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草根紅學雜俎   》 曹雪芹箱篋公案解密(10)      鄧遂夫 Deng Suifu

  又有人說,《紅樓夢》的主題是全面反封建,即所謂揭露批判封建制度黑暗、腐朽的各個方面。這種論點在目前較為流行,它比上一種論點更具體,而且乍看起來也頗有道理。作者通過書中的形象描寫,不正是對封建制度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都程度不同地作了揭露批判嗎?但仔細一想,我們是在研究作品的主題,即作者在書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主旨,並不是研究作品的整個思想內容。這樣不分主次全面包羅的主題說,顯然也不符合作品的實際情況,而且在概念上有着邏輯學裏外延太寬的毛病。
  還有人說,《紅樓夢》的主題是反對封建婚姻制度。這總算落實到“反封建”的某一着重點上去了,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體現了作品主綫——一般稱之為寶黛愛情悲劇——的思想意義。但這一思想意義是否足以體現整個《紅樓夢》的主題呢?舒蕪先生的文章所敏銳指出的一個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一問題。即:人們在看越劇《紅樓夢》電影時,感動得紛紛流淚,而“散場以後又覺得很不滿足”。這的確道出了許多人心中隱約存在的一種共同感受。是電影的概括性不強嗎?不是。改編者對作品主要情節綫——即所謂寶黛愛情悲劇——的概括性描寫,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而且僅從這一點上看,其感人至深的程度,也許不亞於讀《紅樓夢》原著(當然也包括高鶚的續作)的有關描寫。是表現主題不鮮明、不突出嗎?也不是。改編者所要提示的主題——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無疑是鮮明的、突出的。那為什麽會感到不滿足呢?我以為,其根本原因正在於:越劇《紅樓夢》的電影偏離了原著的真正主題,從而也就削弱了原著的思想意義,因此它所表現的內容就並不是整個的《紅樓夢》,甚至也不是概括的《紅樓夢》。由此可見,將反對封建婚姻制度這一點認作它的主題,則又顯然縮小了作品主題的思想意義。
  長期以來最為流行的說法還是,認為《紅樓夢》的主題,是通過描寫賈傢(或曰四大傢族)的衰敗,揭示封建社會的必然衰亡。有人甚至幹脆說,“《紅樓夢》的主題是寫封建社會末期的政治鬥爭”④(以其闡述的觀點分析,仍屬“必然衰亡”說)。這一類說法,在目前重印或新出的有關文學史和文藝理論的教科書中,以及在某些有影響的紅學家的最新論著中,仍然普遍盛行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近二十多年來在評論《紅樓夢》的思想性方面所表現的一種“左”的傾嚮。從這論點本身來看,也還存在一個主題概念含混的毛病。作品有沒有表現賈傢(註意!並非四大傢族)的衰敗呢?有沒有表現封建社會末期的政治鬥爭呢?應該說都表現了。而且在整個的氣氛上和個別的細節上,還表現得很典型。但關鍵問題在於,這些並不是作為《紅樓夢》的情節主綫,更不是作為思想主題來表現的;而是作為展開情節、襯托人物、突出主題的背景來表現的。
  回顧了過去種種論斷的得失之後,再回過頭對《紅樓夢》的整個藝術描寫和典型人物形象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便能較為準確地把握住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要表達的、而且實際上已經表達出來的主題。
  三、看似平常卻驚心的真正主題
  探索這一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弄清楚曹雪芹主觀上希望灌註給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麽。二是,弄清楚作品通過形象描寫所實際體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否與我們所認定的曹雪芹的主觀願望相一致。
  先談第一點。由於我國古典小說在表現手法上的傳統特點,在許多長篇小說裏面,作者往往要將自己著書的基本思想(包括動機、主題),通過各種途徑如序文、楔子、詩詞以及神仙佛道人物之口等等,直接告訴給讀者。雖然用現在的眼光去看,這是一種並不高明的做法。但有了它,對於我們準確瞭解作者的真實思想,至少可以免走許多彎路。而恰好在這一點上,《紅樓夢》也並沒有完全擺脫傳統小說的舊套。
  作者在甲戌本開篇的楔子中,藉敘述《石頭記》抄錄者空空道人檢閱此書的粗略印象,貌似輕描淡寫而實為鄭重昭示地寫道:“其中大旨談情。”
  這句話是“假語”還是真言?過去在學術界長期爭論不休。有的說是真話,說“談情”就是寫愛情,寫寶黛的愛情悲劇。更多的研究者則傾嚮於是假話,說是作者礙於當時文獄盛行而使用的掩飾之辭,即所謂“用談情掩蓋政治鬥爭”,或掩蓋其他。對於上述兩種看法,筆者都不敢苟同。我認為,曹雪芹說此書“大旨談情”,既是真話,又比較籠統,沒能完全點破此書的主旨。要說它帶有某種“掩蓋”的意味,也未嘗不可,因為這話確實有點意猶未盡。要說它是寫作的手法問題,也同樣說得過去,因為描寫一個初閱此書的讀者(空空道人),能夠籠統地感覺出其主題的大致範圍,這是符合生活的邏輯和細節的真實性的。所以,作者在這裏衹讓空空道人為我們劃出了一個主題所在的籠統範圍。單就其方法而論,倒有點像前面所述有人劃出一個“反封建”的籠統範圍那樣,給人以若隱若現之感。
  但是請註意!作者在籠統昭示這一“大旨”的同時,曾通過石頭與空空道人的對話,明確道出了此書的題材範圍。說書中寫的“衹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是“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聯繫脂硯齋在庚辰本楔子前面所作的批語中引述“作者自云”的一段話:“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這就進一步說明:一,所謂“談情”,原來是談的作者對他半世親見親聞的“所有女子”之情;二,所謂“假語村言”,也並不意味着這“談情”本身是假的;而恰恰是指,用“假語”——即對生活加以集中、概括、提煉、改造的藝術手法——去“敷演出”包括作者所談之情在內的整個作品的故事內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自序:不妨樹一面旗幟(1)自序:不妨樹一面旗幟(2)
曹雪芹賦 並序如椽巨筆耀千秋
曹雪芹續妻考(1)曹雪芹續妻考(2)
曹雪芹續妻考(3)曹雪芹續妻考(4)
曹雪芹續妻考(5)曹雪芹續妻考(6)
曹雪芹續妻考(7)曹雪芹續妻考(8)
曹雪芹續妻考(9)曹雪芹續妻考(10)
曹雪芹續妻考(11)曹雪芹續妻考補遺(1)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2)曹雪芹續妻考補遺(3)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4)曹雪芹續妻考補遺(5)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6)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1)
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2)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