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經濟危機,你準備好了嗎?:大蕭條時代   》 第38節:變革中的城鄉(6)      狄剋遜·韋剋特 Dixon Wecter

  在遷居管理局及其繼任者FSA的努力下,1935~1939年之間,總共大約有125萬人被給予某種形式的金融幫助,為自力更生做好了準備。到1930年代末,有史以來第一次,從租佃到所有權的適度逆轉清晰可見,特別是在南方白人中間。FSA自然無權獨攬所有的功勞,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這個方向上的拉動是強有力的。新政為了失地者和貧睏者的利益而作出的這些努力,决不是聯邦政府與農業的故事的全部。在1940年生活於農村的3,200萬人當中,典型的家庭既沒有接受救濟,也不像絶大多數佃農和季節性勞工那樣在貧睏綫附近掙紮。然而,獨立農戶的命運也並不是什麽好運。多虧了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那些年裏的長期蕭條,他們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從1920年的15%下降到了1929年9%,以及1933年的7%。原因有很多:世界性生産過剩這把利劍砍入了農民的犁刃;1930年的霍利-斯莫特關稅法案;國內大企業的包圍,迫使農民在貿易市場中總是低價賣、高價買;缺乏資本讓他們的農場實現機械化,以便跟上大生産者;幹旱和土壤損耗。另外,他們還不得不面對一個令人睏惑的問題:消費者的品味始終在變化。棉農們苦苦思量的,不僅有一些新興地區(像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東方和南美)更廉價的産品,而且還有合成纖維的出現。至於飲食習慣,有一點很清楚:𠔌物、馬鈴薯和肉類正在對祖輩們的傳統大餐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代人當中逐漸流行。
  誠然,某些農場經營者吃得更好。在維生素運動的幫助下,柑橘類水果的人均消費量在1920~1940年間將近翻了一倍。到1940年末,多虧了健康教育以及日益為城市居民所熱衷的易消化飲食,乳品行業的銷售總額高達1,355,000,000美元,高於肉類産業的任何分支,也遠遠超過了任何農作物。同樣,商品蔬菜園主也受益於下面這個事實:普通家庭多汁蔬菜的消費量是50年前的兩倍。但是,在淡季、旺季的興衰交替中,大多數農民總是嘟嘟囔囔地抱怨:他們——那些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最小的生産者——控製了自己産品的價格。鬍佛政府和羅斯福政府都曾試圖面對這種抱怨。
  第一項重要提案是鬍佛政府1929年6月15日通過的農業市場法案,創立了聯邦農業局。通過創辦農民合作社和金融穩定公司以購買和控製剩餘産品,農業局希望穩定農産品價格,削減中間商的豐厚利潤,但它陷入了兩種糟糕的誤算。首先是世界蕭條的緊迫;其次,其降低産出的口號(“種得越少,收得越多”)並沒有讓普通的、手上長滿老繭的個人主義者轉變觀念,他們抱着獲利的希望加快了生産,絲毫不理會自願控製,這樣就迫使價格更低。農業局的運作(主要小麥和棉花上)花掉了3.4億美元,喂肥了投機者,但絲毫也沒能阻擋住雪崩
  1931年,當南方的棉花收成創下歷史最高記錄的時候,農業局絶望地建議:把正在生長的棉花每三行“翻耕”掉一行。但肥沃的土地還是被過剩所淹沒,在後來指責翻耕的反新政批評者當中,很少有人記得,這個想法曾經是共和黨政府提出來的。到1932年仲夏,棉花賣到了5美分以下,小麥不到50美分,玉米31美分。終於,人們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農業局要求立法,允許聯邦政府控製農業産量,結果白費力氣。到頭來,在折騰了兩年之後,農業局放棄了努力,並提出把它收購的剩餘産品送給紅十字會。然而,它的經驗教訓被新政所牢牢記取。
  典型的農夫——他們相信埋頭苦幹是擺脫貧睏的最好解毒劑——在大蕭條的驅策下,表面上幹活的時間更長了,並讓老婆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幹。然而,其經濟效果卻讓人更加灰心喪氣。1932年,多半是美國農民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每一個人都握緊了反抗的拳頭。這年夏天的晚些時候,全國農民假日協會(1927年在愛荷華州成立)宣佈“放假”,直至價格恢復。在脾氣火爆的邁洛?裏諾的帶領下,假日協會實際上把康瑟爾布拉夫斯市和蘇市給包圍了起來,他們封鎖了道路,不許警察巡邏車進入,把牛奶倒入排水溝裏。內布拉斯加、明尼蘇達、南北達科他以及南方和東部的不同地區,也發生了類似的示威。然而,價格並沒有出現上升,反抗很快就偃旗息鼓。1933年5月初,他們的睏境絲毫沒有減輕,這些四面楚歌的農民投票支持舉行一場全國範圍的罷工,但在最後的關頭被取消了,為的是給新政計劃一個機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節:從富足到寒酸(1)第2節:從富足到寒酸(2)第3節:從富足到寒酸(3)第4節:從富足到寒酸(4)
第5節:從富足到寒酸(5)第6節:從富足到寒酸(6)第7節:從富足到寒酸(7)第8節:從富足到寒酸(8)
第9節:從富足到寒酸(9)第10節:新的生活設計(1)第11節:新的生活設計(2)第12節:新的生活設計(3)
第13節:新的生活設計(4)第14節:新的生活設計(5)第15節:百日新政(1)第16節:百日新政(2)
第17節:百日新政(3)第18節:百日新政(4)第19節:百日新政(5)第20節:百日新政(6)
第21節:百日新政(7)第22節:百日新政(8)第23節:公民及其政府(1)第24節:公民及其政府(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