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 》 中國古都北京 》
壇廟寺宇(3)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社稷壇是祭祀土地和五穀之神的壇廟,明初建,在闕右。壇為方形,壇製二層,四面有石階,各三級。壇中用五色土按五方築成。四面有欞星門,有壇,外設天門四座。西門外建神庫、神廚、宰牲亭,北面有拜殿。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之五穀賴土地而生,所以歷代都以社稷為大祀。
先農壇永樂帝遷都北京後,沿襲明南京禮儀規製,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天壇的對面,建先農等壇,祭祀先農(農神)、太歲(歲神)、神(山川等自然神)等神。明嘉靖時規範、清乾隆重修。先農壇由外壇墻及壇門、內壇墻及壇門、太歲殿、先農神壇、天神地壇、行恪田禮壇、神倉、慶成宮等組群建築及耕地等組成。占地約2000畝,呈北圓南方狀。祭祀先農神,每年二月的某日,皇帝按規定要親到先農壇,祭先農神,穿着祭服,登上祭壇,官員陪同,奏樂,行禮。然後,行親耕恪田禮,象徵皇帝帶頭在試驗田上耕地種田。雖經400多年滄桑變幻,今先農壇除外壇墻蕩然無存外,整體佈局,基本完整,建築特色及藝術風格,基本保留了明代特徵。
明代北京的七大壇廟,已如前述;而七大寺宇,略如下述。
真覺寺俗稱五塔寺,坐落在今西直門外長河北岸。寺創建於永樂年間,時因印度高僧來北京,貢進五尊金佛和金剛寶座塔規式,而為其建寺以居。成化九年(1473年),建金剛寶座塔。塔建在金剛寶座上,座分五層,每層均挑檐,設佛龕,藏佛像。座頂周繞石護欄,前方築建罩亭。座上建五塔,中央大塔十三層密檐,四角各建一小塔。後寺毀塔存。此塔以印度造型與中國結構相結合,且為中國現存金剛寶座塔中建造時間最早之一座。
覺生寺俗稱大鐘寺,寺以大鐘而聞名。大鐘鑄於永樂(1403~1424年)年間,它通高6.94米,外徑3.3米,鐘唇厚18.5釐米,重約46.5噸。鐘身內外鑄有漢文及梵文經咒,總計經文23萬多字,字體工整,遒勁古樸。鐘聲輕擊圓潤深沉,重擊渾厚宏亮,聲音悠長,播及遠方。《長安客話》記載:“晝夜撞擊,聲聞數十裏,時遠時近,有異它鐘。”此鐘在現存諸鐘之中為最大最重,故被譽為“鐘王”。它原藏德勝門漢經廠,後移至萬壽寺,又移至覺生寺即今大鐘寺。
智化寺坐落在今東城祿米倉鬍同。寺由明英宗司禮監太監王振,於正統八年(1443年)興建,於翌年建成。寺由山門、智化門(天王殿)、智化殿、萬佛閣等建築組成,殿閣頂覆黑琉璃瓦。智化寺的建築藝術精品—藻井,被寺僧盜賣,現陳列於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智化寺建成後,王振教人訓練僧人演奏佛教樂麯—京音樂(又稱經音樂)。藝僧代代相傳,已傳至今計28代。寺內尚存明代樂器,保留古麯牌150餘種,現能演奏麯牌30餘個。京音樂在麯譜、樂調、樂器和演奏上,承襲了唐燕樂和宋鼓吹樂之遺音,並與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相揉合,具有極高的藝術與學術價值。
大慧寺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司禮監太監張雄創建。殿宇規模很大,占地四百餘畝。後寺毀,但大悲殿幸存。大悲殿是典型的明式建築,坐北面南,藻井瑰麗—有蟠竜鑲嵌,井口天花及梁、檁均繪精美彩畫,所有榫頭均裝飾一尊小神像,構思奇特,妙趣橫生。殿內的明代雕塑28諸天神像,神態各異,生動逼真,服飾精美,色彩濃重,技藝超凡,堪稱珍品。
法海寺坐落在今石景山區翠微山南麓,模式口東北幽靜峰𠔌之地。由明英宗近侍太監李童倡議,於正統四年(1439年)始建,歷時四年竣工。寺的建築,緣麓設三級平臺,依山勢層迭而上,分級建造山門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等。山門裏高臺正中的大殿,黃瓦殿頂,金碧輝煌。剎宇保存至今已屬不易,而尤為珍貴者為大雄寶殿內的壁畫。壁畫繪在大殿佛龕後壁、北門兩側壁上和東西兩山墻內壁上。佛龕後壁畫為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像及其坐騎、供養人。觀音半身裸露、身披輕紗、面容祥和、色彩豔麗,為今存明壁畫的精品。北壁畫的是《禮佛護法圖》,畫中有帝後、天竜八部及侍從共36人,神態各異,煙雲縹緲;東西兩山墻畫的是十方佛、飛天、仙女等,以菩提、牡丹、月季、芭蕉為襯托,天仙騰空,花香雲繞,為中國繪畫史上宏偉恢闊之傑作。正殿北壁有《帝釋梵天圖》,所畫人物富於精神與性格的特徵,如梵天的肅穆,天王的威武,功德天的聰慧,訶利帝母的慈祥,表現精粹,真切動人。尤以三幅菩薩畫像,神采雋永,輕妙透體,如飛似流,尤為精湛。法海寺的壁畫,不僅是明代壁畫中的珍品,而且可與敦煌、宋元壁畫媲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引言(1) | 引言(2) | 金代中都(1) | 金代中都(2) | 金代中都(3) | 金代中都(4) | 金代中都(5) | 金代中都(6) | 遷鼎大都 | 元大都城(1) | 元大都城(2) | 元大都城(3) | 百貨彙聚 | 科技文化(1) | 科技文化(2) | 科技文化(3) | 科技文化(4) | 科技文化(5) | 中外交流(1) | 中外交流(2) | 明代北京 | 北京城池(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