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展示童话大师真实生活:安徒生传 》
从天堂到地狱,到赫尔辛格(3)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但是从一开始,就不只是米斯林和其它成年人密切注意到安徒生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即校长所谓的这种“易动感情的”方面。更年轻的同学也注意到了,正如其中一个同学后来所说,安徒生“从头到脚都是虚荣的化身”。在安徒生1825年到1827年的日记和信件中,他清楚地表明由于没有朋友的帮助,他被迫再三地审视自己不同寻常的本性。就像他在1826年9月给英吉曼的信中所写的:“我以为自己有些幼稚,无论何时,风稍稍吹得无情一些,我的眼里就会立刻含着泪水,尽管我知道生活不能永远是五朔节……我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但我承认自己过于女人气、过于软弱。”
很明显,19世纪20年代期间,安徒生的心灵受到了一些严重的伤害,作为一个男人,这些伤害使他更加封闭。他的天真成为自卫的手段,因为这个受伤的青年拒绝长大。在未公开的作品里,他开始按那种天真小男孩儿的田园形象来观察和理解自己。
如果米斯林教学法在心理方面对安徒生来说是灾难性的,那么在斯拉格尔斯和赫尔辛格的岁月里,严肃的校长的严厉批评确实对安徒生的艺术技巧有积极的影响,因为他的大部分写作必须秘密地进行。即兴创作者需要的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对。在1822年到1827年期间,安徒生创造了一种完整的诗歌亚文化。当他最终于1827年逃离了老师和顾问时,这种亚文化几乎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速发展。甚至在19世纪20年代,安徒生就认识到,对于作为作家的他来说,经历才智和审美方面的反对有多么重要。他在许多课堂短文中提及过这个主题,而且,由于不用给哥本哈根的捐助人扮演可爱、聪明的男孩,这个崭露头角的年轻诗人可以突然说:“只有经历冲突,世界才会持久;只有经历燃烧的火焰,金属才会纯净;只有经历战斗,灵魂才会赢得力量和尊严。”毫无疑问,20岁的安徒生相当清楚反对法则。在一篇题目具有启发性的短文《人为什么不想在生命中获得永恒的幸福》里,当他明确指出只有痛苦才能教育人时,他的思想超越了他实际能够确定的界限。后来在短文里,他详细阐述了这个观点:
“通过反对和斗争,万物得以存在;正是以这种方式,混沌状态变得井然有序。正是通过火的力量,贱金属得以净化,因此,只有经历苦难,一个人才得以净化,并得到真正的幸福,当世俗生活的痛苦拨开了人们内心的纱罗时,才能捕捉并希望得到这种幸福。”
后来,爱德华?科林成了安徒生的朋友和财政与审美方面的顾问。在其关于安徒生的书中,科林强调,19世纪20年代,安徒生这位未来作家的内心所发生的根本性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当时,他内心的所有东西都缠绕在一起,就像他在1823年1月写给亨尼伯格夫人的女儿的那些诗句所表述的。1882年,科林用这些诗句来阐述他的观点:“神圣的头上长着深色的苔衣,/高贵地悲痛,凝视下方/常春藤环绕着/破裂的柱子/指向死亡。”
在自己的书中,科林用这段引文来为由米斯林,甚至部分由他自己的父亲乔纳斯?科林负责的教育方法辩护。爱德华?科林称校长为“保守校长”,这是从积极意义上说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米斯林对乔纳斯?科林委托他的任务很忠诚,对哥本哈根的上级很忠诚,对他作为老师的职业很忠诚。爱德华?科林写道,必须明白的一点是,米斯林的职责需要他做自己应该做的,要求他按照大学的要求来教育学生。大学的要求不能仅仅因为像安徒生这样差别很大的特殊个体而作出修改。19世纪初,在丹麦的文法学校进行学术学习,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正如科林强调的,这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不仅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而且要求他们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爱德华?科林总结说,米斯林对安徒生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尽管他没有成功地迫使他这个领取皇家津贴的学生弄懂丹麦语法。对安徒生来说,迂腐不起作用,科林这样写道。他还指出,在整个一生中,安徒生一直把语法和句法描述为“语言的脊柱,像讨厌的骨架一样一直在嘲笑我”。
陈雪松,刘寅龙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九州出版社 |
|
|
丹麦亲王写的序言 | 前言(1) | 前言(2) | 英文版前言 | 目录 | 真正的野蛮人(1) | 真正的野蛮人(2) | 真正的野蛮人(3) | 自然之子(1) | 自然之子(2) | 自然之子(3)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1)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2)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3) | 舞蹈学生(1) | 舞蹈学生(2) | 舞蹈学生(3) | 舞蹈学生(4) | 迈入黄金时代(1) | 迈入黄金时代(2) | 迈入黄金时代(3) | 迈入黄金时代(4) | 安徒生的处女作(1) | 安徒生的处女作(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