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憶往述懷   》 第38節:治學的態度與方法      季羨林 Ji Xianlin

  治學的態度與方法
  鬍雋吟女士把她以前翻譯的、已經出版過的許多德國學者的學術論文匯為一編,重新出版,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這些篇論文雖然都是幾十年前寫的,但是一直到今天仍然很有用處,仍然從中可以學習到許多東西。
  德國學術,不管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成績斐然,名傢學者燦如列星,在國際上一嚮享有盛名,受到各國學者的熱烈贊揚。原因何在呢?原因當然會是很多的。各人也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據我自己的管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舉世異口同聲說的"德國的徹底性"(Deutsche Gründlichkeit)。德國學者無論研究什麽問題,首先就是努力掌握與這個題目有關的文獻,包括古代的和近代的,包括德國的和外國的。德國學者都廣通聲氣,同世界各國的同行幾乎都有聯繫,因此,全世界研究動態,他們基本上都能掌握。對自己要研究的問題的各種學說,都有成竹在心。在這個基礎上,或者與此同時就大量搜集資料,不厭其詳,不懼其遠,衹要能搜集到的,全都搜集。這兩件工作做完以後,纔努力分析資料,然後作出恰如其分的結論。這樣的結論,即使不可能就是最後的結論,但就當前而言,已經是比較可靠的了。
  我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學術論文集》中所收論文作者之一傅吾康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我是一嚮欽佩的。過去的不必說了,就拿眼前傅吾康教授所進行的工作來說,也可以充分表現出這些特點。傅先生正在進行東南亞華僑問題的研究。據他自己說,他為了調查華僑的歷史情況和當前情況,曾跑遍了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城市與鄉村,市場與學校,古廟與墓地,衹要有有關華僑的資料,不管是匾額,還是碑銘,不管是活的資料,還是死的資料,傅先生無不廣為搜羅,而且把這些東西都拍成照片,分門別類,儲存備用。他利用所有的交通工具,從最近代化的飛機、火車,一直到比較原始的騾車、小船。有時候也難免遇到一些驚險。吃苦耐勞那就更不必說。然而傅先生卻是鍥而不捨,决不後退。甚至一件不太重要的資料,也决不放過。數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着。我上面談的"德國的徹底性",在傅吾康先生身上難道不是表現得很具體,很充分嗎?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像傅吾康先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也就不再舉了。鬍雋吟女士現在的這一部書,其中所收的論文無不充分表現出"德國的徹底性"。因此我纔說,出版這一部書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我祝賀這一部書的出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生命的價值第2節:我們面對的現實第3節:談老年(1)
第4節:談老年(2)第5節:養生無術是有術第6節:回頭看看(1)
第7節:回頭看看(2)第8節: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第9節:一寸光陰不可輕
第10節:希望在你們身上第11節:三思而行第12節:園花寂寞紅
第13節:人間自有真情在第14節:老馬識途第15節:珍愛大自然
第16節:走嚮天人合一第17節:我的嬸母第18節:我的妻子
第19節:回憶第20節:寂寞第21節:爽朗的笑聲
第22節:毀譽第23節:談禮貌第24節:漫談撒謊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