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诛诸吕周勃安刘--西汉初一次宫廷政变(3)      Zhang Huicheng

  在大封诸吕的同时,吕后又进一步迫害刘姓诸王。当初,为控制刘姓诸王,吕后曾把吕家的女儿嫁给几个刘姓诸侯王为妻。赵王刘友(原为淮阳王,如意死后徙封赵王)不喜欢自己的吕氏妻子,经常冷落她。她便跑到长安,诬告刘友谋变。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正月,吕后将刘友召到长安,不由分说禁锢起来,不给饮食。有人偷偷送食物给刘友,抓住后立即处死。几天后,这个帝王之胄竟被活活饿死。死后吕后也不放过他,尸体被用民礼埋葬在长安附近的乱葬岗子上。赵王死后不久,梁王刘恢因忍受不了吕氏妻子的虐待,也被迫自杀了。就这样,汉高祖的八个儿子,几年之中竟被吕后杀了三个!
  这时,少帝已渐渐长大,已经稍知人事。他听说张皇后不是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已被吕后害死了,就忿忿不平地说:“太后怎么这么狠心,杀了我的母亲却立我为皇帝。日后我长大了,一定替母亲报仇1这话不翼而飞,很快传到吕后耳朵里。吕后害怕将来真的出乱子,就把他偷偷杀害了,另立一个小孩子刘弘为皇帝,也称少帝。吕后仍旧执掌朝政大权。到这时候,吕后和她的侄子侄孙们,已经把刘家天下篡夺去了。
  诛除诸吕
  吕后专权,引起了一些功臣的强烈不满,刘氏家族中的一些人更是恨得咬牙切齿。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是吕禄的女婿。他年方二十,生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他看到吕后专权,扶植诸吕,贬抑刘氏,十分气愤。一次,吕后在宫中大摆宴席,令他作监酒。刘章打算趁此机会灭一灭吕氏威风,于是就对吕后说:“我是将门之后,太后既然命我监酒,请允许我以军法行事。”吕后以为是一句戏言,就答应了。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刘章对吕后说:“酒宴上没有音乐歌舞,未免寂寞,臣愿为太后唱耕田歌。”吕后笑道:“你的父亲生长民间,或许知道耕田。你生来便是王子,怎知耕田?”刘章说:“臣略知一二。”吕后说:“你且唱给众人听听1刘章唱道:“深耕播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歌词语义双关,有影射吕氏擅权之意。吕后席间不便发作,就假装不知。大家继续喝酒。不一会儿,有一个吕氏子弟不胜酒力,偷偷溜了出去。刘章马上追上去,拔剑杀了他,回禀吕后道:“刚才有一人逃席,臣谨依军法,将他处斩了。”吕氏子弟皆大惊失色,吕后也不禁改容,但既已准他按军法行事,就不能再指责他擅自杀人,只好忍耐了事,一场宴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从此,吕氏子弟都有些害怕,功臣宿将们却都心中暗喜,觉得刘氏天下还有希望。
  这时,忠于汉室的功臣们也在暗中串连。一天,太中大夫陆贾未经邀请,径直来到右丞相陈平家中。他对陈平说:“我见丞相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有什么心事吗?”陈平道:“先生猜我有什么心事?”陆贾说:“足下官拜丞相,封三万户侯,可谓富贵已极,没有什么奢望了。但瞧您总是面带忧色,想是为了诸吕专权吧?”陈平说:“先生所料甚是,不知您有何妙策,可以扭转时局?”陆贾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睦,则众情归附。今日社稷大事,全在您和太尉周勃两人了。您何不联络太尉,共同为天下除害呢?”陈平听罢,连连点头称善。周勃过生日的时候,陈平送重金为他祝寿。酒席间透漏心曲,周勃也正在为吕氏擅权深深忧虑,二人一拍即合,遂深相结纳。他们又暗中联络朱虚候刘章、颍阴候灌婴、御史大夫曹窋(已故丞相曹参之子)等人,准备待机动手。
  高后八年七月,吕后病倒了。她怕自己死后吕家的人倒霉,就指派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掌管北军(京师卫戍部队),指派梁王吕产掌管南军(宫廷卫戍部队)。她告诫两个侄儿说:“高祖生前曾和大臣们相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咱们吕家的人封了王,大臣们一定不服气。我死了以后,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会发动叛乱。你们一定要抓住兵权,守卫皇宫,也不必为我送葬,以防遭人暗算1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
目录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毒美人祸乱邦国(1)毒美人祸乱邦国(2)
毒美人祸乱邦国(3)毒美人祸乱邦国(4)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