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開悟   》 端正身心誠實待人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端正身心誠實待人
  一個有慣竊行為的孩子,本來他將會因此而喪失前途!但大傢用愛心、耐心及運用智慧,好好輔導他,讓他學習為自己負責,因而改變了他的人生!
  常在報上看到刊登失竊或被搶的社會新聞,甚至綁架勒索的事件。這都是犯案者沒有安分守己,認為世界上有僥幸的事。
  在馬來西亞,有位無父無母、無傢可歸的十七歲孩子,從小未受教育,平常都在街頭流浪,養成了偷竊行為。當地的慈濟人一直想好好調教他,分別帶他回聯絡處及一位居士傢居住,甚至還幫他在美發廳找到工作。但是,他所到之處,常常有東西遺失。
  大傢明知他是慣竊,但苦無證據。問他東西是不是他偷的?他絶對不承認,而且利口辯駁,膽子更大!大傢一心期待他能悔過,但是很難啊!常常看到他去買新衣服,問他錢從哪來的?他都說得出理由,所以大傢對他都很頭痛!
  用心輔導青少年的姚居士得知這種情形後,以軟硬兼施的方法問他、勸他、輔導他,但都不管用。他絶不承認有偷竊的行為。
  當問得很無奈時,姚居士就問他有沒有信佛教?相不相信有因果?孩子說:“有,但一點點而已。”
  姚居士說:“你閉上眼睛半小時,看看觀世音菩薩要跟你說什麽?”孩子真的閉着眼睛,很安靜地想。
  半個鐘頭之後,姚居士再問他:“你看到觀世音菩薩了嗎?”
  他說:“有,觀世音菩薩在窗戶邊。”
  姚居士說:“你如果有偷東西,應該嚮觀世音菩薩懺悔!”
  他就乖乖地跪着、很用心地懺悔,他一直冒冷汗,也哭了。孩子終於承認說:“我有偷東西,我很懺悔。”而且還說偷了誰的東西。
  姚居士說:“偷了東西是要還的。”孩子估算每個月的薪資開銷支出後,僅剩五十元。
  姚居士說:“你的態度必須很誠懇。看你偷了誰的東西,每個月還人傢五十元。如果你能這樣做,我就配合你、再給你五十元,讓你每個月可以還一百元。這一生你偷多少,下輩子就要加倍地還人傢。不如你這一生好好用心地還,偷了誰的東西一定要分期還清;哪怕是一輩子,也要還完。這樣,你的‘業’和‘因果’纔會消除。”
  這孩子歡喜地接受,也真的改過了,而且每個月會存錢、還錢。姚居士固定每個月都支持他五十元,這就是智慧的輔導。
  有慣竊行為的孩子,本來他的一生將會因此而喪失前途;但若用愛心、耐心好好去輔導,加上運用智慧,讓他學習為自己負責,他的人生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有人太過於心軟、欠缺智慧,就會采取幫孩子還債,期待孩子會改過的做法。這是不妥的!要運用智慧,讓孩子知道每個月要賺錢還自己偷的錢,讓他警惕自己。所以說,智慧的輔導非常重要。
  這位十七歲孩子的故事,很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他從小沒有父母教育,纔會心存僥幸,養成偷竊的習慣。而我們有很好的環境,對人、對事更要誠實!誠實才能端正行為、不偷盜、不妄語,過着有價值的人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 錄(1)目 錄(2)目 錄(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繩索以禪思開啓大愛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戰爭之害母愛就像長流水
父母難為“求不得”苦為富不仁的董事長風水與福慧
一念差,步步錯以心轉境鑽石眼貓的婚禮雖富猶貧的老人
富中之富發揮人生使用權心的迷惑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