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   》 第38节:同光中兴      马未都 Ma Weidou

  同光中兴
  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经济进入中国,多少也刺激了一下中国的经济。中国当时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可以说,同治、光绪时期,一直是她在统治着这个国家,统治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同治皇帝最早定的年号是"祺祥",后来由于慈禧和恭亲王发动政变,杀了肃顺等人,两宫垂帘听政,共同治理,所以改年号叫"同治"。慈禧太后能统治如此长的时间,不是一个偶然。我们不能说慈禧太后一无是处。作为一个女人,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她能够统治这个国家长达五十年,绝对不是个一般人。她具有极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有极强的政治才能。她赶上了同光中兴,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但她当时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挽救这个国家。于是她就不断出卖主权,来换取自己统治的稳定。
  这时的青花瓷已经彻底不讲艺术性了,就是按照定式去生产,日用瓷与艺术瓷的区别不大。比较一下,雍正、乾隆时期,日用瓷就是日用瓷,艺术瓷就是艺术瓷,很明确。同光时期就都一块儿用了,画的图案都差不多。但当时有一个重要的瓷器背景:粉彩的数量上来了,粉彩跟青花平分天下。我在讲元青花的时候说过,惟一可能撼动青花地位的就是粉彩。在晚清同治、光绪的时候,粉彩就对青花发起了挑战。这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局面。清朝有四个皇帝在紫禁城办的大婚,同治、光绪都是。光绪大婚的时候,提前做了很多准备。这时定烧的大婚专用瓷器,大部分都是粉彩,说明粉彩当时的社会地位比青花高。这时景德镇御窑厂也大量烧造青花祭器,为东、西两陵做准备。我们都知道,清代的皇家陵寝是清东陵、清西陵,当时陵寝中需要大量随葬品,比如青花大缸等等,所以当时政府下令大量烧造。
  同光时期还有一类比较精美的官窑青花瓷器,比如"体和殿制"。体和殿,是慈禧太后住在储秀宫时用膳的地方,所以"体和殿制"的瓷器说起来都是她的餐具和日用器。慈禧太后当时要求自己用的瓷器,都要署上自己曾经住过的殿堂名,比如还有"储秀宫制"的瓷器。这些瓷器上引用了一些外来的带有点儿洋味的图案,有些立体感。再有,慈禧在50岁、60岁、70岁大寿的时候,都大量烧造赏赐用瓷。史料记载,慈禧太后50大寿的时候费银15000两,60大寿的时候费银121100两,70大寿的时候费银38500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第1节:过渡期第2节:天启崇祯青花(1)第3节:天启崇祯青花(2)
第4节:崇祯笔筒第5节:笔筒在晚明出现第6节:明末江山之争
第7节:正月理发第8节:顺治青花第9节:筒瓶
第10节:康熙大帝第11节:康熙青花第12节:康熙青花枯枝花鸟梅瓶
第13节:刀马人第14节:勤能补拙第15节:寄托款与文字
第16节:墨分五色 紧皮亮釉第17节:雍正皇帝的政治与文化(1)第18节:雍正皇帝的政治与文化(2)
第19节:雍正青花风格(1)第20节:雍正青花风格(2)第21节:赏瓶
第22节:督陶官(1)第23节:督陶官(2)第24节:十全老人--乾隆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