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長阿含經 Dirghagama-sutra   》 第30章 世記經(第九品)      耶捨 Ye She    竺佛念 Zhu Fonian

  第09品 三災
  佛告比丘。有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雲何為四。一者世間災漸起。壞此世時。中間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間空曠。無有世間。長久逈遠。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三者天地初起。嚮欲成時。中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住不壞。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是為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計量也
  佛告比丘。世有三災。雲何為三。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有三災上際。雲何為三。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三者果實天。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雲何為火災。火災始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即踴身上升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覺.無觀第二禪樂。第二禪樂。時。世間人聞此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唯願為我說無覺.無觀第二禪道。時。空中人聞其語已。即為說無覺.無觀第二禪道。此世間人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禪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是時。地獄衆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衆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梵天皆盡。當於爾時。先地獄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忉利天王盡。忉利天王盡已。炎摩天盡。炎摩天盡已。兜率天盡。兜率天盡已。化自在天盡。化自在天盡已。他化自在天盡。他化自在天盡已。梵天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餘。人盡無餘已。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其後天不降雨。百𠔌草木自然枯死。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有為諸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汱澮.渠流皆悉幹竭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三日出。三日出已。此諸大水。恆河.耶婆那河.婆羅河.阿夷羅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捨河皆悉幹竭。無有遺餘
  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四日出。四日出已。此諸世間所有泉源.淵池。善見大池.阿耨大池.四方陀延池.優鉢羅池.拘物頭池.分陀利池.離池。縱廣五十由旬皆盡幹竭
  以是故知。一切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使令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五日出。五日出已。大海水稍減百由旬。至七百由旬。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是時。大海稍盡。餘有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在。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時。大海水稍稍減盡。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稍盡。至七多羅樹.六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轉淺七人.六人.五人.四人.三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於[跳-兆+尃].踝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猶如春雨後。亦如牛跡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指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深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岸飃。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六日出。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煙起燋燃。猶如陶傢初然陶時。六日出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岸飄。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七日出。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悉洞然。猶如陶傢然[穴/土/黽]焰起。七日出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以此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須彌山皆悉洞然。一時。四天王宮.忉利天宮.炎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風吹火焰至光音天。其彼初生天子見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此何物。先生諸天語後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來。齊此而止。以念前火光。故名光念天。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須彌山王漸漸頹落。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其後大地及須彌山盡無灰燼。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此大地火燒盡已。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火災起時。天不復雨。百𠔌草木自然枯死。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如是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是為火災。雲何火劫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在虛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歲雨。其水漸長。高無數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
  時。有四大風起。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百千由旬。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梵迦夷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波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他化自在天宮
  其水轉減至無數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他化自在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兜率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由此因緣有炎摩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水上有沫。深六十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際。譬如此間。穴泉流水。水上有沫。彼亦如是
  以何因緣有須彌山。有亂風起。吹此水沫造須彌山。高六十萬八千由旬。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金.銀.水精.琉璃。以何因緣有四阿須倫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吹大水沫。於須彌山四面起大宮殿。縱廣各八萬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復何因緣有四天王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沫。於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以是故名為四天王宮殿。以何因緣有忉利天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於須彌山上自然變成七寶宮殿。復以何緣有伽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須彌山不遠。自然化成寶山。下根入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間廁。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伽陀羅山
  復以何緣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伽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伊沙山。高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二萬一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伊沙山不遠。自然變成樹辰陀羅山。高萬二千由旬。縱廣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樹辰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樹辰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阿般泥樓山。高六千由旬。縱廣六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阿般尼樓山
