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生活的勇氣   》 孔慶東讀書評書-屬相與命運(2)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阿憶的信件往往是公開信,動不動就把給姐姐妹妹的信件滿世界群發。前幾天收到一封他指導研究生讀書的信,措辭嚴峻地吩咐學生一定要讀兩本書,一本是《社會學》,另一本是李普曼的《公衆輿論》。不過他一急,把書名寫成《大衆輿論》了。這充分說明阿憶是個軟心腸,在學生面前虎起臉來,自己心裏首先緊張。學生是根本不怕這樣的導師的,因為能夠感覺到老師自己正暗暗掐着大腿呢。不像我,平時跟學生嘻嘻哈哈,衹要稍微一綳臉,管教學生渾身篩糠。當學生的一定要自覺,不能等着老師批評到頭上。我衹要聽到老師批評某種現象,首先就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我一生中受到老師的批評屈指可數,而且其中多數都是冤枉的。
    阿憶指示學生必讀的那本《公衆輿論》,恰好我正在看。這確實是本權威著作,不但搞傳播學的要讀,一切知識分子都該讀。也好知道所謂公衆輿論都是被操縱、被愚弄、被利用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麽自然狀態的民主輿論。我們既要反抗暴君的專製,更要反抗愚衆的專製,自由和民主,衹能存在於反抗中。
    2006年11期《國外理論動態》發表德裏剋評毛澤東的發展理論。美國的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傢德裏剋認為,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富有遠見的發展理論,能夠避免當前世界上主導性的發展模式的很多弊病。這種理論關註自力更生,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平等和公正的社會關係的建立。今天中國要解决全球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如對全球市場的過多依賴,階層不平等、性別不平等以及城鄉不平等和地區不平等加劇和生態危機等問題,需要重視毛澤東在發展理論上的有遠見的思想。
    2006年第6期《徐州師大學報》開篇是於楊、孔繁嶺的《留日學生在南京政府中的地位及對中日政策的影響》。文章以具體的數據統計說明,國民黨中央執委會中,留日學生占委員的近1/3,占常委一半以上,國民黨政府委員中,留日學生占52.4%,15任行政院長,9人次留日,內政外交實權,大多掌握在留日學生手中。這群官員的雙重日本觀,對國民黨政府的中日政策産生了决定性的影響。其中或者是大小漢姦、或者是悲觀絶望者,或者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表面抗日、暗中勾搭,完全沒有起到一個良性政府的保國護民作用。國民黨中積極抗日的主要是中下層愛國官兵,由於沒有中央的正確指導,白白犧牲了千萬熱血青年的生命,喪地千裏,棄民水火。卻反過來攻擊共産黨擴大武裝,真是無恥之尤。這個教訓今天還是值得思考的。
    2006年第9期《今古傳奇》第一篇《萬水千山隔不斷》寫殷成福老太太的傳奇一生。她全家八口參加長徵,衹身過草地,九死一生,卻忽然騙兒子脫離革命隊伍,回鄉隱居。解放後毛主席點名接見,她卻裝病不去。這一期的《“鼕眠”中的林彪》也不錯,林彪解放前後並非裝病,確實是病得生不如死,抗美援朝本來要林彪挂帥,林辦已經接到通知,軍裝等用品都換了。後來又决定讓粟裕挂帥,粟裕也在病中,趕緊上表請辭,最後纔决定了彭大將軍。第五次戰役打得不太順利後,毛主席曾考慮換帥,林彪到瀋陽召集了一群大將開會,認識到要最終徹底打敗美國,必須建立強大的現代化國防工業。可是林彪三個月後身體又不行了,就讓老彭善始善終了。確實,中國軍隊素養很高,就是硬件差點,現代化水平如果提高三倍,打美國沒問題;提高兩倍,打日本沒問題;提高一倍,打臺獨沒問題!
    2006年第9期的《國外理論動態》上發表了三篇談印度共産黨的係列文章,指出印度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在八千萬人口的西孟加拉邦和其他地區獲得選舉勝利,是因為堅持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即推進民主,發展經濟,維護工農利益,在衛生、住房、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快速進步。我看還有一條,就是對資産階級執政黨采取了既合作又鬥爭的靈活策略,在反對公共資源私有化的同時,用事實嚮群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印度這樣的具有特殊文化歷史背景的等級製國傢,搞真正的資本主義都不大容易,何況搞社會主義。印度共産黨的經驗值得關註。整個中國對印度的瞭解都非常有限,一談亞洲就似乎衹有中日韓。很多人知道北大有個季羨林,卻不知道季羨林是研究印度的。上周我跟北大印度語專業的博士廖波去海峽衛視做節目,談起北大和社科院的印度文化研究,談起跟我一起讀博士的薑景奎老師,談起社科院已經去世的印度學大學者徐梵澄等,不禁感慨。在我們以為跟美國接軌就是跟國際接軌的這個時代,我們對世界的瞭解究竟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孔慶東講段子-目錄孔慶東講段子-摘自《生活的勇氣》(1)孔慶東講段子-摘自《生活的勇氣》(2)
孔慶東講段子-摘自《生活的勇氣》(3)孔慶東講段子-如何紀念“一二・九”?(1)孔慶東講段子-如何紀念“一二・九”?(2)
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華佗無奈小蟲何(1)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華佗無奈小蟲何(2)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張國燾的悲涼結局(1)
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張國燾的悲涼結局(2)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張春橋的少年詩作(1)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張春橋的少年詩作(2)
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江青滅孔,引火燒身(1)孔慶東品讀歷史人物-江青滅孔,引火燒身(2)孔慶東溫情懷舊-我最早的老師(1)
孔慶東溫情懷舊-我最早的老師(2)孔慶東溫情懷舊-我最早的老師(3)孔慶東溫情懷舊-悼念我的大姨(1)
孔慶東溫情懷舊-悼念我的大姨(2)孔慶東溫情懷舊-二十年前的醉俠(1)孔慶東溫情懷舊-二十年前的醉俠(2)
孔慶東溫情懷舊-看星火,想老黃(1)孔慶東溫情懷舊-看星火,想老黃(2)孔慶東評點時政-父親的胸懷(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