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外匯理財寶典:外匯投資一本通 》
第38節:第六章 影響匯率的因素(3)
彭鼕初 Peng Dongchu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而國傢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降低,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的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而歐元區11國中除愛爾蘭較高外(9?0%),法、德、意主要國傢的GDP增長率僅為2?2%、1?5%和1?2%,大大低於美國的水平,這促使歐元自1999年1月1日啓動以來,對美元匯率一路下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貶值了30%。
實際上,經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産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原因有三:
一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的逆差,這樣,會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
二是如果該國經濟是以出口導嚮的,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産更多的出口産品,則出口的增長會彌補進口的增加,減緩本國貨幣匯率下跌的壓力。
三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着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同時也意味着本國産品競爭力得到改善,因而有利於增加出口、抑製進口;並且由於經濟增長率高,也使得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被看好,因而該國貨幣匯率會有上升的趨勢。
在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佈。國內生産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産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但高於此水平則表示有通脹壓力,而低於1?5%的增長,則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在瞭解GDP時,應該知道GDP是算不精確的。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的總體和總量,而現實中國民經濟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總是有一些新興行業和新興企業由於産生時間短,統計不規範,很難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中,如當前的技術咨詢業、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經濟活動就很難準確納入GDP核算中,所以任何一個時點上的GDP衹能是相對準確的數據。由於新興行業、企業的不斷規範,核算條件的不斷完善,GDP歷史數據會經常作出一些必要的調整,這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個特殊現象。
二、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影響指數:★★★★★,影響大但較復雜)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 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其中基期就是選定某年的物價水平作為一個參照,這樣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價水平通過與基期水平作對比,來衡量目前的通貨膨脹水平。
一個國傢必須保證自己國傢的貨幣供給保持一定的數量。在總商品和勞務的供應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發行的紙幣過多,就會造成紙幣大幅貶值,出現物價上漲,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如果市場流通的貨幣過少,就會出現通貨緊縮。同樣,在紙幣供應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總商品和勞務的供應減少也會導致物價水平上升,或者物價水平自發上升,也會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世界各國經濟生活中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對一國經濟發展有諸多不利影響。
依據通貨膨脹的表現形式劃分,可以將通貨膨脹分為公開型通貨膨脹和隱蔽性(或抑製性)通貨膨脹;依據通貨膨脹的程度劃分,可以把通貨膨脹分為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和惡性通貨膨脹;依據通貨膨脹的原因劃分,可以將通貨膨脹分為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結構型通貨膨脹和混合型通貨膨脹;依據采取的政策措施的不同來劃分,可以把通貨膨脹分為財政型通貨膨脹、信用型通貨膨脹和外匯收支型通貨膨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1) | 第2節:前言(2) | 第3節:第一章 外匯簡介(1) | 第4節:第一章 外匯簡介(2) | 第5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1) | 第6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2) | 第7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3) | 第8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4) | 第9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5) | 第10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1) | 第11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2) | 第12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3) | 第13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4) | 第14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5) | 第15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6) | 第16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7) | 第17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8) | 第18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9) | 第19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1) | 第20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2) | 第21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3) | 第22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4) | 第23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5) | 第24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6) | |
| 第 I [II] [III] 頁
|
|