連通到東西兩側的永康閣和延綏閣,仿佛金鵬展翅,這就使它氣度更加雄奇。主閣裏供奉一尊由整株白檀香木雕成的邁達拉大佛,地下8米地上18米,進門仰望極有震撼力。這樣的古建築必須在周邊闢出起碼外延一百米的曠地,才能顯示出其雄偉氣勢瑰麗風韻。
  遺憾的是,現在緊貼着雍和宮就是洋式新樓。而從我書房東窗外望,雍和宮東面正在運行的大老叼,數一數竟有9個,最高的大概已經高過了80米,不知經它參與建出的大高樓,是怎樣的造型?即使是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吧,我也總覺得,它是選錯了地方。
  這類的情形不止出現在北京。就像當年的煙囪林和“黑牡丹”一樣,現在的大老叼和高樓群,如果一度引出過詩意,那麽,可以宣佈:詩意已經轉化為了憂慮,那就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保存和延續我們城市的內在機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第2節:目錄第3節:自序
第4節:大吉魚第5節:打地鋪(1)第6節:打地鋪(2)
第7節:大碗第8節:河畔羊群第9節:換季詩
第10節:健康攜夢人(1)第11節:健康攜夢人(2)第12節:健康攜夢人(3)
第13節:客廳裏的嗡嗡聲第14節:母雞吃蛋第15節:一粒膠囊(1)
第16節:一粒膠囊(2)第17節:夏威夷黑珍珠第18節:替嫂
第19節:小圓攏子(1)第20節:小圓攏子(2)第21節:瓊花謎
第22節:果香滿溢夜光杯第23節:牙文明(1)第24節:牙文明(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