  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阿般尼樓山不遠。自然變成彌隣陀羅山。高三千由旬。縱廣三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尼隣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尼隣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比尼陀山。高千二百由旬。縱廣千二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比尼陀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比尼陀山不遠。自然變成金剛輪山。高三百由旬。縱廣三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金剛輪山。何故有月.有七日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自然變成一月宮殿.七日宮殿。雜色參間。七寶所成。為黑風所吹還到本處。以是因緣有日.月宮殿
  其後亂風吹大水沫。自然變成四天下及八萬天下。以是因緣有四天下及八萬天下。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在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自然變成大金剛輪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縱廣十六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限。金剛堅固。不可毀壞。以是因緣有大金剛輪山。其後久久。有自然雲遍滿空中。周遍大雨。渧如車輪。其水彌漫。沒四天下。與須彌山等。其後亂風吹地為大坑。澗水盡入中。因此為海。以是因緣有四大海水。海水鹹苦有三因緣。何等為三。一者有自然雲遍滿虛空。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宮。滌蕩天下。從梵迦夷天宮.他化自在天宮。下至炎摩天宮.四天下.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洗濯滌蕩。其中諸處有穢惡鹹苦諸不淨汁。下流入海。合為一味。故海水鹹。二者昔有大仙人禁咒海水。長使鹹苦。人不得飲。是故鹹苦。三者彼大海水雜衆生居。其身長大。或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呼哈吐納。大小便中。故海水鹹。是為火災
  佛告比丘。雲何為水災。水災起時。此世間人皆奉正法。正見。不邪見。修十善業。修善行已。時。有人得無喜第三禪者。踴身上升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喜第三禪樂。無喜第三禪樂。時。世間人聞此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願為我說是無喜第三禪道。時。空中人聞此語已。即為演說無喜第三禪道。此世間人聞其說已。即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
  爾時。地獄衆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畜生.餓鬼.阿須輪.四天王.忉利天.炎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光音天衆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光音天趣皆盡。當於爾時。先地獄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忉利天盡。忉利天盡已。炎摩天盡。炎摩天盡已。兜率天盡。兜率天盡已。化自在天盡。化自在天盡已。他化自在天盡。他化自在天盡已。梵天盡。梵天盡已。光音天盡。光音天盡已。然後人盡無餘。人盡無餘已。此世間敗壞。乃成為災
  其後久久。有大黑雲暴起。上至遍淨天。周遍大雨。純雨熱水。其水沸涌。煎熬天上。諸天宮殿皆悉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煎熬消盡。無有遺餘。光音天宮亦復如是。以此可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有為諸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雨復浸梵迦夷天宮。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無有遺餘。梵迦夷宮亦復如是。其後此雨復浸他化自在天.化自在天.兜率天.炎摩天宮。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無有遺餘。彼諸天宮亦復如是。其後此雨復浸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煎熬消盡。無有遺餘。彼亦如是。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此水煎熬大地。盡無餘已。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遍淨天宮煎熬消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能知耳。梵迦夷宮煎熬消盡。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當知耳。是為水災
  雲何水災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充滿虛空。至遍淨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萬歲。其水漸長。至遍淨天。有四大風。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無數百千由旬。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變成光音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光音天宮。其水轉減無數百千由旬。彼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變成梵迦夷天宮。七寶校飾。如是乃至海水一味鹹苦。亦如火災復時。是為水災
  佛告比丘。雲何為風災。風災起時。此世間人皆奉正法。正見。不邪見。修十善業。修善行時。時有人得清淨護念第四禪。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護念清淨第四禪樂。護念清淨第四禪樂。時。此世人聞其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願為我說護念清淨第四禪道。時。空中人聞此語已。即為說第四禪道。此世間人聞其說已。即修第四禪道。身壞命終。生果實天
  爾時。地獄衆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第四禪。身壞命終。生果實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遍淨天衆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第四禪。身壞命終。生果實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遍淨天趣皆盡。爾時。地獄先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如是展轉至遍淨天盡。遍淨天盡已。然後人盡無餘。人盡無餘已。此世間敗壞。乃成為災。其後久久。有大風起。名曰大僧伽。乃至果實天。其風四布。吹遍淨天宮.光音天宮。使宮宮相拍。碎若粉塵。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二宮相拍亦復如是。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風吹梵迦夷天宮.他化自在天宮。宮宮相拍。碎如粉塵。無有遺餘。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二宮相拍亦復如是。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此風吹化自在天宮.兜率天宮.炎摩天宮。宮宮相拍。碎若粉塵。無有遺餘。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彼宮如是碎盡無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風吹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置於虛空。高百千由旬。山山相拍。碎若粉塵。猶如力士手執輕糠散於空中。彼四天下.須彌諸山碎盡分散。亦復如是。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風吹大地盡。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遍淨天宮.光音天宮。宮宮相拍。碎若粉塵。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能知耳。如是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能信者。獨有見者。乃能信耳。是為風災。雲何風災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周遍虛空。至果實天。而降大雨。渧如車輪。霖雨無數百千萬歲。其水漸長。至果實天。時。有四風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漸漸稍減無數百千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變成遍淨天宮。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此因緣有遍淨天宮。其水轉減無數百千由旬。彼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變成光音天宮。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乃至海水一味鹹苦。亦如火災復時。是為風災。是為三災。是為三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阿含部 Agama
第01章 大本經第02章 遊行經第03章 典尊經第04章 闍尼沙經
第05章 小緣經第06章 轉輪聖王修行經第07章 弊宿經第08章 散陀那經
第09章 衆集經第10章 十上經第11章 增一經第12章 三聚經
第13章 大緣方便經第14章 釋提桓因問經第15章 阿[少/兔]夷經第16章 善生經
第17章 清淨經第18章 自歡喜經第19章 大會經第20章 阿摩晝經
第21章 梵動經第22章 種德經第23章 究羅檀頭經第24章 堅固經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