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當代表十年   》 第38節:第四章 關註弱勢群體(4)      趙詠秋 Zhao Yongqiu

  司法解釋的修改完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呢,仍然在關註着,努力着,不言放棄。
  大齡職工再就業
  "生薑還是老的辣。"自古以來這句名言就是形容人的技術、經驗、能力與年齡的正相關規律,依據這個規律,中國的年長者總是受到尊重。尤其是關鍵技術崗位上的老師傅被看作企業的財富。
  但是,在國有企業大幅減員,中小企業退出國有的改革初期,隨着下崗再就業大潮的到來,這個千年公認的規律被否認,人的價值發生了變化。一夜之間年輕成為財富,年長職工的身價一落千丈,成為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
  下崗分流中,許多企業進行簡單的年齡劃綫:高級知識分子除外,男50,女45一律退出崗位。
  街頭形形色色的招聘廣告,都附帶有一個年齡框框:"請35歲以下者前來應聘。"
  昔日受人尊敬的老師傅們含着眼淚回傢了。他們嘗試着尋找新的工作,但街頭35歲的招聘劃綫又再一次將他們攔在就業門外。這些下崗職工中,不少是與我年齡相仿的要好朋友。他們身強力壯,工作責任感強,不少是技藝精良的好師傅,正是做事的好年齡,家庭也需要他們負擔,可就是被年齡的歧視所睏。他們有的進了失業中心,有的留在企業待崗,但都衹能拿200多元的生活費。
  2000年開始,不斷有事情傳到我的耳朵中來:某某夫妻常吵架。有的還提出離婚。吵架的內容多是互相埋怨收入低,開支大。比如不該再喝奶粉了,不該多買肉啦,不該不出去工作……這些過去都是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的好夫妻呀!
  這些變故是我所沒有預料到的。有機會我就勸勸他們:睏難時期要互相體諒,互相扶助,不要過多埋怨對方。可他們的理由不由我不跟着着急:孩子還在上學,怎樣對付高額學費?老人在生病,拿什麽去買藥?如果有一天自己生了大病,拿什麽去住院?
  一天下班的路上,碰到了映玲、石頭、秀等幾位下崗的女同事,她們拉着我的手,充滿久別重逢的驚喜:
  "詠秋,你好嗎?我們正要找你呢。"
  "我們年齡大的人就業太難了!上有老,下有小,不工作可怎麽辦哪?"
  "好多單位招人,說是試用,衹給一點低工資,不給繳納社會保險。可沒幹幾個月他們又換人。我們總是這樣難以找到固定工作。"
  "這些年來,你呼籲的東西上面都很重視,我們一起商量着要你為我們呼籲呼籲。"
  "好,這事我一定記在心裏!"站在大馬路上,面對大傢的期待和信任,我鄭重的接受着委托。同齡兄弟姐妹的睏難,我怎能不管呢。冶鋼女工部張運蓮部長在上下班的火車上,多次與我詳細敘說女工面臨的問題,在下崗分流中,女工往往首當其衝。因此,大齡職工中女性就業要面臨更多的歧視。就在去年的三八前夕,我們湖北團的幾位女代表還針對女性的就業難一起集體接受過媒體采訪,對女性遭遇的就業歧視進行批評。
  法製日報網2001年3月7日以《是誰用"弱者"給女人命名--女代表關註女性就業權利》為題報道了此事。
  又逢兩會,又逢"三·八"。在第九十三個婦女節之際,出席會議的女代表們關心女性話題,關心女性權益,更關心女性的就業權利。
  "女人為什麽要天生比男人大5歲?"湖北代表戴麗莉的問題可以說是鋒芒畢露,一針見血。"原來規定婦女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這種規定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是合理的,但在婦女更加自立、經濟意識越來越突出的今天,這種規定就有了質變的味道,我們今天不是強調權利主體平等嗎?憑空剝去5年的勞動權利,這是不是對女性勞動權利一種歧視?女性的就業權利受到限製,這個問題應該說在一般的婦女中更突出。我覺得應該做一種彈性的規定,女性可以提前退休,但不強行要求一定要提前退休。"
  趙詠秋代表說,今天許多企業裁員,女性更是首當其衝,也許她很優秀,也很能幹,但僅因為是女性,就得下崗。而且很多都是三四十歲這樣黃金年齡段,技術很嫻熟的女工,實在是可惜,這對企業也是一種損失。這是一種偏見。他們不承認女性的自立,或者是心裏沒有認可這個事實。頗有學者風度的代表嚮明珠教授接茬道:"實際上,在我們醫學上的理論研究證明女性的壽命要比男性更長,就業時間也要比男性長。女性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於男性,這些對於一個企業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是來自湖北的童惠娟代表則提醒人們註意一種隱藏的婦女就業歧視,就是婦女往往懷孕和工作二者不能兼得。她們丟掉工作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別的什麽,但大夥都心知肚明是懷孕讓她丟掉了飯碗。這種現象在"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一些效益比較好的國有企業中更突出。於是,許多適齡婦女衹好一再推遲生育。嚮明珠表示這種情況值得擔憂。
  而蘇燕代表關註的是女性初次就業的問題。許多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公開說明,女性免談。在有些崗位,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作這樣要求的企業很多並不屬於這種情況。這是違反婦女權益保護法的,是該有人管管了。
  弱者並不等同於女性,在許多情況下,弱者是強加給女性的修辭。代表們主張,除了生理、心理和生育上不同於男性在法律上有所體現外,對女性更多的要一體關照。代表們說,新世紀,女性當然有新形象,那就是更加的自立、自尊、自重、自強,女性早就不同於傳統意義上家庭婦女的角色定位了,她們越來越多的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着重大的作用。就業對於今天的婦女意義非凡,她們呼籲:婦女就業問題需要更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為什麽這個現象就無法製止呢?
  曾作為國有企業的中層幹部,我瞭解企業决策層的難言之隱:老工業基地的就業形勢太嚴峻了。包括改製、兼併、破産的企業,起碼有一半以上的職工必須面臨下崗、再就業。下崗分流,下誰?留誰?平時沒有建立工作考核依據,難以作出抉擇。為了家庭的生存,誰也不願輕言下崗。為了平穩過渡,為了找個說法,按年齡和性別劃綫似乎是最好的藉口,最便於操作的選擇。至於企業的專業技術接替和個人素質問題,經營者無暇考慮。這衹是在企業大量集中減員時期一過性的規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